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共美学校等校2024年中考历史二模历史试...

更新时间:2024-06-17 浏览次数:2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2024·钦州模拟)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遗址考古发现,其青铜铸造技术和礼器制度广泛吸收了黄河流域夏商的文明成果,而用玉传统和纹样审美则来自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这反映出。( )
    A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B . 多民族统一封建国家建立 C . 古蜀文明领先中原 D . 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不安
  • 2. (2024·钦州模拟)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 . 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B . 促进了民族交融 C . 削弱专制主义皇权 D . 绪束分裂割据状态
  • 3. (2024七下·彭阳期末)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它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时所产生,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做的研究及诠释。下列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 禹治水的传说 B . 《史记陈涉世家》 C . 电影《英雄郑成功》 D . 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
  • 4. (2024·钦州模拟) 同学们以“传统文化中的科学元素”为主题,搜集了以下素材进行研究。其中,与材料记载直接相关的科技发明是( )

    凡“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硝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之,魂散惊而魄燕粉。

    ——《天工开物》

    A . 指南针 B . 造纸术 C . 火药 D . 印刷术
  • 5. (2024·钦州模拟) 郑和七下西洋,每一次都行至东南亚,通过赏赐当地领袖、同当地居民贸易的方式向东南亚各国输入当时中国的物产,以瓷器、丝绸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和铁制农具等各类金属制品为主;东南亚各国也通过贸易、朝贡等方式将当地的特色物产输入中国,如犀牛角、象牙、香料、药品等。这说明郑和下西洋( )
    A . 宣扬了明朝的国家威望 B . 增加了明朝的财政收入 C . 加强了中外之间的交流 D . 促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6. (2024·钦州模拟) 清朝疆域形成始自辽东建州的女真,后到拥有明朝版图和满洲、西藏、台湾、蒙古、新疆等地区。下列史事与西藏纳入清朝疆域相关的是( )
    A . 设置伊犁将军 B . 签订《尼布楚条约》 C . 安置土尔扈特部 D . 册封“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
  • 7. “核定关税率剥夺了中国的保护性关税,使得大量洋货涌入,将中国的手工业压挤到破产的境地,引起了社会动荡。”与材料所述“核定关税率”相关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8. (2024·钦州模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迎来了新的征程。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收 )集到如下论据,据此判断他们要论述的观点是( )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召开

    ·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建立中共工农红军第四军

    ·毛泽东领工衣革命军创造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遵义会议召开

    A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B . 走向农村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由之路 C . 立足国情是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核心 D . 开展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重要保障
  • 9. (2024·钦州模拟) 李华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绘制了下边的示意图。据此可以得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特点是( )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折线图

    A . 技术力量薄弱 B . 分布极不平衡 C . 发展历程曲折 D . 发展水平落后
  • 10. (2024·钦州模拟) “这场战争居然打败了美国这个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的世界头号强国,显示了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力量,一扫中国近代以来的耻辱。”这场战争是( )
    A . 北伐战争 B . 抗日战争 C . 解放战争 D . 抗美援朝战争
  • 11. (2024·钦州模拟) 小红同学运用时间轴对中国某一时期的重大史事进行梳理,据此判断她学习的主题是( )

    A . 民族大团结 B .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C . 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 D . 外交领域的显著成就
  • 12. (2024·钦州模拟) 14—16世纪的西欧,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分别指(    )
    A . 西欧庄园和大化改新 B . 文艺复兴和大化改新 C . 手工工场和新航路开辟 D .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 13. (2024·钦州模拟) 有学者认为,英美法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三者有着最大公约数。材料中的“最大公约数”是指( )
    A . 推翻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 B . 争取“权利”,伸张“人权” C . 推翻封建统治,实行三权分立 D . 实施工业革命,提高生产力
  • 14. (2024·钦州模拟) 下图展现的是1945年美苏两支盟军在易北河顺利会师,进行历史性握手的一幕。反法西斯德国的东西两条战线从此连接,加速了战争的胜利进程。这一幕说明了( )

    A . 意识形态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关键 B . 美国的军事作战能力领先于世界 C . 团结协作是二战胜利的重要原因 D . 二战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 15. (2024·钦州模拟) 1994年4月15日,关贸总协定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WTO),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截至2024年2月,其成员国已达到166个,覆盖全球98%的贸易额。WTO的成立和发展顺应的趋势是( )
    A . 政治多极化 B . 经济全球化 C . 文化多元化 D . 生活信息化
二、材料解析题
  • 16. (2024·钦州模拟)  广西的历史沿革与兴衰沉浮是我国历史发展的折射与缩影。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广西唐宋科举、官学与书院发展状况对照表

    朝代

    科举进士数量(单位:人)

    官学(单位:所)

    书院(单位:所)

    唐(含五代十国时期)

    12

    11

    0

    279

    41

    10

    材料二 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加大对华资本输出、民族资本在投资设厂热潮中获得较多利润的背景下,广西地方政府也开始设置实业机构,调整不利于实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大力奖励兴办实业,对成绩突出者还授予官职。于是,一些地方官员对振兴实业的热情极高,或捐款助力,或亲自操办。

    ——摘编自戴红军、吕红艳《实业救国思潮与西南边疆开发-以近代广西为例》

    材料三 1929年10月,在南宁政局极端混乱之际,邓小平从广西实际出发,坚决否定在南宁举行起义的主张,决定把革命的主力由南宁转移到敌人统治较薄弱的左右江地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随后,便紧急调遣广西特委委员雷经天等人建立中共右江工委。从而避免了在南宁匆忙起义重蹈广州起义失败的覆辙。

    ——摘编自梁韶玫《邓小平在右江地区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

    材料四 到1956年,广西92.23%的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92.62%的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90.95%的私营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广西超额完成“一五”计划工农业主要产品预计指标。到1957年工业总产值达8.43亿元,五年中年平均递增18.6%。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广西省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广西教育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发展状况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推动广西经济发展的措施,并概括广西经济探索呈现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广西革命道路发生的变化。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广西的发展得益于哪些政策和制度的施行?
  • 17. (2024·钦州模拟) 生产力演进有其规律,根据当下生产力发展出现的新特征,可以把整个生产力演进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传统生产力、新兴生产力和当下开启的新质生产力。

    材料一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

    中国古代生产工具变化表

    春秋以前

    骨耜及其复原图

    人们以木、石、骨、蚌作为主要的生产工具,也有少量的青铜工具用于农业生产。这些工具或质地较为脆硬无法开垦荒地或较为粗糙无法进行精耕细作。

    春秋

    战国铁犁铧

    冶铁技术出现,使

    被广泛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井田制的解体,并逐渐代替木、石、骨、蚌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

    西汉

    三脚耧车(复原图)

    汉武帝时赵过发明三脚耧车,多用于北方小麦耕种。使用时一人在前面牵牛拉着耧车,一人在后面手扶耧车播种,一天就能播种一顷地,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

    唐朝

    (复原图)

    它在操作时犁身可以摆动,富有机动性,便于深耕,且轻巧柔便,适宜了江南地区水田面积小的特点。一改汉代耕犁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的缺点。

    材料二  据统计,1751年至1850年,英国取得了129项重大科学成就。与此同时,手工工场的技术分工越来越细,劳动工具越来越专门化,而且使工人得到专门的技术训练,从而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准备了条件。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各地举办了很多讲习所,传授应用科学知识。此外,还开办了一些名为“技术学校”的夜校,最多时有200多所,大多数集中在工业城市。这些都促成了19世纪70年代以前英国工业生产的蓬勃发展。

    ——摘编自许永璋《从近代英国工业的兴衰看科学技术的作用》

    材料三  2024年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委员针对新质人才的培养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俞建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

    国家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

    富士康科技集团叉车工人马贵帮

    我国稀土产业专家型人才多以技术型为主,在产业生产、市场营销等方面由行业专家转型为企业家的专业人才较少。

    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现代化需要各方面人才,需要各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特别是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等方面,通过多方协作来加大创新人才培养。

    驱动企业创新发展,关键要把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作为长期的战略性工作。

    作为国家支柱产业,制造业对技术人才有着强烈需求。而解决制造业高级技工短缺问题,除了学校层面的“提档升级”,他认为学校也应加强操作实践。

    1. (1) 依据材料一、将①②补充完整。并概括中国古代生产工具变化的特点。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英国工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代表们对于新质人才的素养要求;并谈谈你的看法。
  • 18. (2024·钦州模拟) 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国家发展道路的抉择关系到国运兴衰与民族未来。张老师以“抉择与使命”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解读文献一见证时代抉择】

    我们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 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

    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

    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

    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

    ——《独立宣言》(1776年)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

    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

    策。 ……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 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 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7年7月15日)

    任务二【走近人物—感受使命担当】

    任务三【评述史事一体会国家发展】

    时间

    事件

    18世纪60年代开始

    工业革命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20世纪30年代

    罗斯福新政

    1950年至1953年

    新中国土地改革

    20世纪80年代开始

    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任务一的两个宣言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它们所反映的时代诉求。
    2. (2) 危机关头见证责任担当。根据任务二的图示,分别从两组人物中各选一人,简述其面对危机时是如何承担使命的
    3. (3) 请从上面的大事列表中选择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以“变革的力量”为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价值观正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