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中考真题】黑龙江省绥化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08 浏览次数:62 类型:中考真卷
一、积累·强化基础(本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 1.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小题。

    ①“我一路向北,离开有你的季节□”《一路向北》的歌声一直在校园的上空回荡着,似乎预示着毕业季的到来。随手拿起拍立得,我们拍了张照片。记得那日,晚霞如橙,令人如痴如醉,晚风吹起我们的发梢。今天,考场外,柳条轻轻飞舞。风一如那日温柔,撩起我的记忆、bō动我的心弦。

    ②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季毕业时。青春的我们,信心满怀,背起行囊,奔向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睿智的我们,满怀理想,点燃青春,挥别昨日,开启一段斩新的人生旅途即使选择了远方,我们就不怕风雨兼程。

    ③如诗如画的青春回忆总是赶不上生命的脚步,烟水迷茫的沧波永远落后于憧憬的丽帆。愿我们的青春岁月如同三月的樱笋,五月的榴锦一般,向阳生长,不负伟大时代,不负美丽韶华。

    1. (1) 给加点字注音,按所给拼音写出汉字。

      途 

    2. (2) 给□处填写正确的标点,找出并改正选文第②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标点:   

    3. (3) 第②段画线句子有语病,请结合语境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4. (4)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记得那日,晚霞如橙,令人如痴如醉 B . 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的,间不容发 C . 互联网时代,“快餐”式阅读方式快速收集了络绎不绝的资讯。 D . 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5. (5) 下列有关语法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风—如那日温柔”中的“温柔”和“烟水迷茫的沧波”中的“迷茫”都是形容词。 B . “背起行囊”“信心满怀”“如诗如画”“轻轻飞舞”四个短语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C .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句子的主干是“尊老爱幼是美德”。 D .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一句中的“在世界桥梁史上”作定语。
二、诗词·陶冶情操(本题共2个小题,共12分)
  • 2.  品读诗词,汲取力量。请将下列表格中的诗词补充完整。

    诗词绘景

    白居易眼中的春景是充满生机的:几处早莺争暖树,①。(《钱塘湖春行》)马致远笔下的秋景是萧瑟苍凉的:②,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诗词寄情

    客路他乡的王湾借“雁”表达强烈的思乡情:③?④。(《次北固山下》)出使边塞的王维借“雁”表达孤寂的情怀;征蓬出汉塞,⑤。(《使至塞上》)

    诗词言志

    陆游屡遭排斥,仍独立不倚,坚持正义,借梅花抒写内心:⑥,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李白面对人生挫折,仍坚定信心,重新鼓起勇气:⑦,⑧。(《〈行路难〉其一》)

  • 3.  赏析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1) 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诗的开头,作者回顾身世,意在暗示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 B . 颔联运用比喻手法: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C . 颈联“惶恐”“零丁”反复出现,渲染作战环境的险恶。 D .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
    2. (2) 请说说尾联运用的抒情方式及表达的情感。
三、综合·学以致用(本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 4. 晓荷文学社在4月23日开展系列研读实践活动,在校园里设立了专题园区,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你来到了“文化园”,迎面是一则倡议书,请你补充倡议内容,并修改一处格式错误。

      倡议书

      各位同学:

      为了给大家营造舒适的游园环境,我们倡导文明游园,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①按照园内工作人员提示有序游园;

      ②爱护园内设施;

      希望同学们能够践行以上倡议,文明游园,快乐体验,收获多多。

      2024年4月23日

      晓荷文学社

    2. (2) 进入园中,志愿者递过来一道题,完成后方可继续游园。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 .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B . 冰雪雕技艺是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减法的艺术”。 C . “久仰”“尊君”“寒舍”等都是古代常见敬辞;“拙作”“赐教”“家君”等都是古代常见的谦辞。 D . 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茶馆》,话剧《四世同堂》《龙须沟》等。
    3. (3) 最后你来到了“水浒园”,导游“鲁智深”接待了你。他请你为“水浒园”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
    4. (4) 接着导游“鲁智深”带你来到一个长廊,他说:“这里都是俺的光辉事迹。你知道这是哪一段吗?”请根据下面选文写出故事名称。

      “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5. (5) “鲁智深”哈哈大笑,说:“你再用两个词夸夸俺吧,俺优点也不少哩。”
四、阅读·浸润心灵(本题共16个小题,共38分)
  • 5.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回答各题。

    [材料一]

    ①日前,一则关于微塑料会伤肝肺的研究登上热搜榜。相关研究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期刊《环境与研究》上。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级的微塑料可能会进入肝细胞和肺细胞并破坏其正常工作机能,从而对器官造成损伤。微塑料可能成为人类健康的又一隐形杀手

    微塑料是一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块状、丝状等形态的塑料碎片和颗粒。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学者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首次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

    ③过去,人们对于微塑料的认识主要体现在环境影响方面。近两年,科学家逐渐发现了微塑料也会损害人体健康。

    ④长期以来,塑料被认为是一种惰性物质。人们认为,微塑料在进入人体后,会经过胃肠道、胆道被排泄出体外。然而,有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小于10微米的微塑料可以穿过细胞膜进入循环系统,并到达其他组织。

    ⑤实际上,肉眼难以分辨的微塑料几乎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南京大学的相关研究就发现常喝瓶装水、吃外卖食品及工作中常遭遇粉尘的人,粪便中的微塑料更多。此外,沐浴露、牙膏、防晒霜等个人护理用品,以及洗衣机洗涤衣服产生的废水等都可能含有微塑料。

    [材料二]

    ①微塑料源于人们使用的大量塑料产品,其中最常见的是用于瓶装水的塑料瓶。塑料瓶的制造材料主要是PET塑料(涤纶树脂)。据推算,全世界平均每分钟会售出100万个塑料瓶,平均每年会售出5000亿个塑料瓶。

    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国和塑料制品生产国。2021年,中国生产了1.1亿吨塑料,进口了3397万吨,生产了塑料制品8000多万吨。同时,中国每年还消费了大约2000亿个塑料饮料瓶。这些塑料瓶最后去了哪里?据统计,大部分废弃塑料瓶都进入了非正规回收渠道。统计表明,全球32%的废弃塑料瓶未被回收利用,最终被遗弃在陆地、河流、海洋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材料三]

    网友声音

    网友A:早餐是用塑料袋装的,中午吃的饭是用塑料盒装的,下午喝的奶茶也是用塑料杯装的。塑料容器成本低,使用方便,用完就扔,也没见造成什么污染。

    网友B:我长年累月喝瓶装矿泉水,也没觉得身体不健康。塑料瓶虽然多,但都被回收了,不会产生污染的。

    1. (1) 下列对文本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中第①段和第②段画线句子分别采用了打比方、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打比方能使说明的内容更科学准确。 B . 根据材料一可知,微塑料是一种惰性物质,它进入人体后最终会被排泄出体外。 C . “微塑料”的概念最早是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被提出的。 D . 根据材料二可知,微塑料源于人们使用的大量塑料产品,其中最常见的是沐浴露、牙膏、防晒霜等个人护理用品。
    2. (2) 请你简要分析材料二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大部分废弃塑料瓶都进入了非正规回收渠道。

    3. (3) 阅读了材料一和材料二,你对材料三中网友的看法是否认同呢?请说明理由。
  • 6. 阅读《以行动开创未来》,回答各题。

    ①中国科学院著名研究员谭垦曾说:“你对什么感兴趣,不是最重要的;你为感兴趣的事情做了什么,这才重要。”这启示我们青年一辈,要以行动将瞬间的感兴趣化为永恒的热爱。

    ②瞬间的感兴趣是找到永恒热爱的基础。如果说永恒的热爱是烟波浩瀚的大海,那瞬间的感兴趣便是指引你前进的灯塔。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瞬间开始,把对地球引力的探索化为永恒的热爱;亚运会最年轻的冠军崔宸曦,第一次见到滑板就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把滑板运动作为自己一生永恒的热爱。他们的事例告诉我们,这诸多感兴趣的瞬间,总有一个会指引我们抵达永恒热爱的彼岸。

    ③让我们抵达热爱彼岸的,最重要的是行动。行动是将瞬间的感兴趣化为永恒热爱的桥梁。谭垦几十年如一日进行科学研究,用行动将其化为自己一生的热爱;樊锦诗把对敦煌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工作作为自己一生的挚爱和无悔的追求,以实际行动书写自己的一腔热忱。[甲]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要以行动助力我们所热爱的事业,用行动将瞬间感兴趣的事化为永恒的热爱。

    ④如果不付诸行动,感兴趣的事情便只会停留在瞬间。[乙]彭端淑《为学》中的那位富僧、心中一直向往南海,可是迟迟没有行动,眼睁睁地看着穷和尚依靠一瓶一钵从南海归来。因为富僧没有行动,所以他的兴趣与理想最终化为泡影。

    ⑤然而,是不是所有感兴趣的事都得做呢?做感兴趣的事是不是一定坚持不变呢?

    ⑥刘祥不是喜欢斗蛐蛐斗鸡吗?这样的兴趣最终导致误国亡身。科学家钱伟长年轻时对文科特别感兴趣、然而,他为救民族危亡毅然弃文从理,学习起了制造飞机大炮的知识,最终成为了力学之父。这些事例告诉我们,做感兴趣的事要合情合理,要顺应时代要求,这样才能有利于国家和民族。

    ⑦习近平总书记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我们青年一代,生逢盛世,应该用行动将瞬间的感兴趣化为永恒的热爱,为祖国繁荣增光,为民族复兴助力、用行动去开创美好的未来。

    1. (1)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引用谭垦的话,既是本文的道理论据,又是中心论点。 B . 第④段从反面进行论证、举富僧的事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 . 第⑤段用“然而”一词转入思辨,使文章陡然有了深度,也使论证更加严密。 D . 本文旨在告诉青年一代,兴趣是行动的前提,行动则是兴趣的桥梁。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把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兴趣化为永恒的热爱。
    2. (2) 下面的事例,放在文中的[甲]处还是[乙]处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明代开国文臣宋濂,从小热爱读书。可是家中贫困买不起书,只好向藏书之家去借,并抄录下来反复学习,即使天气寒冷,也从不间断,后来成为著名的文学家。

    3. (3) 请简述文章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 (4) 读了本文,你打算为你感兴趣的事情做些什么?
  • 7. 阅读《母亲是人生所有问题的答案》,回答各题。

    ①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每一个孩子身上都会打上母亲给予的烙印。母亲是人生所有问题的答案。

    ②东晋名将陶侃出身贫寒,少年丧父,与寡母相依为命。后来陶侃做了一个管理鱼梁(在水中筑堰用于捕鱼的装置)的小官。一天,他把鱼品腌制坊的一罐鱼干托人送给母亲。陶母经年累月吃着粗茶淡饭,面对如此美味的食物和儿子的拳拳孝心,她没有欣然接受,相反忧心忡忡。她把鱼干重新封好,让来人带了回去,并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无益,乃增吾忧也。意思是说,你用官家的东西来孝敬我,对我来说非但无益,相反让我很为你担忧。陶侃看到母亲的信后非常羞愧,从此清白做人,廉洁为官,为后世景仰。

    ③陶母真不愧是一位贤德的母亲。她终日以粗糙的饭菜果腹,面对从天而降的美味佳肴,却没有喜出望外,大快朵颐。相反,她保持了足够的冷静,她清醒地认识到人的贪欲一旦打开缺口,必将如洪水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所以她流露出对儿子深深的忧虑。她的信如当头棒喝,给陶侃敲响了警钟,从此时刻保持警惕,严于律己。

    ④苏轼的母亲程夫人也是一位见识不凡的母亲。苏轼幼年时,程夫人曾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一天,程夫人给苏轼兄弟讲《范滂传》。范滂为官忠贞不阿,最后受到奸党陷害而死,临行前母子诀别。范滂说:“我今天离您而去,请您不要太过悲伤。”母亲含泪说:“你今日有了这样好的名声,我还有什么好悲伤的呢?”

    ⑤故事讲完后,苏轼说:“母亲,我长大了要做范滂那样的人,您允许吗?”程夫人微微一笑:“如果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做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

    ⑥正是因为少年时经常得到母亲的勉励,苏轼不仅从小立下远大志向,而且养成了坚毅豁达的性格,尽管一生历尽磨难,饱尝贬谪之苦,但总能苦中作乐,从容地面对人生的风霜雨雪。

    ⑦作家梁晓声的母亲亦是如此。梁晓声在长篇小说《母亲》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小时候,家里缺粮,饥饿困扰着他们。一天,他拿着布袋到母亲工作的厂子里摘了满满一袋榆钱儿。心想,终于可以填饱肚子了。回家的路上,遇到几个同样饥肠辘辘的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央求说:“给我一点儿吧。”梁晓声紧紧捂着袋子,坚决地说:“不给。”另一个孩子也苦巴巴地请求道:“给我一点儿。”他还是说不给。后来,一个孩子喊道:“抢!”瞬间,五六个小孩围了过来,梁晓声拔足狂奔。他跑得快,后边的人追得更快。最后,榆钱儿被抢光了,连袋子也被抢走了。回到家里,他哭着告诉了母亲。母亲说:“孩子,这事怪你,好东西哪里能独自享用呢?你只要分给每个人一点儿,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⑧我们不得不佩服梁母对人情的练达。梁母的教导影响了儿子,梁晓声后来为人处世总是关怀别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他的作品中充满浓厚的悲悯情怀。

    ⑨名人的母亲能给孩子以人生的指引,作为普通人的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每个人的性格和命运,都能从母亲身上找到遗传密码。民间有一种说法:好女人福泽三代。可见母亲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是多么重要。

    ⑩母亲是人生所有问题的答案。

    1. (1) 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将对应内容补充完整。

      人物

      教子事件

      产生影响

      感悟主题

      陶母

      陶侃从此清白做人,廉洁为官

      讲范滂的故事

      苏轼从小立志,养成坚毅豁达的性格,饱受贬谪之苦也能从容面对人生风雨

      梁母

      教导孩子学会分享

    2. (2) 请从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下列两句任选其一作答)

      ⑴她清醒地认识到人的贪欲一旦打开缺口、必将如洪水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⑵母亲说:“孩子,这事怪你,好东西哪里能独自享用呢?你只要分给每个人一点儿,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3. (3) 母亲在苏轼幼年时的教育,对他的人生态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请结合下列苏轼作品简要分析。(任意联系一句题可)

      链接材料: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②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③何夜元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4. (4) 读完本文、相信你也会想起自己的母亲,请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例,说说母亲给了你哪方面人生的答案。
  • 8. 阅读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节选)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kuài)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与百姓同其劳……使范蠡与大夫拓稽(zhè jī)行成 , 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

    [注释]①会稽:古地名。②成:讲和,和解。③罢:同“疲”,疲惫。④锐:精锐部队。

    1. (1) 选出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 百里奚举于                   愿为鞍马(《木兰诗》) B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C . 勾践伐吴,吴败             三人行,必有我焉(《〈论语〉十二章》) D . 女忘会稽耻邪                 两狼并驱如故(《狼》)
    2. (2) 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探究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开头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又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磨炼的好处,最后总结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 . 成语“卧薪尝胆”出自[乙]文,这个故事恰好印证了[甲]文“生于忧患”的道理。 C . [乙]文中的 “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主要体现了[甲]文的“劳其筋骨”;[乙]文中的“身自耕作、与百姓同其劳”主要体现了[甲]文的“苦其心志”。 D . 两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逆境造就人才。经得起艰苦的磨炼,终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3. (3)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请断两处。

      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

    4. (4) 翻译[甲]文中画横线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 (5) 请你根据[乙]文简要概括越王勾践的人物形象。
五、写作·展现自我(50分)
  • 9. 请你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作文。

    ①看似平常的日子里,却有着许多的趣味。学习书法、音乐渐入佳境的乐趣;仰望星空、临窗听雨、吟咏诗歌的情趣;传统节日里贴对联、包粽子的意趣⋯⋯这种种“趣”都值得回忆,更值得品味。

    请以“拾趣”为题目写一篇作文。(横线上可填少年、成长、书海⋯⋯)

    要求:

    ⑴文章立意要深刻,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内容积极向上,要有真情实感。

    ⑵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

    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⑷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字数在600字左右。


    ②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的理解,自选角度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①阴雨天,我看见一只小鸟飞到枝头筑巢。小家伙衔着比自己身体还长的树枝绕来绕去,耐心地打造自己的安乐窝。一阵疾风,吹得树枝猛烈晃动,小家伙辛苦衔来的三四根树枝掉在马路上。我好奇,它为什么要在这种阴雨天筑巢?翻阅书籍才知道,部分鸟类喜欢在刮风下雨天筑巢,它们想建造一个即便遭遇恶劣天气仍纹丝不动的坚固小窝。

    ②原来筑巢的材料不仅包括树枝和石子,还需要风和雨。

    要求:⑴文章立意要深刻,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内容积极向上,要有真情实感。⑵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⑷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字数在6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