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田家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

更新时间:2024-09-04 浏览次数: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 1.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三国时期,魏明帝召集大臣议政。针对刺史制度问题,杜恕建言:“古之刺史,奉宣六条,以清静为名,威风著称,今可勿令领兵,以专民事。”由此可见,与西汉相比,当时魏国( )
    A . 地方监察制度逐渐完善 B . 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C . 刺史的职权发生了异变 D . 刺史制度保障了吏治清明
  • 2.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
    A . 逐步提升男性的政治地位 B . 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C . 不断地健全完善民主政治 D . 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
  • 3.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宋仁宗《嘉祐禄令》完成了魏晋以来按官品定俸禄向按本官定俸禄的转变,确立了官吏俸禄以现钱为主,辅以禄粟、衣料、茶、酒、厨料、纸等实物津贴,兼配以职田为补充的新型支付方式。这一转变( )
    A . 是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的结果 B . 反映了科举制取代九品制的趋势 C . 旨在提升文官待遇维护统治 D . 有利于塑造清正廉洁的官场风气
  • 4.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19世纪中后期,英美确立文官制度: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实行定期考绩,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种制度改革( )
    A . 有违民主自由选举的精神 B . 是全面学习中国科举制度的结果 C . 有利于管理专业化、科学化 D . 大大削弱了执政党的领导能力
  • 5.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1979年到1982年,全国人大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等相关法律和条例。此外,中国政府还同一些国家就有关保护投资安全问题进行谈判或签订协定。这些做法(  )
    A . 说明全国人大开始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B . 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 . 旨在改善投资环境以推动对外开放 D . 表明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
  • 6.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西方司法制度在形成过程中确立的一些原则,对人类法治的建设和完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即法律制定后不会追究之前的违法犯罪行为)、无罪推定原则、未经法院批准不得随意拘捕人的原则。这些原则的确立表明西方法律制度(  )
    A . 注重保护个人的权利   B . 强调司法程序的公正 C . 坚持权力的制约平衡   D . 维护法律的至上地位
  • 7.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唐太宗生擒突厥颉利可汗后,拜其二子为小可汗,外示优崇,实欲分其势也。唐高宗分别册立西突厥的阿史那弥射为兴昔亡可汗,阿史那步真为继往绝可汗,并令他们各领所部,“赤心向国”。这些举措(  )
    A . 消除了西北部游牧政权的威胁  B . 是唐朝国力不足下的被迫选择 C . 利于分化突厥势力以加强控制  D . 确保了突厥不再与唐政府为敌
  • 8.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1994年,埃及时任总统访问中国,提出希望中国帮助埃及建开发区。国务院决定由天津泰达开发区代表中国承担帮助埃及建设苏伊士西北经济区的任务,1998年,天津开发区开始登上中埃合建经济区的历史舞台。这实际上反映出中国(    )
    A .  大力发展新兴科技产业 B . 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 C . 实践“一带一路”构想 D . 积极输出工业化经验
  • 9.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明初,明太祖发布诏令禁止白银流通,但是到了明代中期,白银逐渐成为民间流通中的主要货币。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 据此可知明朝白银的货币化(  )
    A . 使铜钱铁钱退出了中国市场 B . 是商品经济发展中的自然选择 C . 使中国经济依赖于国际市场 D . 得益于明朝银矿开采业的发展
  • 10.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1936年9月,英、法、美经过多次谈判和妥协,最终达成“三方货币稳定协议”,同意避免竞争性贬值,共同维持英镑、法郎和美元之间的稳定关系。同年10月,三国又达成“三方黄金协议”,其中黄金价格将围绕美国“1盎司黄金=35美元”的兑比浮动。这些举措(  )
    A . 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 B . 利于稳定国际货币秩序 C . 巩固了国际金本位制度 D . 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 11.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明清时期的南方及西北地方,宗族之间解决纠纷,动辄聚族械斗。聚族械斗肯定会出人命,通常每次械斗前,各大宗族先确定有多少人能抵命;规定凡抵命者,事后其妻儿老小一律由公产来赡养。据此可知,宗族组织( )
    A . 具有综合性治理功能 B . 影响地方社会安定 C . 抵御天灾人祸以自救 D . 得到了官府的庇护
  • 12.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13世纪英国某庄园土地估价册记载:每位佃户需在圣诞节前向领主交纳价值一便士的面包和两便士的母鸡;而领主要为其提供餐食或回赠价值3便士的物品。如果领主未能履行义务,将受到农民和庄园法庭陪审团的指控。该记载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 . 庄园经济逐渐走向了没落 B .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C . 契约关系在基层得到加强 D . 领主失去对农奴的控制
  • 13.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玉米在16世纪中期,即明朝时传入中国。有学者研究认为,玉米传入中国的途径分为海路和陆路。陆路又分为两条:一条是由印度、缅甸传入中国云南的西南路线,另一条是经西亚、中亚到中国西北地区的西北路线。海路则是从菲律宾传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再传入内地。玉米传入中国可以反映出(  )
    A . 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空前盛况     B . 奴隶贸易与新航路的开辟如影随形 C . 世界重要大洲间都已经有了联系     D . 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物种交流
  • 14.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强调重视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古代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实行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对“重农”政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其根本原因是适应了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要求 B . 根本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C . 其作用是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和巩固封建统治 D . 重农的结果是促进了中国古代历朝经济的发展
  • 15.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据研究,南北朝中期,政府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出现了雇佣工匠制度和番役制度。这些制度的出现说明(  )
    A . 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 B . 国家对工匠人身束缚有所松弛 C . 盐铁官营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 D . 官营手工业者由籍匠变为丁民
  • 16.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互联网金融(ITFIN)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功能的有机结合,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业态及其服务体系。如人们利用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无须亲自到金融网点,就能办理转帐汇款、投资理财、贷款兑换等业务。这反映了互联网金融( )
    A . 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B . 使人类社会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C . 为人们相互交流提供了新途径 D . 成为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 17.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古代主要的商路有丝绸之路、运香之路、运锡之路、琥珀之路、小麦之路(罗马大道)、运盐之路等,形成欧洲与世界其他地区联系的海陆商贸网络。但在9—10世纪,欧洲陆上商路普遍萎缩。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中海城市走向没落 B . 欧洲政治局势的动荡 C . 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 D . 欧洲封建制度的确立
  • 18.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这反映了我国(  )
    A . 城市建设以经济效益为基础 B . 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世界领先 C . 城市化进程中社会问题突出 D .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城市建设
  • 19.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近代不少火柴厂的火花体现了国人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20世纪30年代,大华火柴厂出品的“飞机”火花,以早期双翼单引擎螺旋桨式飞机作为主图;湖北武汉火柴厂出品的“航空”火花,以当时较先进的单翼多引擎螺旋桨式客机为主图。火花的出现说明中国(  )
    A . 近代交通通信事业发展迅速 B . 近代飞机制造业进步显著 C . 近代国人期待航空事业发展 D . 新式交通工具已广泛使用
  • 20.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和剂局始设于宋代,是官办药品生产机构。为保障药品质量和药局信誉,和剂局制定《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作为成药标准,定期对药品进行检验;为防造假、冒充,还在药品外包装上贴有“和剂局记”印记。据此可知,宋代(  )
    A . 药品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建立 B . 政府主导全国医药生产经营 C . 中医制药事业管理趋于规范 D . 民众生活得到根本改善
  • 21.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古代西亚和北非孕育的两河流域文明和古代埃及文明,深刻影响了地中海周边区域。下列选项中,属于古代西亚和北非独特文化成就的有(  )

    ①创造楔形文字②发明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③建造了桑奇大塔④兴起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2.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9 世纪初,在阿拉伯帝国哈里发的组织下,柏拉图、托勒密、盖伦、希波克拉底等大批希腊人、印度人和波斯人的哲学、科学和医学名著的译本经整理、注释之后,相继问世。材料反映出阿拉伯帝国(   )
    A . 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B . 努力推动欧亚非文化交流 C . 为世界文化保存做出了贡献 D . 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 23.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有学者发现,欧美列强的殖民地独立以后,其精英阶层仍然使用原宗主国语言,不仅书籍和报纸经常使用原宗主国语言,其他媒体比纸质媒体还要更多地使用原宗主国语言。这反映出(  )
    A . 去殖民化需要文化自信 B . 列强仍操纵殖民地统治 C . 殖民地照搬宗主国制度 D . 大众传媒强化独立意识
  • 24.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1938年,陕甘宁边区要求“一切课程内容都应与抗战联系,不适应战时需要的课程,应取消或减少钟点”,并要求加强军事体育学习与训练,“为适应战时环境的需要,中等以上的学校应实行军事训练,小学应实行半军事化的组织”。以上这些要求(  )
    A . 体现了陕甘宁边区教育的时代特色 B . 说明苏联的教育思想影响力巨大 C . 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 D . 表明陕甘宁边区建立起完备的教育体系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 25.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革命胜利前夕,中共中央制定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大外交政策。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一再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充分享有独立、自由的主权国家,作为国际社会中的平等一员,它与任何国家的关系必须以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领土主权为基础。为此,中国坚决要求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彻底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拒绝承认国民党政府与外国的外交关系。 

    ——摘编自于化民《“三大政策”与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在外交上突出表现为参与国际机制。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主权平等原则,根据国情自主决定参与融入的领域、程度和速度,始终反对任何国际组织或国家利用国际机制干预中国内政,也反对对任何其他国家内政的干涉。 如中国支持并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但坚持“开展维和行动需要当事国或当事方的同意”的原则。 中国政府基于一个中国的原则,根据有关国际组织的性质、章程和实际情况,以所能同意和接受的方式对台湾的加入问题做出了安排,坚决反对一些国家提出的台湾当局加入联合国的图谋。中国没有参加任何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双边或多边国际组织,中国参与推动形成的多边组织和机制都是开放、非结盟不针对第三方的。中国通过拓宽多边外交,加入国际组织,促使中国经济和社会得以高速发展,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摘编自张清敏《冷战后中国参与多边外交的特点分析》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参与国际机制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原因。
  • 26. (2024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秦汉开始直至元朝的1 500多年是丝绸之路的第一个时代,其特征主要是:形成了以陆路为主的交通格局,背靠海洋,面向北方,以长城为中心,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成为交流、融合的两大主要势力……这一时代,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维系了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交往。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各种族群、集团、部落、文化等形成了嵌入式互动格局。正是这种嵌入式互动才使得现代民族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得以形成,也是我们理解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形成的关键。

    1405年,朱棣派遣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此后郑和又六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东非,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丝绸之路第二个时代的开端。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对话、交流和交往。由于这个时代明清的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大体保持领先地位,中国由此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

    ——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绸之路的转变及转变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
  • 27.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1-14世纪是欧洲中世纪盛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场教会、贵族、广大农民广泛参加的拓殖运动。经过长达数百年的拓殖,原本荒芜的森林、沼泽得到大面积开发,粮食产量和人口增加了1倍。农业种植结构日趋多元化,工商业也发展起来,市场不断扩大。 至14世纪,西欧共兴起了2000多座市镇,其中有不少是自治城市。庄园的农奴获得了更多自由,甚至得到解放。农民承担的劳役地租减少,货币地租增加。

    ——摘编自郑崧《欧洲中世纪盛期拓殖运动的社会经济意义》

    材料二:1759年,清军平定新疆。此后,大量八旗兵、绿营兵及其家属屯驻新疆,其人数之多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王朝。 随之而来的军需问题也愈加突出。 于是,清政府在西北地区实施了以边养边的政策。除设置屯田外,还招徕大量内地民众前往屯垦,政府给移民发放耕牛、种子,并减免其赋税。随着内地移民的大量迁入,屯垦面积不断增加,新疆地区的农业获得长足发展,甚至出现因粮食丰产,粮价只有内地几分之一的现象。随着军需问题的解决,清政府的移民政策也由鼓励转趋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新疆地区的发展。

    ——摘编自屈小强《试论清代前期的边疆开发》

    材料三:从18世纪末开始,美国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西进运动。 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人、商人、淘金客进入西部地区。最初的移民主要从事农业,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和采矿业也发展起来,旧金山等大城市相继崛起。 美国联邦政府给西部的交通提供了大量的补贴和贷款。1825 年,伊利运河开通。到19世纪末,美国先后修建了五条纵贯大陆的铁路,把西部和东部密切地连接起来。

    ——摘编自成崇德、张世明《清代中国边疆开发与美国西部开发对比刍议》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中世纪盛期拓殖运动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前期西北开发与美国西进运动的不同。
    3.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古代和近代中西边疆开发的历史经验。
  • 28.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经由人口迁徙和民族融合,中华文明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雄姿,进而成为光芒四射的世界文化中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基本上以万里长城和天山山脉为界,北方是游牧民族,南方为农耕民族。除商贸往来,战争、劫掠也是各民族互动交往的一个重要内容。进入匈奴地区的汉人,带去了中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改变了匈奴单一的游牧经济,出现了农业、手工业等多种经营,并出现了城市。中原的文字和计算方法也被匈奴人接受。进入中原的匈奴人也在血统、文化上给汉民族以影响。音乐舞蹈、饮食文化、平等观念的传入,又给汉文化带来新的生命力。这些流动的人群,既是本民族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异族文化的接受者。

    ——摘编自刘爱兰《民族大迁徙对中西文化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在推进“汉化”改革的过程中,孝文帝充分展示了他对于汉族先进文化的学习热情。……与努力学习南朝的先进文化同步,孝文帝也着手推出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举措。……对孝文帝及其主持的“汉化”改革,我们如果将它放到更久远、更广阔的时空里去考量,可能更容易看清楚它的意义所在。

    ——胡阿祥、刘志刚《北魏孝文帝:师法先进,厉行改革》

    材料三  历史上许多民族创造过原始文字,只有极少几个民族的文字达到完备地记录语言的成熟程度,成为严格意义的“自源”文字,汉字即是其中之一。而日文、朝鲜文和越南文字都属受到汉字影响的“借源”文字。由于中国周边的这些国家和地区先后经历了对汉字的学习、借用、仿造和创造阶段,因而形成了一个“汉字文化圈”。

    ——王颖喆、孙妍《汉字文化圈与中华法系》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以汉朝为例分析汉人是如何成为“本民族文化的传播者”。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北魏孝文帝推出的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文化影响周边国家的史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