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2年,法国物理学家阿拉戈和吕萨克发现:当电流通过绕在铁块上的导线时,铁块被磁化。在若干年后,英国发明家威廉·斯特金在前面三位科学家的基础上,发明了电磁铁。
①该装置可用来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大小的关系。
②甲、乙电磁铁的线圈匝数必须相同,否则得出的结论不严谨,原因是.
六位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某电磁学实验(图乙)。
⑴闭合开关,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偏转,说明电路中无感应电流。
⑵经过多次实验,将观察到的现象统计如下表:
⑶①由表可知,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现象在科学上称之为现象。
②对比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
③对比3、4(或5、6)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感应电流的大小与有关。
序号 | 导体AB运动情况 | 灵敏电流计指针情况 |
1 | 上下缓慢运动 | 不偏转 |
2 | 上下快速运动 | 不偏转 |
3 | 水平缓慢向左 | 向右小幅度偏转 |
4 | 水平快速向左 | 向右大幅度偏转 |
5 | 水平缓慢向右 | 向左小幅度偏转 |
6 | 水平快速向右 | 向左大幅度偏转 |
四支小麦胚芽鞘的处理方式 | |||
甲: 不做任何处理 | 乙: 去掉胚芽鞘尖端 | 丙: 胚芽鞘尖端罩上锡箔纸 | 丁: 胚芽鞘尖端下面部分罩上锡箔纸 |
通过对比两组实验,可得出结论: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不在尖端下面部分。
①其他不变,可将控制电路中200Ω的R1换成 ▲ Ω的保护电阻;
②其他不变,可将控制电路中12V的电源电压换成多少V?(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