氕原子 | 氚原子 |
选项 | 结构 | 功能 |
A | 肺泡外布满毛细血管 | 有利气体交换 |
B | 鼻腔能分泌粘液 | 净化吸入的空气 |
C | 叶表皮细胞透明 | 有利于光线透过 |
D | 植物的茎里有导管 | 用来输送有机物 |
材料一: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少数元素如是35.5倍,则是由于实验误差造成的.
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
材料三: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
线圈接线点 | 接线柱1 | 接线柱2 | 接线柱3 | ||||||
实验次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电流表读数/安 | 0.22 | 0.32 | 0.46 | 0.22 | 0.32 | 0.46 | 0.22 | 0.32 | 0.46 |
电流表读数/安 | 0.60 | 1.00 | 1.30 | 0.42 | 0.60 | 0.80 | 0.20 | 0.30 | 0.42 |
方案一: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
方案二:把一片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冷水中,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方案三:取3株具有等量等大叶片的该植物嫩枝,按图丙所示方法处理.
资料一:该草莓大棚内24小时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如图甲
甲
温度(℃)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毫克小时) | 1.75 | 2.50 | 3.15 | 3.85 | 3.50 | 3.00 |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毫克/小时) | 0.75 | 1.00 | 1.60 | 2.25 | 3.00 | 3.50 |
资料二:该草莓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实验结果如上表(其中: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甲 乙
空气湿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湿敏电阻阻值欧 | 410 | 300 | 250 | 200 | 170 | 150 | 100 | 50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