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生 花生壳,圆又长, 两头相隔十几丈, 五百个人抬起来, 我们坐上游东海。 | 大白薯 社里白薯长得大, 人人见了笑哈哈。 要问白薯多么大, 火车才能拉动它。 |
材料一
1950年,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硬是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第二年种上花生和棉花,当年喜获丰收。梅家村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胡绳《大连土地改革运动》
材料二
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情况
第一批 | 1950年冬到1951年春,在1.2亿农村人口地区进行 |
第二批 | 1951年冬至1952年春,在1.1亿农业人口地区进行 |
第三批 | 1952年冬到1953年春,在3000多万农业人口地区进行 |
——摘编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数据是经济发展状况的最好说明。
材料一
1952年与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 国营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个体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1952年 | 19.1 | 1.5 | 0.7 | 71.8 | 6.9 |
1956年 | 32.2 | 53.4 | 7.3 | 7.1 | 趋于零 |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
中国粮食产量统计表(部分年份)
年份 | 1952年 | 1957年 | 1958年 | 1959年 | 1961年 | 1962年 | 1984年 | 1990年 |
总产量(万吨) | 16392 | 19595 | 20000 | 17000 | 14750 | 16000 | 40712 | 43500 |
——《中国统计年数据库》
一九五八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一 197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仅有3500多亿元,以当年的9.6亿国人计算,平均到每人每天还不到一块钱。布票、粮票、油票、自行车票……各种生活必需品的票证是当时短缺经济的生动写实。街面上整齐划一的蓝白灰着装,更反映出人们物质生活的匮乏。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材料二那时候,从国际范围来看,也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利机会:许多西方国家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产业结构正处于大调整的过程中,许多生产设备和资金闲置,市场萎缩,需要寻求出路,愿意同新中国打交道: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利用发达国家产业调整的机会,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加快经济发展,引起全世界的注意,被称为亚洲的“四小龙”。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阶段 | 内容 | 特征 |
防御型现代化(1860-1911年) | 物质现代化的起步 | 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开端,中国的社会变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政治现代化的尝试 | ||
自觉型现代化(1911-1949年) | 孙中山关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构想 | 这一时期的现代化是被延误的、局部的、缓慢发展的现代化。 |
思想上现代化意识的觉醒与不断发展 | ||
中国式现代化(1949年至今) | 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 | 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开启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努力,探索出超越西方现代化和苏联现代化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从“落后于时代”到“引领时代”的发展。 |
“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提出与发展 | ||
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与拓展 |
——整理自《中国式现代化生成的历史逻辑研究》
请围绕“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任选角度,自拟标题,综合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