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4-06-20 浏览次数:4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
  • 1. 以下关于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共用注射器吸毒可以感染艾滋病,是因为毒品中有艾滋病毒 B . 目前艾滋病不能治愈,也没有有效的疫苗,所以艾滋病是不能预防的 C .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D . 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是3至4年
  • 2.  2023年6月7日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____开幕,主题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
    A . 深圳 B . 北京 C . 上海 D . 广州
  • 3.  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执行神舟十七号钱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____、____、____3名航天员组成。( )
    A . 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 B . 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 C . 费俊龙、邓清明、张陆 D . 景海鹏、唐胜杰、费俊龙
  • 4. (2022八上·梅州开学考) 在新年晚会上,一个战士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心里非常难过,但看到战友们喜迎新年,不愿扫了大家的兴致,就一个人出来,独自承担思念母亲、思念家乡的痛苦和悲哀。当他在海滨徘徊的时候,一回头看见几十位战友都默默地站在他的身后……原来战友们知道了这件事,找到他,又不愿打断他的思念,就默默地站在他的身后,分担他的悲痛。这个故事说明了(    )

    ①怎样表达自己的情绪是个人的行为,与他人无关

    ②人与人之间共享彼此的情绪会使我们的喜悦增加、痛苦减少

    ③我们应该学会在适当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④表达个人情绪时不忘关心他人的行为是受人敬佩的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5. 下面是八年级学生李凯为参加“青春开讲”活动收集的资料,由此判断他宣讲的主题为( )

    A . 科学立法强保障 B .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C . 权利义务相统一 D . 平安中国人人共享
  • 6. (2022八下·灌阳期中)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这说明(    )
    A .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B .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C .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D . 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 7. 北京时间2024年1月5日19时2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目一号气象星座15~1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一箭四星”任务是快舟一号甲火箭2024年首次发射,实现了2024年中国航天发射“开门红”。这说明我国( )
    A . 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B . 已经建成创新型国家 C . 科技总体实力领跑世界 D . 已是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 8. 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向全社会宣传发布2024年“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她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党同心、跟党奋进,锐意进取、奋勇争先,有的在乡村振兴主战场拼搏实干,有的在科技创新前沿勇攀高峰,有的在竞技赛场上敢打敢拼,有的在危险紧要关头迎难而上,有的花甲之年仍耕耘在三尺讲坛,有的为高铁安全高效运行保驾护航,有的为非遗文化传承工作贡献力量……这表明( )

    ①个人的工作岗位决定了其对国家所做贡献的大小

    ②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

    ③国家激励人民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铸造辉煌

    ④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和奋斗精神的人民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旨在促进全社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为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某校九年级(3)班举行了“建设美丽中国你我一起行动”的主题班会,号召同学们( )

    ①坚持绿色出行,不乘坐私家车出行,步行或者骑自行车

    ②尽量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

    ③积极践行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活方式

    ④将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成为自觉行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5月21日,是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对于文化多样性理解错误的是( )
    A .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B . 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 C . 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前提 D . 文化多样性是当今世界各国竞争的基础
  • 11. (2023九下·宜丰开学考) 近日,俄罗斯与乌克兰局势紧张,对世界政治格局、经济全球化等有着颇多影响。这对我们认识世界局势正确的有(    )

    ①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②当今世界战乱不断,已经改变了和平发展的主题

    ③各国应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④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紧密联系的世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长沙连续三届举办“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并获习近平总书记回信,成功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首个摘得世界“媒体艺术之都”桂冠的城市。为了顺应时代要求,提升长沙魅力青少年应该( )

    ①全面提升个人素养,增强人文底蕴,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②树立全球意识,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关心人类共同命运

    ③坚持文化强市,提高长沙市的文化软实力

    ④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 13. 八年级(1)班的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理解权利义务》内容时,纷纷发表意见。

    李明说“权利比义务好,我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

    刘梅说:“权利与义务是如影随形,我们既要享受权利,也要履行义务。”

    请你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判断李明和刘梅的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 14.  2024年全国网会,正值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尔,任历史的大坐标中甲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过程人民民主意发展现独特优势和实践力量。请你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202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处资料

    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人员构成

    代表选举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主持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保证了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

    聚焦热点

    聚焦民生就业、教育改革,完善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等群众关切的问题。

    “下组团”

    2956名全国人大代表济济一堂,听民意、汇民智、建真言、献良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下组团,与代表交流、听人民心声、谋发展大计。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民主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 15. 阅读材料,根据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新闻事件

    解读

    《2023年第四季度新时代淮安好人榜》发布,万永安等15人分别当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新时代淮安好人”。

    他们积极践行了自觉履行了公民的道德义务。

    全国政协委员张宗真两会发言:今年是澳门回归25周年,在中央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澳门加快建设,谱写了华彩篇章。

    实践取得举

    世公认成功,澳门特别行政区贯彻中央统一领导。

    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齐聚北京,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体现了是我

    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16. 材料:第134届广交会线下出口成交223亿美元;2023年服贸会共达成成果1100余项,线下参展企业国际化率超过20%;第六届进博会按年计意向成交创历届新高,金额达784.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6.7%……中国正用实际行动消除贸易壁垒、促进投资,推动全面恢复线下贸易展会。

    根据材料,请你谈谈中国应该如何顺应时代潮流,促进自身发展?

  • 17. 材料一:2023年,我国成功举办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积极拥抱世界,担当大国责任。

    材料二: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数据显示,十年来,中国企业在共建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已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相关投资有望使共建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并将使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担当,怎样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