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②奴隶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③采用休耕、轮作、选种等技术
④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①标志着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被冲破
②决定了世界人民争取独立解放的最终命运
③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借鉴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直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全国GDP总量 | 人均GDP | 货物进出口总额 | |
1978年 | 0.37万亿元 | 381元 | 355亿元 |
2022年 | 121万亿元 | 85698元 | 突破40万亿元 |
注: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11位,2010年至2022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2022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再创历史新高,已连续6年居世界首位。这表明,改革开放是( )
①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②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动力
④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资本主义工商业: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 |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
①意味着在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②实现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飞跃
④表明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①是对当今时代之问、世界之问和人民之问的全面回答
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的根本力量
③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④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我国比现在大为发展,大为富,大为强……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毛泽东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习近平 |
以上论述共同反映出( )
①实现共同富裕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内在要求
②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经历长期奋斗
③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④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大道不移的为民情怀
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
②决定了我国要分两步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③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
④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②为政之道,以厚民生为本
③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④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①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庐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④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①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②引导民营企业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③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④营造各种市场主体平等使用资源要素的市场环境
①药品降价降低用药成本
②提高社会医疗保障水平
③我国经济发展稳步向好
④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①根本目的在于最大化利用社区公共空间
②能够解决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
③表明我国政府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④有利于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质
①是适应我国基本国情,顺势而为的重要举措
②能增进老年人福祉,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
③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④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赛道,实现经济高速发展
①分析地区比较优势→推动产业合理布局→形成产业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②评估环境承载能力→利用资源要素禀赋→实现产业供应链完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③分析资源要素禀赋→推动区域合理分工→实现产业供应链畅通→助力经济结构优化
④布局产业供应链分工→评估环境承载能力→实现地区产业集聚→助力经济结构优化
①旨在消除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
②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
③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④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①确保了该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②践行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③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解决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①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③畅通城乡要素流通,消除城乡发展差距
④把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①引进先进技术、促成贸易及投资对接
②提升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③倒逼国内相关产业提升市场竞争力
④推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
⑤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完全同步
③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④财产性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
①有利于多渠道增加医务人员的财产性收入
②有利于提高医院职工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③是对建立符合事业单位行业特点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探索
④有利于健全公立医院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①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
②完善提低调中扩高的分配格局
③增加劳动收入减少财产性收入
④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爱国是青春最鲜亮的底色,奋斗是青春最美丽的注脚。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夯实爱国的厚度,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作为新时代爱国主义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如何答好爱国这一青春之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断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的理论总结,也是基于新时代实践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经验的理论升华,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结合材料,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知识,分析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积极意义。
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某同学应邀参加“一带一路”国际青年论坛交流活动,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撰写一份发言稿。
资料卡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实践不断推进、成果不断积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截止2023年6月底,中国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经贸、金融等领域,发展带动效应显著。 站在新的起点上,迎接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充分彰显了以实际行动推动共同发展、同各国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的大国担当。 |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中关于“对外开放”的知识,围绕“开放的中国”的主题,帮助该同学写一份发言稿。要求:①围绕主题,简明扼要,内在逻辑一致;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字数200字左右。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以数字化转型整体带动生产、生活方式。
2023年10月25日,国家数据局在北京正式挂牌。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超市购物、旅游出行、餐饮消费,人们已经习惯了数字化生活模式。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各类研发企业不断涌现,新的数字技术和数字产品层出不穷。数字经济在赋能第二、三产业的同时,也大力赋能传统的第一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让全体人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的红利。
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
材料一 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在不断完善和进步。
材料二 截至2022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5亿人,同比增加2430万人,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4亿人、2.9亿人;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3.68亿人,覆盖96.8%人口⋯⋯经过不懈努力,我国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在内,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是如何不断完善,实现社会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