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将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高企业贷款的实际利率水平
②旨在发挥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③有助于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更充足的流动性,提振市场信心
④说明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灵活适度、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①是基于住房公积金也是一种补充性的社会保障形式,助力共同富裕
②有助于健全覆盖全民、公平统一、可持续、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③立足我国国情,坚持了应保尽保原则,推动我国成为高福利国家
④更好地发挥了社保社会互助功能,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
①持续扩大国内需求→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产品进出口关税→稳定经济发展
②持续支持企业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③持续做好民生工作→更新消费观念→发放消费券、释放消费活力→提升人民获得感
④持续强化政策统筹协调→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形成合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①变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民增收
②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③助力农业节本增效,提高农业供给保障能力
④加大土地承包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①必须加强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推动政府依法行政
②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③要恰当地行使自由裁量权,提升执法机关的公信力
④加强司法机关自身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实现司法公正
①要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②党外人士要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凝聚发展智慧和力量
③各民主党派要积极履行国家职能,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
④各民主党派要积极行使决策权,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①促进就业增收,体现文化与经济交融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
②苗绣古为今用,体现多彩的文化活动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
③融入当地风景、文化等元素,突出民族文化个性,注入更多文化活力
④苗绣的艺术性创造经济效益,说明弘扬传统文化能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①是文化自立的集中体现,具有坚定文化自信的鲜明特质
②全面传承了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立足国情,深刻把握了新时代历史方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和人民立场
④把握了中国文化建设规律,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①应对全球变暖要抓主要矛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②气候变暖问题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③15个气候临界点是衡量地球生态稳定的一种量的规定
④全球变暖引发极端天气是人们运用因果联系认识事物的结果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坚持矛盾分析法,坚持城市发展的内容要为形式服务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转移
④新事物会全面代替旧事物,社会发展随着主观认识的变化而变化
①要重视实践决定作用,致力于推动科学理论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②要明辨科研成果的价值,以能否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标准
③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致力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④要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主动将个人努力与人民事业相结合
我国以“力争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双碳”目标引领能源转型投资、激发工业创新投资,其中,新能源汽车或将成为长期热门赛道。2023年,我国新能源车生产958.7万辆,同比增长35.8%,销售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我国新能源车持续较快增长,产销量已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近年来,为优化新能源车产业发展环境,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我国政府相继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在新能源车发展壮大过程中,政府还采取了购车补贴、减税优惠、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措施。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车相关企业坚持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了从原材料、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新能源车的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领域不断取得创新突破,性能和品质有了极大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不断跃升。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车还通过出口和本地化生产两条路径推进全球化战略。某车企不满足于在国内新能源车的最高市场占有率,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相继在印尼、泰国等国家投资建设新能源车工厂;2024年1月,该车企在匈牙利建设其首个欧洲新能源乘用车工厂,提高自身产品品牌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在全球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我国新能源车正快步迈向世界舞台中央。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新能源车持续快速发展的原因。
2024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效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有效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下称《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涵盖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国家象征标志、祖国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等方面。在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并对公职人员、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村居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分别作出相应规定。
《爱国主义教育法》是我国第一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法律,为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根本行为规范和有力法治保障。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对此加以阐明。
材料一 热血筑丰碑,英名垂青史。2024年3月28日,中央网信办、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开展“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他叫陈祥荣,他和他的战友一起被中央军委追记一等功。2001年,他出生在福建宁德市,从小就有当兵的理想,不怕吃苦,热爱祖国,独立有主见。高中刚毕业的他在家人大力支持下,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参军,入伍那天,18岁的他郑重写下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在2020年的一个寒冷冬日,外军公然挑衅,边疆上的紧张局势愈发严峻,陈祥荣所在的部队,面对外军的侵犯,毅然迎战。他毫不畏惧,毫不退缩,用年轻的身躯书写着对祖国的忠诚,他在战场上英勇牺牲,成为了保家卫国的英雄。
陈祥荣,19岁的年轻人,是戍边烈士,他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家国情怀的伟大,英勇奉献的壮丽,以及年轻人的坚韧和勇敢。他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他的青春之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材料二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当前改革就是“立新破旧”。“先立后破”把立放在首位,其实践意义就是要把完善既有的体制机制放在首位,把破除不适宜的体制机制放在第二位,稳步推进改革。新的制度建设好了,新的政策完善了,旧的制度、旧的政策适时退出,而在新制度还没有建设好、新政策没有完善的情况下,不轻易改变原有的制度和政策,做到不立不破,不断推动中国经济稳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