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4-05-22 浏览次数: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4八下·寻甸期中)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 成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A . 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 . 标志着中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C . 标志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D . 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 2. (2024八下·寻甸期中) “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西藏和平解放 B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 . 三大战役的结束 D . 新中国的成立
  • 3. (2024八下·寻甸期中) 习近平主席曾经多次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这 里的“他”是指(   )
    A . 董存瑞 B . 邱少云 C . 罗盛教 D . 黄继光
  • 4. (2024九下·永昌模拟) 1950年 6月,刘少奇所做的《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指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状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 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刘少奇主要论述了( )
    A . 封建土地制度的危害 B . 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C .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D . 人民革命的主要目的
  • 5. (2024八下·寻甸期中) 若给“开国大典、和平解放西藏、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拟恰当主题,最贴切的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B . 大国从崛起走向昌盛 C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 . 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
  • 6. (2024八下·寻甸期中) 毛泽东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落后状况,做了描述:“……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落后局面的改变开始于(   )
    A . “一五计划”时期 B . “大跃进”时期 C . “文革”时期 D .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7. (2024八下·寻甸期中)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成果最引人注目的领域是(   )
    A . 农业、商业 B . 工业、交通运输业 C . 工业、农业 D . 交通运输业、商业
  • 8. (2024八下·寻甸期中)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社会主义制度 C .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 . 民主集中制
  • 9. (2024八下·寻甸期中) 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一项是(    )
    A . 农业改造 B .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C . 手工业改造 D . 轻工业改造
  • 10. (2024八下·寻甸期中)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是(   )
    A .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B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 .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 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 11. (2024八下·寻甸期中) 1956年,中共八大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 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此后,我国开始的历史时期是(   )
    A . 巩固人民政权 B . 全面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 C . 社会主义改造 D .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12. (2024八下·寻甸期中) 1956年—1966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辛探索的十年,期间我们在工业、科技、 交通、文化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也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严重的失误。 下面对这一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得到了巩固 C . 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D . 陷入了十年动乱
  • 13. (2024八下·寻甸期中)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重大的失误,下列哪 一项的失误探索教训最为深刻,危害巨大? (   )
    A . 土地改革 B . 三大改造 C . 中共八大 D . 文化大革命
  • 14. (2024八下·寻甸期中) 下列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成就有(   )
    A .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B . 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 . 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D . 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 15. (2024八下·寻甸期中)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接力奋斗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飞跃,不同时期涌现出了无数英雄模范。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 . 王进喜——解放军好战士 B . 邓稼先——杂交水稻 C . 雷锋——铁人 D . 焦裕禄——党的好干部
  • 16. (2024八下·寻甸期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思想理论界展开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   )
    A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 要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C . 实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D . 要坚持“左”的指导思想
  • 17. (2024八下·益阳期末) 运用时间轴梳理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下面时间轴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其中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 中共七大的召开 C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 中共十九大的召开
  • 18. (2024八下·寻甸期中) 改革是立国之本,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 单一的公有制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 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 C .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 . 增强企业活力
  • 19. (2024九下·永昌模拟) 1992年,党中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决策是党在下列哪次大会上提出来的(    )
    A .  中共七大 B . 中共八大 C . 中共十三大 D . 中共十四大
  • 20. (2024八下·寻甸期中)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最早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的省份是(   )
    A . 广东和福建 B . 福建和上海 C . 浙江和福建 D . 广东和海南
  • 21. (2024八下·寻甸期中)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加入世界活动经历了被迫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三个阶段。其中“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阶段开始于2001年(   )
    A . 近代开放通商口岸 B . 设立经济特区 C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 22. (2024八下·寻甸期中) 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即“是什么”的问题。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人物 或事件做出功能性定位及定性,带有主观评判色彩,即“是什么性质,有何影响”的问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 1982年,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C . 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D . 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 23. (2024八下·新华期末)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 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
    A . 否定了计划经济的作用 B .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 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D .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24. (2024八下·昌邑期末) “这次大会,首次使用了 ‘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大会通过的党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 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是(   )
    A . 中共十二大 B . 中共十三大 C . 中共十四大 D . 中共十五大
  • 25. (2024八下·寻甸期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
    A . 毛泽东思想 B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 科学发展观 D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0分, 共50分)
  • 26. (2024八下·寻甸期中)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粮食问题,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 由“吃不饱”向“吃得饱” 了、进而追求”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优势杂交水稻。后来研究出一套粘型杂交水稻生产技术, 使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从亩产700千克到1149千克,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攻关 断取得突破。1976年以来,杂交水稻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约85亿亩,增产稻谷8500亿千克。

    ——摘编自王宏广《中国粮食安全》

    材料三

    注: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是人均400千克

    材料四建国七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入推进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切实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我们实现了从饥饿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 性巨变。我国用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近20%的人口,这既保障了中国自身的 粮食安全,也为全球的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开展世界粮食日等主题活动,营造爱粮节 粮、健康消费的新风尚。

    ——中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党领导百年粮食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与重要启示》

    1. (1) 根据材料一出自新中国成立初期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件?据此开展了什么运动?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袁隆平对粮食安全做的贡献。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粮食生产状况,并说说1979年后粮食产量增长的原因。
    4. (4) 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能够取得粮食安全保障的认识。
  • 27. (2024八下·寻甸期中)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请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 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的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是。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 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

    1. (1) 材料一论述的是什么文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 (2) 材料二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该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
    3. (3) 材料三中,国家主席被批斗和迫害致死,说明了什么?
    4. (4)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
  • 28. (2024八下·寻甸期中) 八年级某历史学习小组以“改革就是强国之路”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搜集到以下 材料:

    【图片材料】

    【文献摘录】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数据统计】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 (1) 根据以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伟大历史性决策是什么?我国 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座城市?
    2. (2)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围绕“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一主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结合相关史实表述成文,字数不少于80字)
    3. (3)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历史材料?
  • 29. (2024八下·寻甸期中) 好的歌曲往往记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材料二: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 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场战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短文,对其中一个或多个历史事件进行解读。(要求:主题明确,结合相关史实表述成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