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荆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3月...

更新时间:2024-06-26 浏览次数: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3八下·峡江期末) 一名好领航员能让轮船行驶得更快更稳。面对风云变幻,领航员审时度势,引领着“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进入新时代。“中国号”巨轮的领航员是( )
    A . 英雄模范人物 B . 中国共产党 C . 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D . 各民主党派
  • 2.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指的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B . 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C .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领导力量 D .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中,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最鲜明的特色,是最本质的要求,是最需坚持的重大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必须(   )

    ①坚持国家权力属于公民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③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④要坚持人民依据宪法和法律执政兴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阅读下图,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宪法知识宣传卡

    宪法第六条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A . 这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B . 这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 C . 这规定了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D . 这表明了我国人民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 5. 2023年9月11日至10月1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4届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会议期间,中国代表通过国家发言、共同发言、主题决议等多种形式,深度参与人权问题讨论,宣介中国人权发展道路,为世界人权促进和保障事业贡献中国力量。以下对中国人权认识错误的是(   )
    A . 我国人权保护的主体只包括中国人 B . 我国坚持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C . 我国人权保护的对象包括个人和群体 D . 我国人权具有公平性、真实性的特点
  • 6.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图,你明白了(   )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的
    ②我国人民直接选举产生国家的行政机关

    ③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要对人民检察院负责
    ④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7. 下列能体现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有(   )

    ①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行使自治权

    ②八(1)班通过本班同学投票选举的方式产生班委

    ③居委会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本居住地的公共事务

    ④我国国家机关内部做出决策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对下图漫画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宪法至上,宪法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

    ②权力至上,宪法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

    ③权大于法,宪法的实施离不开国家强制力

    ④法大于权,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9. 2024年3月9日上午,河南省鹤壁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三次大会上,新当选的市长李可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面对国徽,向宪法庄严宣誓。他们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宣读誓词:“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这说明(   )
    A .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B . 宪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不能修改的 C . 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D . 宣誓是表达权力合法性的唯一有效方式
  • 10. 以下法律法规按照法律效力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②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

    ③江西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江西省安全生产条例》

    A . ①—③—② B . ①—②—③ C . ③—②—① D . ③—①—②
  • 11. 从以下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①宪法是依法治国的唯一依据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④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④
  • 12. 《家庭教育促进法》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下列关于它与宪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该法与宪法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②该法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③该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与宪法同等严格④该法是对宪法原则性规定的具体落实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2023八下·宁德期末) “从一孩、二孩到三孩政策后,还是不是宪法规定的计划生育?”针对社会各界提出的这一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研究提出的合宪性审查研究报告,对宪法关于计划生育规定的制度内涵作出与时俱进的阐释。材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在( ) 

    ①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②解释宪法,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③审查国家机关的违宪行为 
    ④追究和纠正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近年来,深圳、保定、南京等城市兴建宪法主题公园,以多种景观形式和宪法实践活动精彩呈“宪”。这些做法(   )
    A . 表明宪法开始成为我国的根本法 B . 极大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C . 说明了宪法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D . 有利于宣传宪法,增强公民宪法意识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2分。)
  • 15. 【坚定信念,执着前进】

    笔记一:

    结论:____

    笔记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我国宪法诞生过程中,多次广泛征询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凝聚全国人民意志和智慧。

    结论:____

    1. (1) 下面是小江同学学习党的二十大的笔记。请你结合所学,将结论部分补充完整。
    2. (2) 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你从小江的学习笔记中得到了哪些感悟?
  • 16. 【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宪法实施】

    为规范国家权力运行,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强力整治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某市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问题曝光】

    【专项整治】

    该市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和监督行动。

    1. (1) 以上漫画共同说明了什么?
    2. (2) 针对漫画中所反映的问题,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正确行使职权提几点建议。
  • 17. 某校八(3)班决定召开“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探究下列问题。

    【课堂讨论】

    下面是一些同学关于宪法知识的讨论:

    丽丽:“哇塞,宪法好厉害,把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涉及了,为宪法点赞!”

    王林:“我也为宪法点赞。因为宪法是公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它保障我们的权利。”

    李阳:“据我所知,法律界的‘龙头老大’是民法典,因为它被喻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行动宣誓】

    班会结束前,主持人要求每个同学以“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为主题进行宣誓。

    1. (1) 请你对以上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
    2. (2)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你的行动誓言。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