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6年崔融《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 | “仗义当责”“忘躯济厄”、“制礼作乐”、“返朴还淳”,使“四海幕化”、“九夷禀朔”。 |
南宋朱熹《通鉴纲目》 | “乘唐中衰,攘窃神器,任用酷吏,屠害宗支,毒流缙绅,其祸惨矣!” |
1929年振之《我国女权运动者武曌》 | 她冲破男性为主导的社会束缚,成为一代女皇,对于唐代整个女性意识的复苏和地位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 |
材料
图一 宋朝 嵩阳学院 | |
书院萌芽于唐末,起初是官办。在宋朝,朝廷 支持私人学院,庶族地主、士人们纷纷建书院 或讲学。书院教学以儒家经典为主,主讲者大 都是学识渊博的经师大儒,优秀学员能步入仕 途。这一时期以江浙数量最多,其中江西有 54 所,浙江有 164 所。……到清初,书院逐渐“官 学化 ”。清末随着科举被废除书院也渐渐衰落。 | 随着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经济的发展,10 世纪欧洲开始兴起大学。大学最重 要的教学方法是讲授和辩论,课程内容大体分为神学、文艺、法律、医学四 门,学生通过公开答辩考试,就能获得学位,学成毕业的各类人才进入社会 的各行各业。14 世纪开始,欧洲大学分布逐渐由意大利向西南欧、中欧和东 欧其他地区扩展。它们在许多方面体现和反映了人文主义的特征,一些新的 人文主义学科如希腊文、修辞学、文学等有关世俗文化的学科被正式纳入大 学课程,打破了神学在大学中的垄断地位。 |
材料一 大约从1500年起,西方靠殖民掠夺奠定了其“起手优势 ”,又靠对劳动者的剥削压榨进 行原始积累,并且通过不平等贸易强化了其在“世界体系 ”中的支配地位,这是西方现代化的“共 性 ”。 ……除了用时不一样, 中国式现代化还走出了一条与西方现代化迥异的道路, 中国作为一个 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靠自身的努力和创造成功推进和拓展了现代化进程,表现出独立自主、和平 发展、公平正义、可持续等基本特征。
——摘自韩震《中国式现代化打破“现代化=西方化 ”迷思》
材料二 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方面,根植于中华文化, 中国具有爱好和平、促进 发展的历史传统;另一方面,中国近代遭遇西方工业化列强侵略,国家和人民深受其害,不走帝国 主义压迫他国的老路。党中央意识到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流,维护世界和平的 因素正在不断增长,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丁志刚、熊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四重逻辑:基于中西方现代化的比较》
图一 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 | 图二 1919 年巴黎和会 中国外交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据理力争 | 图三 1971 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国获得 76 票的赞成票,其中非洲 26 票,欧洲 23 票,亚洲 19 票…… | 图四 2023 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 作高峰论坛。共有吸引了超过 150 个 国家及众多国际组织参与。 |
结合四则材料,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写成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正
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