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4-07-03 浏览次数: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4七下·新丰期中) 古人这样评价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从中可以看出大运河的走向及直接作用是(    )
    A . 东西走向;巩固了隋朝统治 B . 东西走向;加强了民族融合 C . 南北走向;便利了南北运输 D . 南北走向;促进了中外交流
  • 2. (2024八上·潮阳开学考) 有学者认为:“大批中下层地主阶级士子以及自耕农出身的读书人,由科举考试入仕途,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该学者意在强调科举制( )
    A . 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B . 造成了人们思想僵化 C . 杜绝了藩镇割据的现象 D . 强化了世家大族垄断
  • 3. (2024七下·新丰期中) 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它在位期间,重视农业生产,对农民轻徭薄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唐太宗施政的指导思想是( )
    A . “无为而治” B . 以法治国 C . “兼爱”“非攻” D . 仁政、德治
  • 4. (2024七下·乌拉特前旗期末)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国力空前强大,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十分热闹。这一封建盛世是(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盛世
  • 5. (2024七下·新丰期中) 据记载,筒车“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简,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筒车的好处是( )
    A . 节省人力,利于灌溉 B . 排水泄洪 C . 省时省力,利于耕作 D . 便于开沟
  • 6. (2024七下·新丰期中) 西汉王朝派细君公主与乌孙和亲,随带官属侍从数百人,和亲使团包含各方面人才,这些人的技艺也随之带到乌孙。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派遣上层子弟入长安国子学以习诗书。这表明(    )
    A . 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和亲均是被迫所为 B . 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经济互补 C . 和亲可能促进中原文化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 D . 和亲消除了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贵族的矛盾
  • 7. (2024七下·新丰期中) 唐朝时,一些妇女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弈棋等活动,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
    A . 奢靡享乐之风盛行 B . 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C . 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D . 重武轻文已成潮流
  • 8. (2024七下·福州期末) 日本以唐制为蓝本,推行大化改新;越南、新罗也仿照唐制,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这反映了(   )
    A . 中华文化的辐射与传播 B . 隋唐的统治基础扩大 C . 陆上丝绸之路交流频繁 D . 亚洲国家发展较均衡
  • 9. (2024七下·新丰期中) 唐朝的对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大进”指唐朝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兼收并蓄;“大出”指唐朝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下列属于唐朝“大出”的史实是( )
    A . 鉴真东渡日本 B . 玄类西行天竺 C . 册封回纥首领 D . 文成公主入藏
  • 10. (2024七下·新丰期中) “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直接导致了( )
    A . 唐朝强盛 B . 北宋建立 C . 唐朝灭亡 D . 安史之乱
  • 11. (2024七下·新丰期中) 五代乱世“视人命如草芥,动以族诛为事”“藩帅劫财之风甚于盗贼,抢夺枉杀,无复人理”。材料主要反映了五代时期(    )
    A . 阶级矛盾尖锐 B . 流民问题严重 C . 藩镇危害民众 D . 官员贿赂成风
  • 12. (2024七下·新丰期中) 北宋建立后,创立更戍法,规定禁军由京师轮流派往各地驻防,更戍的地点和换防期限都不相同,并制定铜符、木契等调兵制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官员相互监督 B . 加强中央集权 C . 军权收归中央 D . 剥夺地方权力
  • 13. (2024七下·长乐期末) 史载,宋代帝王“日阅三卷”,以至乡童“朝诵暮弦”,时人甚至说:“人生至乐无如读书”。由此可见,宋代(    )
    A . 崇文风气成为社会时尚 B . 儒家思想开始受到推崇 C . 地方治理重在文化教育 D . 国家教育体制十分完备
  • 14. (2024七下·新丰期中)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图示反映的是10世纪-12世纪时期,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②①③④ B . ②④③① C . ②③④① D . ②③①④
  • 15. (2024七下·新丰期中) 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宋金议和的签订,对宋朝来说,都是屈辱性的和议,下列选项中关于三份议和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少数民族政权都归顺宋朝 B . 都是在宋朝战败的情况下签订的 C . 宋朝都要给少数民族政权岁币 D . 和议中都划定了双方的边界线
  • 16. (2024七下·新丰期中) 历史上,南宋和金达成和议,宋金形成对峙局面,双方以( )为分界线。
    A . 淮水至函谷关一线 B . 黄河至娘子关一线 C . 淮水至大散关一线 D . 黄河至大散关一线
  • 17. (2024七下·新丰期中) 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把杭州作汴州”的是( )
    A . 南下灭宋的女真人 B . 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北宋统治者 C . 被金和北宋共同夹击的辽国人 D . 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
  • 18. (2024七下·新丰期中) 如图为中国古代人口分布变化图,从中可以反映出( )
    A . 黄河流域的人口数量持续下降 B . 区域人口比例呈现“南增北减”趋势 C .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 . 北方战乱,南方安定
  • 19. (2024七下·泸县期末) 唐代长安城的规划体现了天子的绝对权威,城市建筑的条理和规整是国家法律和公共秩序的具体表现。宋代东京城的规划设计,土地如何使用是朝廷首先考虑的问题,开设有商铺的街道取代了之前有墙的城坊。从唐到宋都城设计理念的变化体现了(   )
    A . 国家统一的政治追求 B . 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 C . 重农抑商的传统国策 D . 工商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 20. (2024七下·新丰期中) 如图,以图证史是通达史识的一种重要方法。( )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注:图中写有“正店”等字样处,为当时的灯箱广告

    A . 是研究北宋城市生活的一手史料 B . 完整再现了北宋社会的繁荣景象 C . 说明北宋东京城内尚未出现夜市 D . 应与考古材料印证才有史料价值
  • 21. (2024七下·新丰期中) 蒙古族的史学巨著《蒙古秘史》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样的描述:“天空在旋转,都落在征战,老百姓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结束这一局面的历史事件是( )
    A .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B . 蒙古灭西夏和金 C . 忽必烈建立元朝 D . 元灭南宋,统一全国
  • 22. (2024七下·新丰期中) 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据此可以说明( )
    A . 元朝中外交流十分频繁 B . 元朝推行中原地区的制度和文化 C . 元朝民族矛盾比较尖锐 D . 元朝对辽阔疆域进行有效的管理
  • 23. (2024七下·新丰期中) “元代以前各朝代的地方行政体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为弥补这个缺陷,元代实行了(   )
    A . 分封制 B . 行省制度 C . 郡县制 D . 刺史制度
  • 24. (2024六下·莱芜期末)  元朝建立后,在吐蕃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行使行政管理权,由中央机构直接统辖。这一“中央机构”是(    )
    A . 中书省 B . 宣政院 C . 枢密院 D . 御史台
  • 25. (2024七下·新丰期中)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的特点。下列体现豪放风格的宋代词人是( )
    A . 苏轼、关汉卿 B . 李清照、辛弃疾 C . 苏轼、辛弃疾 D . 苏轼、李清照
  • 26. (2024七下·新丰期中) 从早晨开始,百姓穿上新衣,往来拜年,并燃放爆竹。各坊、巷摆设食物、日用品…开设舞场、歌馆,车马交驰,热闹异常。这一场景出现于宋代传统节日中的(   )
    A . 春节 B . 端午节 C . 中秋节 D . 重阳节
  • 27. (2024七下·新丰期中) “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层和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带来了好处…推动着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来。”这主要强调了中国古代印刷术传播的( )
    A . 原因 B . 过程 C . 影响 D . 内容
  • 28. (2024七下·潮州期末) 《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由此可知元朝(    )
    A . 驿站分布广泛,加强了各地联系 B . 丝绸之路畅通,便利贸易往来 C . 鼓励对外贸易,驿站最远达欧洲 D . 实行开放政策,强化边疆管理
  • 29. (2024七下·新丰期中) 历史事实证明,每当各民族团结交融的时候,就是中华文明向前推进的时候。元朝时出现了民族交融的盛况,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
    A . 回族 B . 畏兀儿族 C . 藏族 D . 党项族
  • 30. (2024七下·新丰期中) 下列少数民族首领与民族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
    A . 耶律阿保机——女真族 B . 元昊——党项族 C . 完颜阿骨打——契丹族 D . 忽必烈——藏族
二、综合题(本大题3小题,31题12分,32题16分,33题12分,共40分)
  • 31. (2024七下·新丰期中) 制度创新事关国家长治久安。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

    材料二

    材料三  吾宋制治,有知州,有通判,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唯恐不及。

    ——苏洵《嘉祐集》卷1《审势》

    材料四  各行省的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职掌军权的中央机构)。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写出两点即可)
    2. (2) 材料二反映了古代的什么行政制度?据材料分析该制度的权力运行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宋代在地方设置的监督机构是什么?并分析其目的。
    4. (4) 材料四反映的是什么行政制度?创立于哪一朝代?
  • 32. (2024七下·新丰期中)  唐、宋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广泛的对外交往,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朝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1.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图一、图二中人物的名字及主要事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原因?
    3. (3)  从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33. (2024七下·新丰期中) 劳动者、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作为生产力要素,对经济发展作用巨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西汉-清)人口分布变化

    时间断面

    西汉

    (2年)

    西晋

    (280年)

    唐代

    (742年)

    北宋

    (1102年)

    南宋

    (1208年)

    明代

    (1460年)

    清代

    (1820年)

    南方地区人口占比

    24.04%

    48.11%

    44.24%

    63.42%

    53.98%

    58.33%

    65.97%

    (注:“南方地区”是指淮河—秦岭—西藏自治区北界一线南侧地区。)

    ——摘编自龚胜生等《两千年来中国经济重心变迁的量化分析》

    材料二  宋代南方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改进情况(部分)

    项目

    材料出处

    项目一:

    生产工具

    宋代两浙路使用的曲辕犁非常先进,而且有的还加装了钢刃农具“銐刀”,谓之“开荒銐刀”,用来垦辟荒田。铁搭,是另一种重要农具,“南方农家或乏牛犁,举此斫地,以代耕垦”。

    摘编自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

    项目二:

    水利技术

    宋人在江南,沿海筑海塘,丘陵修中小型水库蓄水,围湖围海,大规模开辟“水利田”。在两浙及江东地区,高地采用设置堰闸等方法引水,低田则采取浚治河渠等手段解决其积水等问题。

    摘编自方健《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之一:农业篇》

    项目三:

    种植技术

    唐以前,江南实行土地轮耕。约唐中期开始,水稻插秧技术推广,土地实现连作。宋代实行稻麦复种技术,即水稻收获后复种冬小麦,农作物实现了一年两熟。

    摘编自韩茂莉《论北方移民所携农业技术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分布变化的总体趋势。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项目,说明其如何促进宋代南方农业发展。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进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其他因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