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 时期 | 成就 |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形成邓小平理论 |
B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
C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材料一:报纸是传播领域中重要的手段之一,为人们带来新鲜的资讯。
材料二: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中国正以一个新型大国的面目出现、活跃在地区与世界事务舞台上,在应对危机、维护和平、推动发展上,中国已处在重要的甚至是核心的位置,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和推动新机制和新规则的制定。当前,以G20和三大国际经济组织为核心的全球治理结构仍为国际经济体系的主要支柱。但与此同时,以补充或规避原有体系中的不足或缺陷、应对新兴领域出现的问题。其中,中国发挥了关键作用
——摘自人民网《中国在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材料一:弘扬“两路”精神助推西藏发展
项目 |
| |
① | 青藏公路通车前,从拉萨到青海西宁往返一次,靠人畜驮,艰苦跋涉需半年到一年时间。 | 在青藏铁路修成之前,进出西藏的物资主要依赖以公路为主体的运输通道。公路运输能力有限,周期长,严重制约了西藏的经济发展和开放搞活。 |
② |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藏族同胞一起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喝凉水、啃干馍、一人一镐向世界屋脊进发。他们用时7个月零4天,将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止西藏拉萨市1000多公里的公路从格尔木修到了拉萨。 | 青藏铁路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广大青藏铁路建设者在“生命禁区”,以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挑战生理心理极限,拼搏奋斗,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 |
③ | 1954年,青藏公路全线通车。青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柏油公路,也是通往西藏里程较短、路况最好且最安全的公路。在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彻底结束了西藏自治区不通铁路的历史,为西藏经济的发展与西部大开发的继续实施提供了稳固的基础。 |
——整理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日报——弘扬“两路”精神迈向交通强国》
材料二:西藏从1965年开始逐步推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75年基本上完成。在农业、畜牧业合作化的同时,民族地区的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同步开展并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使民族地区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将所有少数民簇都带入了社会主义,有力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70年来,西藏民族团结呈现历史性进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西藏和平解放70年的辉煌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西藏各族干部群众顽强拼搏的结果
——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项目序号 | 可提取的信息 |
① | 信息一:修建之前,西藏的交通运输能力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
② | 信息二:修建之中, |
③ | 信息三:修建之后, |
材料一:袁隆平赢得了中国可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袁隆平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他把西方国家抛到了后面
——【美国】唐•巴来伯格《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
材料二:袁隆平的主要经历(部分)
大学时代 | 在西南农学院攻读农学系,主修专业始终不渝,一直是遗传育种学。 |
1953﹣1957年 | 安江农校苦练徒手切片绝活,手指里夹着锋芒毕露的刀片,绝对不能发抖,还得有特别坚韧的意志和耐性。 |
1956年之后 | 袁隆平搞了很多稀奇古怪的试验,用月光花嫁接红薯,把番茄嫁接在马铃薯上,但根本不能遗传”。 |
1961年夏天 | 最热的时节,袁隆平在水稻试验田里发现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一株特异稻株——鹤立鸡群,并根据“鹤立鸡群”第二代出现的分离现象,进而形成了研究水稻雄性不育性的思路。 |
1964年7月 | 第二次神奇的发现了他一直在苦苦寻找的天然雄性不育株,这一发现被公认为袁隆平在“中国首创水稻雄性不育研究”的开端,也标志着杂交水稻研究迈开了第一步。 |
1970年11月 | 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一片沼泽地发现了一种极为罕见的“花粉败育型野生稻”,这一发现,是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的根本突破口 |
1973年 | 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被称为“东方魔稻” |
1974年 | 在攻克制种关时,袁隆平和助手舒呈祥、罗孝和也摸索出了一些独门绝技——赶粉,解决了杂交水稻授粉的一道难题。 |
2020年 | 袁隆平团队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盐碱地里试种的高寒耐盐碱水稻长出了水稻。 |
——摘编自陈启文《袁隆平的世界》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一个观点,选择表中相互关联的史事(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00﹣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