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图乙,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放在水平桌面上,小槌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此实验说明可以传声;
(3)若把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是图,原因是。
(1)皎洁的月亮(选填“是”或“不是”)光源;月球上空的探测器某一时刻用自身携带的激光测距仪向月球发出激光信号,经0.002s后收到返回信号,则此时探测器到月球的距离约m(光速为);
(2)农历十五的夜晚,如果天气晴朗,我们在不同地方都能看到明月,是因为光在月球表面发生的是反射;中秋节过后,月亮的形状将发生变化,这便是“月食”现象,“月食”现象的形成原因是:。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四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 | 规格 | ||
材料 | 长度/cm | 横截面积 | |
A | 尼龙 | 55 | 1 |
B | 尼龙 | 55 | 0.5 |
C | 尼龙 | 80 | 1 |
D | 镍合金 | ▲ | 0.5 |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为、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编号为、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3)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的位置所缺数据是。
(4)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应选在(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小明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便于;
(3)在实验过程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将另一支蜡烛B(选填“点燃”或“不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现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4)移去蜡烛B,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5)另一位小组在实验时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始终无法使B与A的像重合,原因是玻璃板没有与水平桌面相,纠正错误后,发现玻璃板后出现两个蜡烛A的像;其原因是这小组选用的玻璃板(选填“太厚”或“太薄”)。
凸透镜 | 焦距/cm | 直径/cm |
① | 5 | 3.5 |
② | 5 | 4.5 |
③ | 10 | 4.5 |
④ | 15 | 4.5 |
(1)光屏上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2)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烛焰的像如图乙所示,此时将蜡烛向调节可以使烛焰的像移到光屏中央;
(3)小明选的凸透镜焦距为cm;
(4)小明将蜡烛换成字光源,调整了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仍可观察到清晰的像,如题图所示,则小明看到的像应是(选填字母);
(5)小明认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可能与凸透镜的直径有关;若要验证其猜想,则可在题表中选取编号为两个凸透镜进行实验验证。
(6)实验过程中突然飞来一只飞虫落在凸透镜上,则小明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完整的像。
亚声
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叫做亚声。
亚声看不见,听不见。可它却无处不在。地震、火山爆发、风暴、海浪冲击、热核爆炸等都会产生亚声,科学家借助仪器可以“听见”它。
亚声的传播速度和可听声波相同,但它传播的距离较远,亚声还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可以穿透建筑物,掩蔽所等障碍物。甚至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
亚声会干扰人的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危害人体健康。一定强度的亚声,能使人头晕、恶心。有人认为,晕车、晕船就是车、船在运行时产生的亚声引起的。人内脏的固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震坏而丧生。
亚声的应用大致有一下几个方面:
1.研究自然亚声的特性和产生机制,预测自然灾害性事件。人们利用一种叫“水母耳”的仪器,监测风暴发出的亚声,即可在风暴到来之前发出警报;
2.通过测定亚声在大气中传播的特性,可探测某些大规模气象过程的性质和规律。如沙尘暴,龙卷风以及大气中电磁波的扰动等;
3.亚声在军事上的应用。利用亚声的强穿透性制造出能穿透坦克、装甲车的武器,亚声武器一般只伤害人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Hz;文中提到的亚声就是(选填“超声波”、“可听声”或“次声波”),这种波(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亚声在常温条件下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人们利用一种叫“水母耳”的仪器,监测风暴发出的亚声,即可在风暴到来之前发出警报,说明亚声除了可以传递能量外,还可以传递;
(4)下列不同频率的声波能与亚声产生共振的是。
A.8HzB.800HzC.8000Hz D.80000Hz
牛顿发现,颜色不是物体固有的特性,而是光经过物体表面吸收和反射之后,我们看到反射的光。比如,红色不是苹果本身带有的,而是苹果表面将其它颜色的光吸收,反射的光的颜色被我们的眼睛所接收,大脑识别是红色的,所以我们看到的苹果是红色的。光在传播过程中可能被反射,也可能被散射。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会遇到大气分子、水蒸气微粒以及尘埃微粒等障碍物,障碍物会将光的一部分能量散射出去,而另一部分能量穿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散射出去的能量占多大比例与光的波长有关,波长越短,被散射出去的能量越多,穿过的能量越少。
在相同条件下,红、橙光被散射出去的能量少,而穿过的能量多,可以传到越远的地方,因此用红灯表示停止和危险的信号,可以使车辆和行人在远处就能发现,及早做好准备。雾天行车,车上要开黄色雾灯,也是这个道理。太阳光中蓝光被微小尘埃散射要比红光强十倍以上,因此天空呈浅蓝色,是大气散射太阳光的结果。
(1)红光波长在630nm至780nm之间, ,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2)如图所示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光的现象,这说明白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是(选填“单色光”或“复色光”),其实质属于光的现象;
(3)雾天行车,要开黄色雾灯的道理是黄色光的波长(选填“较长”或“较短”),穿过的能量(选填“较多”或“较少”),可以传到较远的地方。
眼睛
如图甲是人的眼睛的结构图,它很像一架照相机,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的像。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容易使睫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不能使晶状体恢复原状,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像落到了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眼镜加以矫正。近视程度越严重,戴的眼镜度数越大。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焦距(以米为单位)的倒数的100倍。
(1)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视网膜相当于(均填字母);
A.凸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 D.光屏
(2)根据人眼的成像原理,物体通过人眼成的是像;与照相机不同,人眼是真正的变焦系统,人眼看近处物体时,焦距较(填“大”或“小”);
(3)近视眼的矫正需选用图乙中的(填字母)透镜,此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4)某同学所配眼镜为400度,它的焦距是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