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
A . 张青莲
B . 袁隆平
C . .侯德榜
D . 屠呦呦
-
-
A . N2
B . O2
C . CO2
D . He
-
A . 取用固体粉末
B . 在玻璃管上套上胶皮管
C . 加热液体
D . 过滤
-
A . 沉淀
B . 过滤
C . 煮沸
D . 蒸馏
-
A . 奶制品能为人体提供钙元素
B . 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C . 青少年需要摄取比成年人更多的蛋白质
D . 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水产品,有利于健康
-
A . “木已成舟”与“铁杵成针”都属于化学变化
B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体现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D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体现了物质的状态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
A . 稀硫酸
B . 生理盐水
C . 蔗糖溶液
D . 碘的酒精溶液
-
A . 镁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B . 灼烧棉线可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C . 碳还原氧化铜,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D . 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
A . +2
B . +3
C . +4
D . +5
-
A . a管和b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2:1
B . b管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
C . 该探究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 . 该探究的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
A . 碳的单质都是黑色
B . 植物光合作用可将转变为
C . CO和元素组成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 .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
A . 钕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一个钕原子的质量为144.2g
C . Nd3+的核外电子数为60
D . 一个钕原子含60个质子
-
A .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B . 反应前后锌元素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C . 参加反应的碳与氧化锌的质量比为4:27
D . 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15.
(2024九下·广西开学考)
人被有些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化学式为HCOOH),使叮咬处痛痒。下列有关蚁酸说法错误的是( )
A . 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 蚁酸由5个原子构成
C . 蚁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D . 蚁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A . 金属能导电,则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B . 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则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C .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 .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
17.
(2024九下·广西开学考)
实验室鉴别下列各组物质,实验设计不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 待鉴别的物质 | 实验设计 |
A | 一氧化碳和氢气 | 点燃气体 |
B | 木炭粉和铁粉 | 分别取少量滴加稀盐酸 |
C | 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 灼烧, 观察颜色 |
D | 氧化钙和碳酸钙 | 分别取少量加足量的水,搅拌 |
A . A
B . B
C . C
D . D
-
A . 探究木炭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
B .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C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 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
-
19.
(2024九下·广西开学考)
向一定质量的Cu(NO
3)
2和AgNO
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溶质(
的质量随加入锌粉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点时,溶液的总质量与反应前相比减小
B . b点时,溶液为Zn (NO3)2和Cu(NO3)2f的混合溶液
C . c点时,溶液呈无色
D . d点时,过滤所得滤渣为Cu 和Ag的混合物
-
A . 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NaOH 和 NH4NO3固体
B . 一定质量的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C . 分别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D . 表示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二、填空题(每空1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共26分)
-
-
22.
(2024九下·广西开学考)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铜 ②金刚石 ③活性炭 ④氮 ⑤氧气,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
-
-
-
-
-
-
(1)
图1是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X的值是 ,氯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
-
(2)
图2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甲的原子序数 (选填“大于”或“小于”)乙的原子序数。同时,由图1、图2可推测出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
-
(3)
图3 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选填“单质”、 “化合物”或“混合物”)。
-
-
-
(2)
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3)
t3℃时,将30克甲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克。
-
(4)
甲、乙、丙三种物质中,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相似的物质是 。
-
(5)
乙中混有少量甲,可采用(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
(6)
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
-
-
(1)
铜可用于制作导线,主要利用了其延展性和 。
-
(2)
铝合金与铝片相互刻画,在铝片表面会留下划痕,说明铝合金比铝硬度 (选填“大”或“小”)。
-
(3)
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通常情况下铝制品却很耐腐蚀,这是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4)
为探究 Fe、Zn、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选项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____。
A . 铁、氯化锌溶液、氯化铜溶液
B . 铜、锌、氯化亚铁溶液
C . 铜、氯化锌溶液、氯化亚铁溶液
三、简答题(每空1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
26.
(2024九下·广西开学考)
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水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其余是海水或咸水,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图1所示。
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蒸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
-
(2)
热分离法中,水发生了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限制热分离法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是 。
-
-
(4)
石墨烯、金刚石和C
60均属于碳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都由碳元素组成 b.都由碳原子构成 c.物理性质相似
-
-
27.
(2024九下·广西开学考)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为2%-4.3%, 钢的含碳量为0.03%-2%。
-
(1)
从公元1世纪开始,铁便成了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
①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铜制品远比铁制品多。从物质性质的角度看,原因是 。
②下列关于铁及铁制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b.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慢
c.不锈钢保温杯可长时间盛放酸性饮品
-
(2)
工业上炼铁炼钢和轧制钢材的主要流程如图
①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其目的是。
③炼钢炉中,通入纯氧的目的是。
四、实验题(每空1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共16分)
-
-
-
(2)
写出实验室用 AE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束后,应先 (填“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或“熄灭酒精灯”)。
-
(3)
若收集的氧气用来做铁丝燃烧实验,最好选择 装置收集。
-
(4)
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常用浓氨水和碱石灰固体混合来制取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若用F 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从(填“a”或“b”)导气管进入瓶中,若将集满氨气的试管置于如图G所示的水槽中,G图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内液面上升,溶液变为 色。
-
29.
(2024九下·广西开学考)
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对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请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实验内容】取3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3 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进行下列实验,一周后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①②无明显现象,实验③中铁丝生锈,且试管内液面上升。
【实验思考】
-
(1)
实验③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内空气容积的 。
-
(2)
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 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
-
(3)
通过对比实验 ,说明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铁要与水接触。通过对比实验②③,说明铁生锈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 。
-
(4)
【实验结论】
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
-
(5)
【提出问题】同学们根据实验③的现象和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继续探究能否用铁准确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讨论交流】通过查资料得知,红磷燃烧产生的白烟与水接触后有毒。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是无污染,缺点是耗时长。为了探究影响铁锈蚀快慢的因素,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用氧气传感器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____(填字母)。
A . ②③中氧气含量减少表明铁已锈蚀
B . ①②证明水对铁锈蚀有影响
C . ②③证明氯化钠能加快铁锈蚀
D . ①②③证明炭粉对铁锈蚀有影响
-
(6)
【改进实验】同学们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前的体积/mL | 实验后的体积/mL |
集气瓶内空气 | 烧杯内蒸馏水 | 烧杯内剩余蒸馏水 |
130 | 90 | 63.7 |
根据上表数据计算,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7)
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燃烧红磷实验准确度更高的原因:。
五、计算题(6分)
-
30.
(2024九下·广西开学考)
为测定某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4.0g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将该稀盐酸40.0g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实验数据如下: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10.0
|
10.0
|
10.0
|
10.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3.0
|
2.0
|
1.0
|
0.6
|
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
-
(2)
求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