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甲、乙,分别将B、A面与同一水平地面接触,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小块地垫,根据原理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2)小智发现完成甲、乙两次实验测得的滑动摩擦力都很小,比较不出A、B两个面的防滑性,于是又找来一个铁块,在原水平地面上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通过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发现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3)为了完成探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丙图实验的基础上小智只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2.2N,通过与丙图实验测得的滑动摩擦力相比,选择地垫(填“A”或“B”)面铺在地面上,能更有效地防止地垫在地面上滑动。
(1)把U形管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液体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表示探头处液体压强的大小,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
(2)通过图乙、丙所示的两次实验得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通过图乙、丁所示的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3)小明在图丁所示的实验中保持探头位置不变,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他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于是得出“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的结论。他的结论是(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原因是。
(1)橡皮泥做成长方体平放于木板上方,把包扎带剪出两段,并将两段包扎带分别绕在橡皮泥上,且在包扎带下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如图所示。小希同学是通过观察橡皮泥的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通过观察对比可以得出结论:;
(2)小希同学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将橡皮泥恢复原状,把包扎带撕成宽度的两段,两包扎带下方挂数量的钩码进行实验。(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①车滑行的距离与车速有关。
②车滑行的距离与路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猜想①探究方案:用圆柱形的玻璃瓶模拟车轮滚动,把一个玻璃瓶分别放在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h,让它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它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s,记录
如表:
次数 | h/cm | s/cm |
1 | 5 | 25 |
2 | 7 | 32 |
3 | 10 | 45 |
(1)根据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利用上述圆柱形玻璃瓶探究猜想②时,需要控制相同。请你帮小红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1)所选器材:;
(2)实验步骤;;
(3)实验结论:。
万有引力
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以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如图所示,任意两个物体间都有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相互吸引的力,这种力叫万有引力,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中心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组成和中间质种类无关,万有引力的计算公式为 , 其中F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k表示万有引力常量,m1表示物体1的质量,m2表示物体2的质量,r表示两个物体中心之间的距离。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使地球不能离开太阳,地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使物体不能离开地球,要离开地球,必须借助运载火箭发射。2020年11月,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童年12月3日,在反推发动机和着陆器缓冲的“保驾护航”下,0.7吨重的“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预选着陆区。地球上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万有引力的表现,重力大小几乎等于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跟地球一样,在其他所有星球上,物体也会受到星球对它的吸引力。如果我们把这些力也叫重力的话,那么,物体在某星球上受到的重力不仅跟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还跟该星球的质量、半径等因素有关,不同的星球质量和半径各不相同,所以,同一个物体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并不相同。
(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你与同桌之间(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相互吸引的力。
(2)下列现象的成因,与万有引力无关的是。
A.月球绕地球运动而不能飞离地球 B.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地而腾空而起
C.八大行星绕太阳运动而不能飞离太阳 D.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
(3)“嫦娥五号”探测器由地球飞向月球的过程中,月球对探测器的引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海王星是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行星,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7倍,直径约为地球的4倍,则同一个物体在海王星上受到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1)该飞机在水平地面静止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m2 , 求地面受到的压强。
(2)若飞机在水面匀速直线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3.8×104N,求发动机提供的总推力。
(1)水对鱼缸底部的压力是多少?
(2)鱼缸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