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等2地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4-06-21 浏览次数: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4七下·赤坎期中) 下图排列出了南北朝至五代十国时期的朝代顺序,其中与①处王朝密切相关的史实是( )

    A . 罢黜百家,兴办太学 B . 南下灭陈,统一全国 C . 政权更迭,动荡不安 D . 前期繁盛,后期割据
  • 2. (2024七下·赤坎期中) 黎阳仓是隋代永济渠沿线巨大的官仓,其占地面积近8万平方米,有152座仓窖,被称为“粮仓博物馆”。这见证了( )
    A . 隋朝的建立 B . 隋朝的统一 C . 隋朝的繁荣 D . 隋朝的灭亡
  • 3. (2024七下·赤坎期中) 某同学在评价隋炀帝时写道:“隋炀帝的一生有创举、多建树,也有暴政,致速亡。”据此可知,该同学对隋炀帝的评价( )
    A . 全面肯定 B . 全面否定 C . 观点偏颇 D . 客观全面
  • 4. (2024七下·赤坎期中) 下表可用来说明唐朝的兴盛得益于( )

    时期

    唐太宗时期

    武则天时期

    唐玄宗时期

    政治措施

    完善三省六部制

    创立殿试制度

    改革税制和兵制

    A . 皇权的平稳更替 B . 选官制度的调整 C . 制度的创新发展 D . 开放的社会风气
  • 5. (2024七下·赤坎期中) “主纳忠谏,臣进直言,蔚然成风”,是唐朝出现“贞观之治”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敢于直言的著名大臣是( )
    A . 房玄龄 B . 杜如晦 C . 魏征 D . 宋璟
  • 6. (2024七下·赤坎期中) 唐玄宗即位时,曾把新上任的县令200人,重新召集到大殿上,亲自出题考试,将不及格者革职,让他们重新学习。这反映了唐玄宗( )
    A . 重视官吏素质 B . 推崇科举考试 C . 注重文化发展 D . 推行税制改革
  • 7. (2024七下·赤坎期中) 唐三彩是盛唐气象的一个缩影,它延续了秦汉以来彩塑的写实风格,又创造性地运用了低温铅釉的绚丽、斑斓色彩和略带夸张的手法。这折射出唐朝注重( )
    A . 交流与传播 B . 传承与创新 C . 改进与推广 D . 开放与互鉴
  • 8. (2024七下·曲阳期末) 唐代社会涌现出一大批天下闻名的女性人物,其中既有女皇帝武则天、女将军平阳公主,又有女官上官婉儿、女诗人薛涛、女道人鱼玄机等,这种现象(   )
    A . 反映了科举制度的进步 B . 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成果 C . 得益于社会风气的开放 D . 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局面
  • 9. (2024七下·赤坎期中) 历史上“西域”的范围并不固定,在唐代就多次发生变化。唐初主要指敦煌以西,唐太宗时转变为吐鲁番以西,唐高宗以后则逐渐用于特指帕米尔(地处中亚)以西。“西域”范围的变化,反映出唐代( )
    A . 边疆地区矛盾加剧 B . 治理疆域向西扩张 C . 政治中心加速西移 D . 佛教东传影响扩大
  • 10. (2024七下·赤坎期中) 如图为唐朝时期中日两国的货币,日本的和同开弥银币的形制和重量与唐开元通宝完全相同。这反映出当时两国( )

    A . 审美观念一致 B . 文明相互借鉴 C . 文明交流频繁 D . 铸银水平相当
  • 11. (2024九下·银川模拟)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把唐朝称为“最具有世界色彩的朝代”。下列人物能说明这一特色的是(    )
    A . 王羲之 B . 文成公主 C . 玄奘 D . 马可·波罗
  • 12. (2024七下·赤坎期中) 从“小邑犹藏万家室”极度繁盛,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的千里萧条,导致唐朝出现如此转折的事件是(   )
    A . 开凿运河 B . 安史之乱 C . 黄巢起义 D . 陈桥兵变
  • 13. (2024七下·赤坎期中)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写的诗句。唐朝后期,黄巢带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唐都,建立政权。唐末的农民起义( )
    A . 给唐朝统治致命的打击 B .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 . 为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D . 拉开三国鼎立序幕
  • 14. (2024七下·赤坎期中) 下列图片中反映隋唐时期文学艺术成就的有( )

    ①颜真卿《颜氏家庙碑》(局部)

    ②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

    ③顾恺之《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④阎立本《步辇图》(局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2024七下·赤坎期中) 观察下面的五代十国形势图,可以直接从图中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 . 后周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B . 开国君主都是武将 C . 这一时期多个政权同时存在 D . 南唐逐渐统一全国
  • 16. (2024七下·赤坎期中) 欧阳修的《归田录》里讲了一则轶事:有一位姓昆的少卿,余杭人,很喜欢吃螃蟹。他曾请求外任,想到外州当个知州。有人问他希望到哪个州上任,他说“但得有蟹、无通判处,则可矣”,成为一时之笑谈。通判让人避之是因为( )
    A . 监督制约知州 B . 是知州的上级官员 C . 负责考核知州 D . 掌握地主的军事权
  • 17. (2024七下·赤坎期中) 北宋的军队主要分为禁兵、厢兵、乡兵及边境上的藩兵,其中禁军担任“守京师、备征戍”的任务。宋太祖时禁军人数只有二十万不到,到宋仁宗时期禁军员额高达80多万,增长速度远超其他兵种。这一现象(   )
    A . 改变了守内虚外的国策 B . 导致了官僚队伍的膨胀 C . 埋下了边疆危机的隐患 D . 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力量
  • 18. (2024七下·赤坎期中) 《中国通史》中记载:“提倡文人政治,严禁武人干政,其目的在痛纠唐末五代武人乱国的弊病。”该材料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 )
    A . 外戚专权 B . 藩镇割据 C . 重文轻武 D . 武将专权
  • 19. (2024七下·赤坎期中) “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材料表明澶渊之盟( )
    A . 宋朝财产损失重大 B . 辽朝获得巨大利益 C . 延续双方和平局面 D . 具有一定的积极性
  • 20. (2024七下·赤坎期中) 党项族在唐朝时,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并于11世纪前期建国,史称西夏。党项族建国时的领袖是( )
    A . 耶律阿保机 B . 元昊 C . 完颜阿骨打 D . 铁木真
  • 21. (2024七下·赤坎期中) 北宋靖康年间,公主赵姬因战乱流落到今天广东地区后结婚生子,直至南宋时才被追认为皇姑,封为郡主,这一事件的历史背景是( )
    A . 金灭北宋 B . 蒙古灭金 C . 元朝建立 D . 元灭南宋
  • 22. (2024七下·赤坎期中) 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关于两宋时期的历史,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 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 B . 宋神宗时,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C . 宋金和议利于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D . 辽和西夏都曾学习中原先进文化
  • 23. (2024七下·赤坎期中) 岳飞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他在《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
    A . 契丹族统治者 B . 蒙古族统治者 C . 党项族统治者 D . 女真族统治者
  • 24. (2024七下·赤坎期中) 下面左图到右图所示内容的变化反映了( )

    A . 土地兼并空前严重 B . 财政收入得到提高 C . 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D . 外贸收入逐渐增加
  • 25. (2024七下·南明月考)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从材料中可知(    )
    A . 宋代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B . 政府规定商业区居民区分开 C . 宋代店铺经营时间不再受限 D . 所有市民都只能到饭店吃饭
  • 26. (2024七下·赤坎期中)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仿形到计重货币,到宝泉货币,最后出现了纸币的过程。纸币的出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我国最早出现的纸币是(   )
    A . “交子” B . 开元通宝 C . 欧元 D . 五铢钱
  • 27. (2024七下·忠县期末) 《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了中国古代独创的造船技术——水密(意为“不透水”)隔仓,中国古代文献也提及过此技术。然而,长期以来该技术却未见于实物。直到1974年,在福建泉州出土了有13个水密隔舱的南宋木船,中国古人这一造船技术上的创新才得以实证。这说明(    )
    A . 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均真实可信 B . 文物考古是实证历史的有力手段 C . 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开始于南宋 D . 泉州是宋朝唯一的海外贸易港口
  • 28. (2024七下·赤坎期中)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众多。如右图所示工具的使用,对农业生产的共同作用是( )

    A . 改变了自然条件 B . 改良了作物品种 C . 优化了加工方法 D . 提高了生产效率
  • 29. (2024七下·隆回期末) “长天飞沙壮士血在狂号,原野飞花壮士怀抱冷傲,一代天骄千秋知我名号……。”这是电视剧《成吉思汗》的主题歌。下列史实中与“一代天骄”有关的是( )
    A . 统一蒙古 B . 建立元朝 C . 开凿运河 D . 灭亡南宋
  • 30. (2024七下·赤坎期中) 如图为七年级下册课本的部分课题,这些课题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金与南宋的对峙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元朝的统治

    A . 文化繁荣昌盛 B . 对外交流频繁 C . 民族关系发展 D . 社会生活变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4分,共40分)
  • 31. (2024七下·赤坎期中) 唐朝是诗的国度,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诗史合一”的传统。现有湛江某历史学习小组通过收集与学习唐诗,对唐朝的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

    材料一  贞观铜牙弩,开元锦兽张。

    ——杜甫《复愁十二首》节选

    材料二

    序号

    1

    2

    3

    4

    5

    作者

    白居易

    柳宗元

    李白

    孟郊

    杜甫

    诗名

    《登观音台望城》①

    《鼓吹铙歌·高昌》

    《哭晁卿衡》②

    《登科后》

    《春水》

    诗歌节选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注:①观音台为长安城中的高台

    ②晁衡是唐朝来华的日本人中的杰出代表

    1. (1) 材料一这首诗提到了两个唐朝的盛世,请按时序分别写出当时在位的皇帝。
    2. (2) 材料二某同学收集了一组唐诗,他认为这些唐诗,每一首都与历史教材中提到的某些史实密切相关。请仿照诗歌1的范例,在诗歌2-5中任意选择两首诗歌分别进行说明(说明:可反映的史实和对史实的合理解读)。

      【示例】

      诗歌1,诗句反映了唐都长安布局严整,规模宏大,人口众多。

    3. (3) 某同学认为材料二中五首诗歌分别代表唐朝以下方面的发展,并根据所学知识对各方面进行了拓展、补充,请仿照示例帮助这位同学补充上其他方面相关的事例。

      示例:城市发展扬州是当时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

      民族交融;中外交流

      制度发展;农业发展

    4. (4) 学习了材料二中的唐诗,请你帮这个历史小组概括出唐朝的基本特征。
  • 32. (2024七下·赤坎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

    材料一  故宫博物院与凤凰卫视联合宣布,《清明上河图》高科技艺术互动展演即将完成,这件国宝级作品将从纸上立体起来,于2018年春夏与观众见面。

    ——中国青年报(2018年03月06日08版)

    《清明上河图》局部

    【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展现了中国历史的重要发展阶段。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2014年,“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摘编自《大运河》

    【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

    材料二  贞观九年,皇帝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1. (1) 观察这幅名画,你能感受到我国古代哪个朝代,怎样的社会信息?
    2. (2) 大运河开凿于哪位皇帝在位期间?示意图中中心点①与南端点②分别指的是哪里?根据材料,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说明大运河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价值。
    3. (3) 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并写出材料中对治国理政最具借鉴意义的一句话。
  • 33. (2024七下·赤坎期中) 两宋韵千古,雅俗竞风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得到选拔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或更多来自平民家庭,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升迁比例,对于任何前近代甚至近代社会来讲,都是惊人的。

    ——【美】墨菲《亚洲史》

    材料二  史料三则

    史料1:

    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史料2:

    南宋持罗盘陶俑

    在南宋政府每年近一亿贯的财政收入中,来自市舶的收入最高贡献了340万贯,大约占3.4%。年进出口总额接近3800万贯。

    史料3:

    吴钩《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

    材料三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家。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1. (1) 根据历史背景判断材料一中的平民最有可能以何种方式实现“社会地位升迁”,这种方式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 (2) 根据载体不同,史料可以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类型。请指出材料二中三则史料的分别属于哪种类型,并概括它们共同反映的经济状况。
    3. (3) 著名作家余秋雨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美国学者墨菲认为“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的时代”,请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谈谈你认为他们赞赏宋朝的原因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