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中国文明的起源不是“众星拱月”,而是“满天星斗”。在这一理念下中原文明不再是唯一的、中心的中华文明源头。把巴蜀文明看作与中原文明平行发展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中的一元,才能看到二者的差异和特色。
中国经历过一个辉煌的青铜时代,三星堆和殷墟两个考古遗址分别代表了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青铜时代的辉煌期,但三星堆代表的巴蜀文明和殷墟代表的中原文明经历的却不一样。
殷墟青铜器的主要造型是青铜“物”器,即用青铜器制作的各种物品,最为常见的有鼎、尊等,纹饰大多是动物,鲜有单独的人形纹样。而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则拥有大量的“人”形,如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纵目面具,金杖上和兽形器上刻着的小人,青铜神坛上所铸的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13个人像等等。
中原文明出土的青铜器大部分发掘于家族墓葬之中,作为陪葬的明器,象征着财富和政治权力。西周早期的毛公鼎的铭文中多次出现“父、王、家”等字样,内容清晰地表达了王权在家族内的传承。这说明,此时权力已被家族私有化,是一种“家天下”的形式。巴蜀文明的青铜器则多用于大型祭祀。从祭祀坑的规模、大小和发掘出来的青铜器数量来看,祭祀仪典具有相当宏大的规模,必定是国家级的重要仪典。因此,三星堆的青铜器是公共器物,是国家礼器,不是专为某个家族和个人订制的。
是什么造成了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在青铜时代的差异?首先在于两种文明所代表的权力模式存在差异。考古学家李伯谦把“古国”分为“崇尚神权”和“崇尚王权”两类。近几年三星堆最吸引人的文物就是结构复杂、层次多样的青铜神坛,专家认为它的奇特造型生动地诠释了正在进行的一次神巫仪式。而中原文明里几乎所有已知的主要兵器都能找到青铜制造品,甲骨文中“王”字是青铜兵器“钺”的象形字,是“内行刀锯,外用甲兵”的国王形象演化而来的。《左传》有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如果把“祀”与“戎”分开来论,在宣扬和巩固国家权力方面,巴蜀文明注重的是祭祀,而中原文明更看重战争。
青铜时代是一个记录英雄的时代。中原文明的首领都有过领导本氏族战胜自然灾害的功绩,大禹治水,商汤试图投火祛灾,后稷教人种植菽、黍、粟等农作物。但人们初次见到三星堆“人”形青铜器时几乎都震惊于它的“大”,体量“大”,高度“大”。这种“大”带给人们最直接的心理感受就是崇高感、神秘感和震撼力,这是神灵能够带给人的崇高感和威严感。以青铜纵目面具为例,它虽然有可能是氏族英雄蚕丛演化而来的,但体量大大超越了人面的实际尺寸,具备宗教意义上神的力量。
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在青铜时代的差异来源不止于此。中原文明区域地势平坦,湿润多雨,交通便利,农业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中原文明形成了立足现实、脚踏实地,既重视生存发展和物质实利,也重视沟通的文化基因。对巴蜀文明而言,雄伟的横断山脉造成四川东西地貌的巨大反差,川西高原耸立、雪山巍峨,川东盆地则地势平坦,河流纵横。高原和盆地之间是一道降雨带,形成中国的雨雾之极,多种奇花异卉和珍禽异兽终日笼罩其中。这很容易让巴蜀人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并刺激了巴蜀人的想象力,由此形成神秘的宗教情结和对艺术的迷狂。这是三星堆文化发展为神权古国的自然生态原因,也是巴蜀文明独自向内发展形成的文化成果。
巴蜀文明独特的文化基因并没有随着古蜀国的灭亡而湮灭,而是成为中华文化系统中的文化基因之一 , 展现着自己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播力。
(摘编自裴争《青铜时代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的差异初探》)
材料二:
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关于古蜀国的历史源头目前并无确切记载。李白在《蜀道难》中曾慨叹:“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诗中的蚕丛和鱼凫,便是传说中的两位蜀王。《华阳国志·蜀志》里说蚕丛“其目纵”,这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眼睛与脸呈90度垂直的青铜人正好能对应上。《蜀王本纪》云:“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清代陈登龙的《蜀水考》记载岷江“南过蚕陵山,古蚕丛氏之国也”。三星堆出土的一件玉璋上,刻有古代蜀人祭祀神山的情景,这里的神山指的就是陈登龙笔下的蚕陵山。鱼凫王朝时期,古蜀国日渐强盛,宏大的三星堆古城就是在这一时期建成。三星堆作为鱼凫王朝的都城,是古蜀王国最高权力中心所在,其他不同层级和边缘地区的各级次中心是这个中心在各地实施统治的坚强基础和有力支柱。这种情况与三星堆青铜雕像群所呈现的层级结构完全一致。
蜀王更迭都发生在蜀族内部部落之间,所以古蜀文化保持了发展的连续性。在2000多年时间里,随着国力的强盛,古蜀国通过武力征伐,开疆拓土,三星堆文化展示出了“强烈的扩张性和辐射性”。渝东、鄂西及云贵区域,面对已经高度发展的古蜀文明,基本上没有抵抗力。从鄂西出土的鸟头柄来看,此地有可能是古蜀王国镇抚其东界的官员驻节之地;云南、贵州出土的青铜人物,也表明了西南夷各族从属于古蜀王国的事实。
由于古蜀国掌控着西南地区,中原商王朝面对自己急需的一些战略物资,如冶铜所需的矿产资料,只能选择向古蜀国购买。在这一贸易过程中,中原商王朝的文化渐渐传入古蜀国。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基本都是以模范法来铸造,这是商周时期应用最广泛的青铜器铸造方法。此外,其中部分青铜尊和罍,形制上与中原商文化同类铜器大体一致。但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类似中原的青铜器只占少数,更多的是体现本土文化特色的全面罩、头像、神树、大型青铜人等。不仅改变了今人对中国古代青铜器以殷墟青铜器为代表的认知,也在事实上重构了中华文明中青铜知识的图谱。
受古代“内诸夏而外夷狄”观念影响,人们也在很长时期都将中原文明视作唯一的文明中心。如果不是三星堆遗址的发掘,人们恐怕很难想象,在4000年前的西南边陲,曾存在一个与中原文明同样璀璨的古蜀文明。
(摘编自《三星堆文化对中华文明意味着什么?》)
研究主题: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在青铜时代的差异 | ||||
研究前提: ① | ||||
研究内容研究对象 | ② | 青铜器的形制 | 原因一:权力模式 | 原因二:③ |
巴蜀文明 | 国家礼器 | “人”形 | 神权 | 地形复杂,多奇珍生物 |
中原文明 | 陪葬明器 | “物”形 | 王权 | 地势平坦,湿润多雨 |
我不是一条鱼
非鱼
我是一条鱼。
鱼戏莲叶间,是理所当然的。每天,我所有的快乐就是在那片荷塘里游来游去,嬉戏、觅食。夏日来临,荷叶田田,荷花绽放,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刻。偶尔,我会和其他鱼们比赛,那就是看谁能吃到荷花的花瓣。
老实说,花瓣并不好吃。作为鱼,我们天生就不是吃花瓣长大的。可有时候,那些淡粉、鹅黄、洁白的各色花朵,实在是太过鲜嫩娇艳,让人,不,让鱼们调皮一下,从水里跳起来,叼一口。
大多时候,我们谁也吃不到,毕竟荷花端端地高高在上。有时候,偏就有那么一朵,低了一点儿,运气好的话,就会成功。对此,我比它们经验略多,胜出的次数也更多。
我不是一条鱼。
我是岸边捕捉鱼戏莲的一个摄影师。
说实话,我也算不上一个真正的摄影师,临近退休,我需要给自己找个事做。想来想去,唯有摄影还略有兴趣和基础,就在几个老朋友的撺掇下,我置办了一套相机,周末有空了,就来这荷塘边随意拍拍。
有人说这片荷塘里的鱼会吃荷花,我不信。鱼就是鱼,怎么会吃荷花呢?可从他们发来的照片上,我的确看到了一条张着嘴的鱼,正跃出水面,奔向头顶的那朵粉色荷花。另一张照片上,那条鱼已经得嘴,一瓣花朵衔在唇边,正欲沉入水中。开眼界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吃荷花的鱼。
我决定蹲守一下。
和他们一样,大清早太阳还没出来,我就把三脚架支在荷塘边,对着那几朵贴近水面的荷花,等待着阳光和鱼,如果运气好,也许就会抓拍到一幅完美的作品呢。
盯着取景器,我慢慢地等着鱼跃出水面咬上花瓣的那一刻。
为了有一张“镇得住”的照片,我有的是时间和耐心。
我是一条鱼。
什么。
岸上架起的一排排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这个小小的池塘。我知道,他们在等荷花?不。年年岁岁花相似,他们已经对那些花失去了兴趣,他们等的是我们。我记得我说过,我们偶尔会调皮一下,会比赛,就是比看谁跳出去能吃到花瓣,他们等的就是这个。我们一跃出水,那些“炮口”就会齐刷刷地“咔咔咔咔咔咔……”
我告诉他们,别急。看谁能耗过谁,反正我们在水里,有的吃有的玩,让他们慢慢等去吧。
我不是一条鱼。
但我此刻有些恨那些鱼。连着七八天了,我的耐心快耗尽了,还没有一条鱼跳出来,别说拍了,连看我都没看到。荷花深处,倒是听到有鱼们跳出水面弄出来的动静。
太热了。那些聒噪的蝉们拼了老命在叫,好多人已经收拾设备准备撤了,我也打算走。
电话响了,一个熟悉的号码。他问我,在哪儿?我说,在钓鱼。他说,发个位置,我马上去。我赶紧告诉他,没在钓鱼,在拍鱼,等着鱼吃荷花呢。他说,鱼会吃荷花?我不信。
很快,他就来了。
我们席地坐在一棵树下,我给他说了鱼戏莲,是真的,我在等那个惊艳时刻。他看了看我的设备,又看了看别人的。他笑道,哥,你这装备不行啊,入门级的。我说,就是玩儿。
过了几天,他又打电话,说给我捎了一份土特产。土特产?他老家离我老家不过三十里,他的土特产还能比我多娘种的更土更特?我说,不用了,家里人少,吃不了多少。但他还是送来了,一个大纸箱,箱子上真的写着山珍特产。我压根儿不会相信。打开,果然是一个硕大的照相机镜头,佳能,六百变焦。
我立马封上,打电话让他拿走。他说,哥,就一个镜头,不值几个钱。我咨询过了,想拍那种鱼戏莲,得用这种设备,你那个是拍不到的。我说,你再不拿走,我就把箱子放你公司门卫室了。
我是一条鱼。
那个老头儿太执着了。最近每个大清早都来,在众多的长“枪”短“炮”中,支起他寒酸的相机,跟他们一样耐心地等着。
嗨,看在他这么大年纪的份儿上,我就跳一下,给他表演一下,能不能拍到,就是他的事了。
我不是一条鱼。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我等到了。我盯着取景器,手一直放在快门上。看到一条青色的大鱼在水中绕着一朵花盘旋,我就觉得可能有戏。
果然,那条鱼好像知道我做好了准备,它晃了晃尾巴,一跃而起,嘴巴大张,咬住一片花瓣,又一个甩尾,那片花瓣就被它衔在嘴里,然后和它一起沉入水中。
从出水到入水,不过短短的一两秒钟。我全部拍了下来。
等那些长“枪”短“炮”们听到动静,调整相机,去摁快门,那条鱼已经完成了它的全部动作。我给他发信息,说我拍到了鱼戏莲,就用我的破设备。这么久了,那条鱼终究还是没忍住。忍不住,就会有被拍到的可能。
他没回我。
(有删改)
材料一:
唐姚、宋并称,而议者多优宋而劣姚,余谓不然。夫仡仡矜矜,万仞壁立,立于朝,使百辟消其邪心,此臣道之如山者也。宋璟是也。静深有谋,涵盖一切,“惟几也能成天下之务”,此臣道之如海者也。姚崇是也。然而山虽高,蛟龙不居;海虽浑,变化不测。余故曰崇胜也。
夫人主之愎谏而昵小人者,情也。所贵为大臣者,不逆其情,而善诱之以归于道。不必有排斥小人之迹,而能使之与人主日疏。崇之对幸东都① , 与其黜姜皎、罢魏知古者,皆璟之所不屑为,而亦璟之所不能为者也。吾尝谓天宝之祸,宋璟在犹可忧,而姚崇在则无虑。何也?彼明皇者,英主也。其畏璟而爱崇也,素矣。源乾曜奏事称旨,必曰姚崇之谋;不合,则曰何不与姚崇议之。自崇死,而天下无如崇者,李林甫始得以才见用。然临轩之礼② , 卒不相假者,终知林甫之非崇也。知其非崇而必用之者,太平日久而乐用才臣以自暇自逸,则姑任之为快。而张九龄者,宋璟俦也,有其道无其术,道不合则争,争不得则去。九龄去而天下无争之者,李林甫始得以才见用。使其时有若崇者,为之内娱主意于所甚安,而阴以计挤小人于外,则终玄宗之世,林甫不得专政,而禄山不得入宫矣。
(节选自袁枚《姚崇宋璟论》)
材料二:
春,正月癸卯,太庙四室坏,上素服避正殿。时上将幸东都,以问宋璟、苏,对曰:“陛下三年之制未终遽尔行幸恐未契天心灾异为戒。愿且停车驾。”又问姚崇,对曰:“太庙屋材,皆苻坚时物,岁久朽腐而坏,适与行期相会,何足异也!且王者以四海为家,陛下以关中不稔幸东都,百司供拟已备,不可失信,但应迁神主于太极殿,更修太庙,如期自行耳。”上大喜,从之,赐崇绢二百匹。己酉,上行享礼于太极殿,命姚崇五日一朝,仍入閤供奉,恩礼更厚,有大政辄访焉。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
【注】①东都:唐代指洛阳。②临轩之礼:出自《资治通鉴》中“(姚、宋)二人每进见,上辄为之起,去则临轩送之”。
陛下三年A之制B未终C遽尔D行幸E恐未契F天心G灾异H为戒。
①所贵为大臣者,不逆其情,而善诱之以归于道。
②九龄去而天下无争之者,李林甫始得以才见用。
夏夜
孔平仲
小雨初收深夜凉,杖藜徐步立回塘。
一天星月清人意,四面芙蕖遗我香。
大隐尝闻在朝市,昔人何必濯沧浪。
应官①粗了心无事,便是逍遥物外乡。
【注】①应官:当官。
饭桌上通常少不了一碗酱,这酱都是自己家做的。每年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一过,家庭主妇们煮熟了黄豆,把它捣碎,等它凉透了,再把它们揉捏成砖头的形状,用报纸一层又一层地裹了,放置起来。到了清明之后,自然风干了,将酱块身上已经脆了的报纸撕下来,把酱块掰开,放到酱缸里,兑上水和盐,酱就开始了发酵的过程。酱缸放在阳光充足的窗跟前或者菜园的中央。用不了多久,酱就由浅黄变为乳黄直至金黄 , 并且自然地把酱汁调和均匀了,香味隐约飘了出来,一些贪馋的人受不了它的诱惑,未等它充分发酵好,就盛着它吃了。
酱缸像小孩子一样需要精心呵护。它讨厌蚊虫,因此脸上总是蒙着一层白纱布,防止蚊虫飞进去,弄脏了它;它喜欢晒太阳,似乎还很害痒,要经常用一个木耙子捣一捣,把白醭撇出去;它惧怕雨水,所以身旁通常放着一块玻璃,一看雨要来了,就给它盖上去。我就很心疼家中的酱缸,一听到雷声隆隆地响起,会一路飞奔回家。酱没被淋着,我却会在返回的路上被雨水打湿。我最钟情的酱,是炸鱼酱。鱼来自草甸子中的水泡子。父亲用一根柳条杆为我做了杆鱼竿,虽然它不直溜,但钓起鱼来却不含糊。水泡子中的鱼都是小鱼。我钓回来的鱼,基本都是把它连着骨头剁成泥,舀上一碗黄酱,炸鱼酱吃了。
学习逻辑有助于准确地表达思维和严密地展开论证。有人说,不学习逻辑也能有逻辑地进行思考,照样写出好文章。的确,人不是先学了逻辑才会思考的,正如不是先学了语法才会说话一样。但是, ① , 不学习逻辑起码有两点问题,一是遇到不合逻辑的话或文章,不能做出逻辑分析;二是对自己所写文章中的逻辑错误不能及时发现,更不能从逻辑上分析出错误原因。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例子,如“这个厂的领导很重视思想工作,在领导班子中没有人不认为政治思想工作不重要”,这句话中“没有人不认为政治思想工作不重要”是三重否定判断,实际意思是“ ② ”,与前一句“重视思想工作”相矛盾。再如,“科技人员都应学外语,我不是科技人员,所以我不必学外语”,这是一个错误的推理,违反了三段论的推理规则。又如著名的“濠梁之辩”,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使用诡辩术,把惠施说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中的异类不可以相知、相比的“子”与“鱼”偷换成了“子”与“我”,违反了在一个论辩过程中“论题必须同一”的同一律要求。
当前,“新技术”“新产业”“新质生产力”高速发展迭代,在万象更新的时代,也不能随意丢掉“旧”的东西。新与旧共同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与进步。
以上材料给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