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物质 | 性质 | 用途 |
A | 氮气 | 化学性质稳定 | 食品防腐 |
B | 氧气 | 可燃性 | 炼钢 |
C | 干冰 | 升华时会吸热 | 人工降雨 |
D | 稀有气体 | 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 电光源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蚕丝和羊毛 | 分别取样灼烧 |
B | 检验N2中混有少量O2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 |
C | 分离NaCl和盐酸的混合液 | 加适量NaHCO3溶液 |
D | 除去CaO中的CaCO3 | 高温煅烧 |
①航天器上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硅元素的符号为。
②航天服中有废气处理系统,让废气进入装有 (填物质名称)的盒子可除去臭气。“人造空气”中含有N2、O2和少量的CO2。写出CO2中“2”的含义。
我国科学家以CO2和H2为原料合成淀粉的流程简化如图:
①上述流程中生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③该研究成果的意义是 (填一条即可)。
①盐酸、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相同的 (填离子符号)。
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实验室中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蘸有浓硫酸的部位会变黑生成炭,该过程主要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①氢氧化钙的俗名是 (填一个即可)。
②下列关于氢氧化钙的描述正确的是 (填标号)。
A.易溶于水 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能与硫酸铜等配制波尔多液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的pH和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b点对应溶液的pH7(填“>”、“<”或“=”)。
②c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①“生斑”是直接利用天然铜经手工锻打成片等工序制作而成的工艺品。天然铜能锻打成片,说明天然铜具有良好的性。“生斑”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生成铜绿[Cu2(OH)2CO3],据此推测“生斑”变为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O2和 (填化学式)接触导致。
②“熟斑”指在熔化的铜中加入适当比例的铁、银等形成合金,高温浇铸成型、打磨、着色而成的工艺品。“熟斑”的抗腐蚀性能比纯铜 (填“强”或“弱”)。
①下列可用于炼铜的矿石是 (填标号)。
.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
.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
.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②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叙述的是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生成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若要检验圆底烧瓶内的溶液中是否还有NaOH,应选择的试剂是 (填标号)。
A.Ca(OH)2溶液 B.BaCl2溶液 C.MgCl2溶液
②若烧杯中的水滴加了紫色石蕊溶液,则可观察到圆底烧瓶内液体呈色。
同学们了解到构树皮常用来造纸,树皮中含有纤维素、油脂、木质素等有机物。古法造纸包括采料、晒料、浸泡、拌灰、蒸煮、洗涤、捣浆、捞纸、晒纸、研光、揭纸11道工序。造纸工艺流程简化如图:
在造纸坊,同学们体验了捞纸,用竹帘将纸浆捞出形成纸的雏形,“捞纸”类似于实验室中的操作。
同学们对黑液成分产生兴趣,将少量黑液带回实验室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黑液中除了有机物还有哪些成分?
根据“浸泡”时加入的生石灰、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假设】
猜想一:只含有KOH
猜想二:含有
猜想三:含有KOH、K2CO3
猜想四:含有KOH、K2CO3、Ca(OH)2
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四不成立,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将滤液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 | 产生气泡 | 猜想成立 |
纸,是人类文明的载体,见证着历史的演进与变迁。纸的生产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特别是水体污染,请写出一条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