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期...

更新时间:2024-07-08 浏览次数:10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四节气历史悠久,可追溯至上古时代,围绕太阳、地球、月球等星象运动位置、轨迹的相对变化,古人通过对阴阳两气变化的细致观察与深入研究,总结出中华历法,并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时间哲学和生命哲学。中国文化的宇宙观讲究阴阳两气,讲究它们的变化、它们的平衡、它们的和谐。“气”与“阴阳”,是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中最核心、最基本的概念。贯穿二十四节气的主线,正是阴阳两气的变化。

    要充分了解中国文化“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特点,二十四节气可以说是最好的入口。而要真正把握二十四节气所饱含的中国智慧,非得进入七十二候的肌理不可。五天一候,一候一变,三候为一节气,六节气为一季,四季为“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这其中,有亘古不变的宇宙天象,有应时而变的物候现象,有自然万物的交叠更替,宏大与精微极其奇妙地交融在一起,展现出天地之气和生命万物的规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对一个又一个的5天不以为意,其实在这5天时间里,天地之气变化巨大。所以在体验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时候,就是要走在泥土地里“接地气”,感受阴阳两气的变化。

    大寒节气走在北京郊区大地,突然一下觉得脚底的土开始有点变软,这是在阴气最盛之时,地底下的阳气开始冒出来,和空中的阴气进行平衡。随着立春的到来,太阳黄经至315度,会感受到阳气渐渐过了脚踝,草慢慢复苏。随着阳气过了小腿,春分节气草就绿了;阳气到了腰间,冬衣也就脱掉了,这是春天的景象。当到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时,北京的牡丹仙子又回人间怒放。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循着阴阳两气变化而形成的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与中国古代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生物学、中医学、哲学、民俗、宗教、道德伦理的关系密不可分,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在传统农耕时代发挥了指引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而且在今天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我们日用而不觉的许多价值观念都蕴含其中。当我们深入每一个节气、每一个候的更替之中,细致触摸中华民族古老智慧的永恒魅力,以新的文化使命来思考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新价值时,就会领悟到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所蕴含的宇宙观、世界观、生命观。这对于当今世界仍然具有重要启示,应当成为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内容。

    我们从每一个节气和物候现象都可以得出关于“天、地、人”的感悟。比如芒种节气,太阳到达黄经75度。芒种节气的15天里,初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这三个物候,一个是螳螂,另两个是小鸟,都是小动物,其在此时所呈现的生命状态均和阴气的初生有关。芒种节气为仲夏,阳气渐至极,阴气也悄悄地滋生,螳螂是喜阴之物,所以上年深秋产的卵破壳生出小螳螂,此为初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鵙即是伯劳鸟,也喜阴,开始出现在枝头,感阴而鸣。到了三候反舌无声,反舌鸟专门学别的鸟儿鸣叫,叫得特别好听,这时却沉默了,因为它喜阳,觉到阴气的出现就不叫了。从这三个物候现象里,我们时刻可以观察到阴阳两气变化里边所产生的生命感,追求阴阳两气的平衡,追求万物的平等,强者向弱者倾斜,不管是在谷雨盛放的牡丹,还是在大雪节气顽强挺出小芽的荔草,都是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而农人在芒种节气的状态则是“三忙”,忙着收、忙着种、忙着管。北方收麦子,南方种水稻,田间还有一些农作物需要管理,“三夏三忙”是一年里最忙的一个景象。“三忙”是遵循天道而为,农人不能不抓紧时间,并且是分秒必争,不然就没有收成。

    此时我们从中就会有所感悟。比如说一个人的人生,一寸光阴一寸金,耽误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结下什么样的果子。种上以后,还要勤管理,除草,施肥。人生亦如此,我们需要学习好的思想,就跟施肥一样;要把我们的缺点改掉,也跟除草一样,其实人生也是一门管理学。

    那么种下什么样的文化基因,也会结什么样的文化果实。真正的优秀文化要提倡去掉“我”字,去掉与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相冲突的偏狭与执念。以此观之,我们更加自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利他精神。中国本土的道家文化,提倡走进大自然,从天地造化中感悟“忘我”;中国佛学经典,讲究“无我”的精神境界:儒家文化,更是明确告诉人们要克制贪念,一言一行要符合“礼”“义”“四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断引导我们,教我们应该怎么样做人,怎么样管理自己。种下善因,才能收获善果。所以,从芒种节气的三个物候里,我们感悟阴阳两气平衡的宇宙观,从“三夏三忙”的生命管理中,悟道人类在求得快乐与幸福的同时,要遵循天道,习得真、善、美。

    (摘编自徐冬冬《以艺术的形式开掘中华“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价值》)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既是星象运动的变化体现,也是时间哲学的思考。 B . 若对阴阳两气变化、平衡等规律无从了解,那么对中国文化和二十四节气研究就难切入。 C . 第二段中的“不以为意”指人们对日复一日的生活习以为常而忽略了天地万物变化脉络。 D . 二十四节气文化意蕴摒弃了个人私念、偏执与狭隘,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的共同价值内容。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不仅对农业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与中国人的民俗文化、宗教伦理等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B . 大寒时阴气最盛,而阳气也开始复苏,冰冻的土地可能会有些许变软的感觉,这种感觉正是阴阳两气变化的外在反映。 C . 阴阳两气变化产生的生命感并不能直接让人感受到,它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初候螳螂生、伯劳感阴而鸣等物候才能体会。 D . 芒种时,北方收麦而南方种稻,农人们忙种忙收,这既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阴阳平衡宇宙观的具体体现。
    3. (3) 下列最能体现“二十四节气能指引农人农业生产”观点的一项是( )
      A . 乙酉甲申雷雨惊,乘除却贺芒种晴。 B .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C .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D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 (4) 徐立京创作的《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从生命观的角度展现了节气的宏达与精细,请简要说明材料中二十四节气蕴含的“生命观”。
    5. (5) 小满是芒种前一个节气,“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小得盈满乃阳气极致所使然,阳气极,火气旺。小满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结合全文,请从阴阳角度分析出现“小满三候”现象的原因,以及有“小满”而未有“大满”的智慧。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迷

    刘建超

    老街人爱听戏,老街人也懂戏。街角旮旯,花园广场,只要支起家什,拉起弦子,就会有人聚在一起,开心不开心都要唱上一段。老街人懂戏,一般的戏班子不敢来老街演出。你的名气不大没关系,只要卖力尽心,老街人也会叫好。你的名气再大,敷衍了事,老街人会把你懒散奸猾不尽力之处宣扬得人人皆知,任你满大街的敲锣打鼓油妆重彩地宣传,老街人就是不买账。①据说,当年最红火的常香玉剧团和杨兰春剧团来老街演出,也是格外的小心和卖劲。

    丽京门下有一个裁缝店,名字特别,“贵妃醉裁缝店”。而裁缝店的主家,却是个双腿不能行走,坐着轮椅的男子,大家都喊他程裁缝。程裁缝爱听戏,才把铺子安在并不热闹的丽京门下。这里能看到老街的戏园子,能听到来的戏班子啊咿呀的喊练声,能看到桃林里人压腿、拧旋子、踢腿、练小翻。程裁缝剪裁做服饰,还修鞋擦鞋。活做得细致,价钱公道,生意也不错。程裁缝有个规矩,凡是戏服剧装到他这里来剪裁修整,免费。一些让程裁缝办过事的戏班子,会给程裁缝送上戏票,邀他去听戏。

    程裁缝听戏听得认真。那日程裁缝听相思古镇的戏班子演《古城会》,散了戏,程裁缝却不走,要见见扮演马童的演员。戏班子有人诧异,这《古城会》演的是关公关二爷,戏迷追的都是演关二爷的名角,还没有见到有戏迷要见饰演个马童的翻扑武生的。演马童的武生叫孙成,长得剑眉高扬,举手投足,英气勃发。听说有戏迷等他,装也没有卸净,一声“俺马童来也——”,一个跟头从台上翻下,来到程裁缝面前,双拳一抱,“敢问这位大人有何见教啊”。

    程裁缝笑了,说我看你给关老爷牵马那一串跟头翻得不得劲啊。

    孙成吃了一惊,自己在这串跟头上是打了折扣。老街人不得了啊。

    程裁缝又说,我知道不是你不用心,而是你的服装不得劲,你那裤子兜裆,不舒服。拿来,我给你给改一下就中了。

    孙成更是吃惊,确是新做的裤子不太合体。小戏班子,手头紧,服装布料也是将就,负责服装的是个姑娘,孙成也没好意思提出来。被程裁缝修改过的服装可身舒坦,孙成的跟头翻得又飘又稳,台下掌声一片。孙成携了重礼去拜访程裁缝,两人成为挚交。

    程裁缝在闲暇时,一个人便闭上眼睛,嘴里轻轻地哼起《贵妃醉酒》的曲调,手指在膝盖上有节奏地打着拍子,沉浸在一个自己臆想的情景中。老街当年的名伶,被称作梨花白的女人,会常来裁缝店里看望程裁缝,总是给他带些自己亲手做的松软香酥的洛阳饼。②老街人说,程裁缝和梨花白有故事,程裁缝年轻时就给梨花白拉过车,梨花白最经典的戏就是《贵妃醉酒》。故事的具体内容,谁也说不清楚。

    老街的戏园子始建于明初,是一个雕梁画栋的木质二层楼。在古戏楼的对面,还有个土石搭建的小楼,是专门用来唱对台戏。动乱的年代,古戏楼被砸毁,那土戏台被当做大批判的战场给保留下来。后来,在古戏楼的遗址上重新建了新戏楼,虽然赏心悦目,却是少了古朴厚重,令人扼腕。

    老街戏迷之间经常是打擂唱个对台戏取乐,但是在戏园子里真的鸣锣打鼓唱对台戏的事情还没有发生过。

    九十年代末,有一家剧团来老街唱戏。戏园子正被老街的戏班子占着演出《花木兰》。要说同行不撬行,没有了台口,你先到别处转悠,等人家演罢转场子了你再来。可是这家戏班子老板很是势张,根本不把老街的戏班子放在眼里,声称要唱对台戏。按老街的规矩,攻擂者只能在新戏楼的对面,那个土戏台子上唱,吸引的观众多,那新戏楼演戏的戏班子就得让位走人。敢与当地的戏班子叫板打擂台,可见人家也是有功夫的。

    后半晌,那家戏班子的一个红角儿,拿着一双厚底靴找到程裁缝修理。程裁缝认真地看看,细致地修补。那红角儿也是闲等无事,就哼起了一段戏。埋头走针的的程裁缝,抬起头支愣着耳朵听了听,一笑说,您这位先生唱的不得劲,少了霸气。

    那红角儿斜睨着眼,不屑地说,你老也懂戏啊。你倒是给我来段有霸气的听听。

    程裁缝也不瓤劲,说,我只是个戏迷。来一段也中,你给个调。

    那红角儿就嘀个隆咚给了个《铡美案》的快板。

    但见方才还木讷低沉的程裁缝瞬间腰板挺直,双目圆睁,双手扎起架势,一脸正气,开口唱道:“驸马爷近前看端详,上写着秦香莲她三十二岁状告当朝驸马郎,欺君王,藐皇上,悔婚男儿招东床,杀妻灭子良心丧,逼死韩琪在庙堂。将状纸押至了爷的大堂上,咬定了牙关你为哪桩?”字正腔圆,声如鸟鸣,颇有裘派风范,引来围观的人一片叫好。那红角儿也是颇感震撼,接过程裁缝修好的厚底靴,给程裁缝鞠了一躬,说,老街戏迷了不得。

    戏班子撤走了,那场对台戏也没有斗起来。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中裁缝店名“贵妃醉裁缝店”来自名剧目《贵妃醉酒》,去掉“酒”字暗含“醉翁之意不在酒”。 B . “帮孙成改衣服”这一细节不仅展现程裁缝乐于助人的品质,也体现了其对戏曲文化的深入了解。 C . 小说描写老街戏园子的历史与被毁,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受到破坏的惋惜,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彰显了小说主题。 D . 小说中红角儿对自己的唱功有着很强的自信,甚至有些自负,听完程裁缝的唱腔后表现出来的态度说明他对程裁缝唱功的认可。
    2. (2) 下列对小说相关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通过细腻的人物描写成功地塑造了老街人的戏曲文化形象,同时展现了他们对戏曲的热爱和敬畏。 B . 小说的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既体现了地方特色,又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使得文章充满艺术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C . 小说以程裁缝与戏班子的互动为主线,通过扣人心弦的情节,展示了老街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D . 小说通过对老街戏迷们日常生活与戏曲活动的交织叙述,展现了戏曲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读者感受到他们对戏曲艺术的热爱。
    3. (3) 当唱到《美案》时原本木讷的程裁缝神态为什么会瞬间发生变化?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 (4) “闲笔”是指在主线叙述中穿插的支线情节或闲散细节,看似可有可无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请分析文章①②两处画线句“闲笔”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屈原履忠被谱,忧悲愁思,独依《诗》之义,而作《离骚》,上以讽谏,下以自慰。遭时暗乱,不见省纳,不胜愤懑,遂复作《九歌》以下凡二十五篇。楚人高其行义,玮其文采,以相教传。

    且人臣之义,以忠正为高,以伏节为贤。故有危言以存国,杀身以成仁。是以伍子胥不恨于浮江,比干不悔于剖心,然后忠立而行成,荣显而名著。若夫怀道以迷国,详愚而不言,颠则不能扶,危则不能安,婉娩以顺上,逡巡以避患,虽保黄耈,终寿百年,盖志士之所耻,愚夫之所贱也。

    今若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若砥失,言若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而班固之露才扬已,竞于群小之中,怨恨怀王,讥刺椒、兰①,苟欲求进,强非其人,不见容纳,忿恚自沉,是亏其高明,而损其清洁者也。昔伯夷叔齐让国守分,不食周粟,遂饿而死,岂可复谓有求于世而怨望哉?且《诗》怨主刺上曰:“呜呼小子,未知臧否。匪面命之,言提其耳。”风谏之语,于斯为切。然仲尼论之,以为大雅。引此比彼,屈原之词,优游婉顺,宁以其君不智之故,欲提携其耳乎?而论者以为露才扬已,怨刺其上,强非其人,殆失厥中矣。

    (节选自王逸《<楚辞章句>序》,有删改)

    注:①“椒”指大夫子椒,“兰”指令尹子兰。

    材料二:

    离骚经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谋行职修。王甚珍之。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妒害其能,共谱毁之。王乃疏屈原。

    屈原执履忠贞而被谗邪忧心烦乱不知所诉乃作离骚经。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以放逐离别,中心愁思,依道径,以谏君也。故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序桀纣羿浇之败。冀君觉悟,反于正道而还已也。是时,秦昭王使张仪谲诈怀王,令绝齐交;又使诱楚,请与俱会武关,遂胁与俱归,拘留不遣,卒客死于秦。其子襄王复用谗言,迁屈原于江南。

    屈原放在草野,复作九章,援天引圣,以自证明,终不见省。不忍以清白久居浊世,遂赴汨渊,自沉而死。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辞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彩,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

    (王逸《<离騷经>序》,有刪改)

    1.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屈原执履A忠贞B而被谗C邪D忧心烦E乱F不知G所诉H乃作离骚经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危言”与成语“危言危行”的词义相同,与成语“危言耸听”的词义不同。 B . “谓”,是“称作”的意思,与“谓之天门”(《登泰山记》)的词义相同。 C . 犹,此处是“仍然,还”的意思,与“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的“犹”词义不同。 D . 风,此处指的是“国风”,指地方乐调、民歌。文中的意思是“用国风的方式劝谏国君”。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屈原作《离骚》和《九歌》,都是因为忠贞之言不被采纳,心中无限忧郁悲愤无处宣泄,因此借以抒发郁结之情。 B . 班固认为屈原之死丧失了高明,而污损了自己的廉洁品德;但在王逸看来,班固否认了屈原也就否认了文学的怨刺功能。 C . 屈原在楚怀王时做官,当的是三闾大夫;他曾整理了王族的家谱,率领那些贤良之士,来严格要求国中贤士。 D . 《<离骚经>序》依照知人论世的批评原则。对屈原创作《离骚》的缘由进行详细的阐释,评价了《离骚》的比兴手法,并将其与屈原现实中的不幸遭遇联系在一起。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逡巡以避患,虽保黄看,终寿百年,盖志士之所耻,愚夫之所贱也。

      ②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彩,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

    5. (5) 班固认为屈原之词“露才扬己,怨刺其上”,王逸却认为其言“殆失厥中”,结合材料,谈谈王逸不认同的依据。
  •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夜宴王郎中宅赋得露中菊

    朱湾

    众芳春竞发,寒菊露偏滋。

    受气何曾异,开花独自迟。

    晚成犹待赏,欲采未过时。

    忍弃东篱下,看随秋草衰。

    1. (1)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诗描写宅中菊花开发,首联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虚写春花争相开放的情景,实写寒露滋润菊花。 B . 全诗托物言志,哀而不伤,深得风人之旨,颔联强调了菊花开放的时间比其他花朵晚,因而显得孤傲。 C . 全诗用浅近的语言委婉表露心迹,颈联写出菊花虽晚犹开,仍然值得欣赏,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期待。 D . 全诗于喟叹中蕴含深沉的感慨,尾联表达诗人虽不忍心将菊花弃置一边,但也只能让它随着秋草一起凋零。
    2. (2) 中国古典美学向来崇尚“立象以尽意”。请从“象”与“意”的角度赏析本诗。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北宋繁荣的经济主要体现在它发达的商品经济,如《望海潮》中描写的“ ,”,人们都在竞相攀比,盛赞杭州的富庶繁华。
    2. (2) 互文是古诗词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如《离骚》中的“ ,”两句,前后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展现出屈原的勤勉修德。
    3. (3) 中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被命名为“羲和号”,羲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在《蜀道难》中,“ ,”两句也借用太阳神的典故,赋予蜀道以浪漫的奇险色彩。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重新获得“附近”,是一种对抗骗局乃至恶意的办法。

    人类学者项飙曾提出过“附近”这个概念。简单来说,A____,而这五百米可以说就是现代社会对个体产生具体作用的场域。现代社会,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就是“附近”的消失。打个比方,你叫不出你对面邻居的名字,也说不出你周遭的500米发生了哪些具体变化。

    导致这种“附近”消失,B____。听到各种新闻、八卦不再是邻里间的蜚短流长,而是新闻App、评论区。购物小店也被综合性超市取代,进而被网上购物替代。于是,个体之间重新连接的中间成本变得很高,个体以一座座孤岛的形式生存下去。

    不过,这种论断过于悲观,也过于简单。网络弱化了一些关系,但也强化了另一种“附近”。①短视频的评论区就形成了一种新的“附近”。②人们再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更加流畅。③这是一种新时代的蜚短流长,也是一种新技术下的新邻里关系。④现在一些城市建立了儿童走失的报警机制,能够地域范围进行警示。⑤虽然没有这种警示,当有小孩走失,一个地方的社交媒体、朋友圈也会迅速出现很多这样的帖子。⑥这就是这种“附近”在网络时代的重新构建。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 (2) 文中划横线部分有三处语病,请指出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近读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一套八本《鸳鸯蝴蝶派散文集》,让我有机会从文字的角度,穿越岁月的隧道,重睹了大都市“尘封的风景”。

    【乙】它是一幅幅用优雅的、素描般的文字组织起来的“黑白上海图”,向我们形象地展示了本世纪初的上海——这一“东方巴黎”繁杂、迷人的人文景观。这图景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市井风俗、人物群像、艺海珠贝、人生咏叹……凡我们生活着的大上海的旧有的一切,都包涵其间,囊括在内。

    比如,我们现在有一种说法叫“马不过长江”,但就是在近一百年前的上海,当汽车、电车尚未时兴的时候,马却在这里大出了一阵风头哩!【丙】就在现在的福州路上(过去的四马路),每当新年,或是喜庆的日子,那满街跑的都是披绿的香车宝马,车上坐的都是些艳装环裹、珠玉满头的佳丽,那街游的盛景,热闹胜似旧时的庙会;再如,每当春三月,上海的有钱人携全家老小,坐上马车去龙华郊外踏青进香;【丁】再如去味莼园、愚园聚会,兴会者均是上海滩的名人雅士,坐的都是一辆辆铮亮的雕花马车,明月高悬,清风拂画,鞭儿得得,驰骋在上海的大街小道上,是何等的风光这一切都是上海的旧风景,是前几代上海人的享受,对我们今天的上海人而言,像是在说一个神奇的“东方夜谭”,然而这却是实实在存的发生在上海近一百年前的事。

    选自余之《岁月留情·品味黑白上海》

    1. (1)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丁句,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2. (2) 文中加点字部分,体现了汉语用词灵活、富有画面感的特点。请对此简要说明。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富有表现力,请赏析其表达效果。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期待值来说,期待值越小,幸福值越大。——经济学家萨缪尔森

    真正的幸福,从来不是拥有,而是期待。——董宇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于“幸福与期待”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