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武汉市5G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4-08-02 浏览次数:3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他们美不美。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

    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把美的东西当成美。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从美的东西概括出来美的概念来。

    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匹漂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来回答“什么是美”。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说他所要探讨的,不是“什么东西是最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那件事物成为美。”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感叹地说:“美是难的。”

    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他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

    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例如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糖罐的美。美的东西千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不能相互等同。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是唐诗的美,也是各异其趣,迥不相同。美是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但它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东西。

    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者变成另外的一种美。例如西湖,当晴光潋滟或是山雨空蒙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而当杜甫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雨,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随着它与人的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

    第三,美的东西不仅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艺术,无不有美的东西存在,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你要把美说成是一种东西,当然不可能。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

    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呢?谈到味,它有酸甜苦辣;谈到色,它有红黄蓝白;谈到声,它有清浊高低。凡此,都是一定的物质因素构成的,它们都表现为某种物质的东西,但是美却不然,你能说美是由哪些物质的因素构成的呢?你只能说,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例如美必须和味、色、声发生联系,但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色外之色、声外之声。这样,你又怎么能够用某种固定的东西,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呢?

    美不是美的东西,它是什么呢?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

    (摘编自蒋孔阳《美和美的东西》)

    材料二:

    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欧拉善用简洁的函数表达真理,欧拉公式至今仍被认为是最具美感、最有魅力的公式之一。他还曾写下《音乐新理论的尝试》,将数学与艺术美结合在一起。这位天才给后人有益的启示:探究真理的动力中饱含着对美的追求,科学之美可诱发出科学家无限的创造力。

    尽管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阐述大多是零散的、即兴的,但不难看出他们对科学之美的肯定和重视。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罗素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中“读出音乐般的美妙”,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从达尔文《物种起源》中“见出生物世界无与伦比的统一之美”。科学家杨振宁则用高适在《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反粒子理论带来的精神震撼。他还以虹与霓为例描述科学之美:小时候看虹和霓,被极美的表面现象所吸引,长大懂得测量后发现这种现象的物理原因,体会到了一种极深层的理论架构的美。

    在这些大科学家眼里,科学美是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是人们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超越感,是从科学和谐统一的思想中产生的愉悦自由的心理体验,是促使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的重要原动力。

    科学美还包括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不少科学家在科学创造过程中最初的选择,往往是依靠审美直觉来完成的。比如狄拉克的“单磁核”假说,就是从磁与电共有的对称美中获得启示,后来被实验证实;物理学家卢瑟福探索原子结构时有种直觉,感到原子核是一颗“小太阳”;哥白尼在观察太阳系运动时这样描述“太阳乘坐宝座率领着它周围的行星家族”。正是这些审美想象,启发了科学家的灵感,引导着他们前往成功的彼岸。

    反观我们的现实,科学美却被有意无意地冷落甚至剥夺,近乎一件奢侈品。备受推崇的奥林匹克竞赛,已异化为机械的题海战术,孩子们很难在大量做题中享受数学的韵律之美。在科研领域,不少人急功近利,失去了探寻更高层次的科学美的机会。

    正如但丁所说,美是真理的光辉。漠视科学的美感,就很难探寻到真理的内核。在教育中,如果先让孩子欣赏“虹与霓”的现象美,再引导他们去探究背后的科学原理,是否更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在科研中,少一些功利、多一份对美的追寻之心,把单调枯燥的实验变成美的探险,或许更容易到达真理的彼岸。在科普活动中,多一些日升月落、星辰闪耀、遥望火箭腾空而起的美感体验,可能会让不从事科学活动的普通人更加崇尚自然、走近科学。科学本来就是美的,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应是充满新奇体验的美的旅程。

    (摘编自《发明与创新》)

    1. (1) 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味外之味”的第一个“味”是指人品尝到的味道,第二个“味”是指超越于具体味道之上的事物的美。 B . 材料一说美的东西都各有其美,不能用以相互说明。这和我们欣赏诗词时,不能用“纤云弄巧”的婉约美去衡量“乱石穿空”的豪放美是一致的。 C . 材料一中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通过探讨,最终解决了“美是什么”的问题。 D .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美”这个话题展开,但前者意在分析“美”的概念,后者重在强调“美”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狄拉克的反粒子理论具有唐诗“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般的境界。 B . 欧拉的《音乐新理论的尝试》以数学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呈现了科学美。 C . 只有在科普活动中多一些日升月落之类的美感体验,才能让不从事科学活动的普通人更加崇尚自然,走近科学。 D . 奥林匹克竞赛机械的题海战术使孩子们很难享受数学的韵律之美,也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力。
    3.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采用递进式的结构论证,先提出论点“美”和“美的东西”不能混为一谈,再从四个方面阐述二者不同,最后总结归纳。 B . 材料一多用例证法,将“美不是美的东西”的相关抽象表述具体化,让读者易于理解的同时也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 C . 材料二论证中正反对照,有力地论证了“对科学之美的追求能诱发创造力,有助于探寻到真理的内核”的观点。 D . 材料二第三段运用排比,表述了科学美的本质、主客体表现形式和对科学发现的作用,既论述全面,也强调了科学美的重大意义。
    4. (4) 两则材料在论证过程中均引用了唐诗,请简析其作用。
    5. (5) 在古诗文学习研讨中,甲同学说:“我发现同是写草木,‘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在陶渊明眼中就是美景,而‘寒烟衰草凝绿’却让王安石产生了古今兴衰之叹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乙同学说:“我觉得这几句诗词都太美了,让我感动!”请结合材料一的原理,对两位同学的发言做简要分析。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鉴赏家

    汪曾祺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什么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亲家一样了……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卖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作“黄金坠儿”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橡。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

    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

    叶三五十岁整生日,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

    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

    季四太爷即季陶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

    叶三真是为了季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

    季陶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

    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

    季陶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须通报,一来就是半天。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志,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阿谀谄媚。

    季陶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

    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陶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

    叶三大多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

    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

    叶三说:“紫藤里有风。”

    “唔!你怎么知道?”

    “花是乱的。”

    “对极了!”

    季陶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乱。

    季陶民最爱画荷花。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陶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

    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

    “不对?”

    “‘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

    “是吗?我头一回听见!”

    季陶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

    红花莲子白花藕,

    果贩叶三是我师。

    惭愧画家少见识,

    为君破例著胭脂。

    季陶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有时季陶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一张也不卖!”

    十多年过去了。季陶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

    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不卖。”

    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客人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喔!喔!真好!真是神品!”

    客人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

    叶三说:“不卖。”

    客人只好怅然而去。叶三死了。

    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在棺材里,埋了。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八日(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塑造的叶三为人勤快,诚实守信,阅历丰富,对绘画艺术有热情。如果不卖果子而去当一个画家,可能也会很出色。 B . 季陶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且很少应酬,但对叶三另眼相看,体现出他率性而为的名士风范,也衬托出叶三的鉴赏功力和真诚态度。 C . 叶三能看出季陶民所画墨荷不妥,不仅与其果贩的身份相符合,也体现出他敏锐的观察力与独到的鉴赏力。 D . 本文为读者展现了叶三和季陶民的友谊,而结尾处季陶民的画和叶三一起被埋,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带有浓厚的悲剧意味。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情节和结构看,很难在作品中找到一般小说那种清晰的线索、强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甚至很难概括出一个故事梗概,颇有散文的特征。 B . 本文第二段按照时序用各色水果勾勒出了一幅当地的四季风物图,表现出适意、淳朴的生活,也暗含“风俗即人”的理念。 C . 写季陶民“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看似闲笔,却与叶三送果的情节相呼应,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 . 本文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只择取叶三卖果赏画等零散片段,以舒缓的笔触还原生活细节,体现汪曾祺淡而有味的创作风格。
    3. (3) 文章开篇先写叶三卖果,似与“鉴赏家”无关,请简要分析作者如此行文的妙处。
    4. (4) 汪曾祺曾说:“我想把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真实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别人,使人们的心得到滋润,从而提高对生活的信念。”请从人物美、人情美两个角度中任选一角度,探究你从本文感悟到的“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有删改)

    材料二: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将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等候)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有删改)

    1. (1)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把断句处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民望之A若大旱B之C望云霓也D归市者E不止F耕者G不变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与“刑人如恐不胜”中的“胜”意思相同。 B .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与“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中的“罪”意思相同。 C . “汤是也”与“是罔民也”中的“是”意思相同。 D . “徯我后,后来其苏”与“曾皙后”中的“后”意思不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面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孟子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条措施。他认为发展生产并使百姓安居乐业是行王道的根本。 B . 孟子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的事实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劝国君仁爱百姓方能使百姓归附。 C . 齐国攻打燕国,占领了燕国之后,却要面对一些诸侯联合抗齐的局面,齐宣王于是向孟子询问破解之法,孟子提出仁政思想。 D . 孟子认为各国诸侯本来就害怕齐国的强大。如今齐国战胜了燕国,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国力,因此不用担心各国诸侯的反应。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5. (5) 孟子的论辩具有怎样的艺术特点?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 4.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黄州

    陆游

    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

    【注释】①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陆游44岁,任四川夔州通判,次年他沿江前往赴任,于八月间到达黄州。②齐优:取悦于人的优伶。

    1. (1) 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叙述了诗人来到黄州,看见前代遗迹,不禁感慨时事艰危,身不由己。 B . 颔联采用借景抒情和拟人手法,表达了对时光流逝,自己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 C . “万里羁愁添白发”和杜甫的“艰难苦恨繁霜鬓”抒情委婉含蓄,可谓异曲同工。 D . 陆游的爱国诗篇或高亢激昂,一泻千里;或悲痛深沉,哀婉悱恻。本诗属于后者。
    2. (2) 同是南宋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慨“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而陆游则在本诗中慨叹“生子何须似孙仲谋”。请结合诗句分析二人所抒发情感的异同。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冉有表示,治理一个小国,他用三年时间,“”;至于礼乐教化则“”。
    2. (2) 《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化用杜牧的“台城曲”,再现陈后主亡国悲剧,而其后统治者不以此为鉴,相继覆亡的诗句是:
    3. (3) 杜甫《登岳阳楼》中逼真描写出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可以和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相媲美的诗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4高一下·武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是村庄,也只不过几间破旧的房屋,一群羊,几头牛,一个人而已。路两边是过膝的荒草,枯黄的叶子和干瘪的草穗上面还染着星星点点的残雪,很容易让人想起那些斑白的须发。路的右边是一道狭长沟坎。沟坎的这边是边缘宽宽窄窄的围栏。粗粗细细长长短短的木棍穿插在一起,将一群羊围在里边。说是围栏,其实只不过是圈出了一个范围而已。围栏的许多木棍早已经腐朽的腐朽、断裂的断裂,这里少一根,那里缺一根,露出许多大大小小的窟窿来。几只小羊羔就从窟窿里钻出来,跑到沟坎上面的牛圈里、主人的屋子里,玩够了,再回到围栏里去。老羊们看着小羊羔出出进进,默不作声,在围栏里站着或卧着,不停咀嚼。或许它们知道,在这旷野里,不管围栏里还是围栏外,都没有什么不同,撒出去,又能去哪里呢?视野之内,这里是唯一的人家。它们不停咀嚼 , 在围栏里面咀嚼着一个又一个漫长的日子。

    1. (1)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可以写成“围栏的许多木棍早已经腐朽断裂,这里那里少一根,露出许多大小的窟窿来”,语义基本相同,为什么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 (2) 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3. (3) 第一段最后一句中加点的词语“咀嚼”先后出现两次,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 7. (2024高一下·武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零添加”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消费者认为,     A    。然而,“零添加”并非事实。因为,现代社会的食品都要经过生产、收获、转运、储存和加工等复杂流程,能进到人们的餐桌并吃到嘴里,或多或少含有添加剂。其实,衡量食物的营养、安全和美味并非只有纯天然一个标准。食品生产和加工一大目的,是让食品营养充分发挥价值。有部分不法厂商把并非食品添加剂的物质添加到食品中,才让食品添加剂声名狼藉。

    今天,①全世界的食品添加剂已经有2.5万种,②可谓五花八门,③因而中国只批准了2000多种,④不到十分之一。⑤这些食品添加剂有些目的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⑥不用反而不行。⑦例如,香肠和腊肉会使用一点亚硝酸盐以防腐,⑧其作用主要是克制肉毒杆菌生长繁殖。⑨肉毒杆菌可以产生肉毒素,毒性强于砒霜。显然,在肉类加工中使用一点亚硝酸盐是合理的,否则,会产生肉毒素,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在某些情况下,有些厂家已经是在故弄玄虚了,把有些并不需要使用防腐剂的食品成“零添加”,如腌渍食品(高盐)等。

    因此,    B      , 首先看食品成分和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剂量,不要被“零添加”轻易忽悠。

    1. (1) 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文中第二段加序号的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周瑜

    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宋·陆游

    上述两则名言,给予当代青年极其宝贵的启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该如何处理好“功名”与“道义”的关系?请以“功名与道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