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上饶市艺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6月...

更新时间:2024-07-16 浏览次数:2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4高二下·上饶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美国读者反应批评运动的代表人物斯坦利·费什说:“解释策略的根源并不在我们本身,而是存在于一个适合于公众的理解系统中。”也就是说,阐释策略的根源不在于阐释者本身,而在于合乎公众的理解系统,而这个理解系统就是指公众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公众思维行为与习惯以及公众所处时代的主流精神或公共理性等。

    按照解释学的视角,朱熹对古礼的阐释,将其置入公众理解系统的“俗”中,方为“家礼学”阐释之“策略根源”。因此,朱熹阐释古礼的一种路径与方法,就是将其置入唐宋社会转型后庶民的现实生活环境与背景,融入庶民的思维行为与习惯,并纳入宋明理学(朱熹时代的哲学主流精神)解释框架中,以理“格俗”,使《家礼》得到公共度量的有效阐释。

    朱熹制《家礼》以“理”贯之,并赋予礼之天理内涵,将孔子的道德之礼、制度《周礼》创造性转化为朱熹式“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他强调:“礼即理也,不是天理便是私欲。入于私欲,虽有意于为善,亦是非礼,无人欲即皆天理。”入天理者,方能称礼;入私欲者,皆为非礼。因此,以“天理”为本而“格俗”,必须将不合“礼义”之本者,果断“以礼废俗”。朱熹的《家礼》,便既秉承圣人制礼主旨与大义,也合乎宋明理学之精神。面对宋代追求奢靡的社会风气之俗,《家礼》开启“尚俭反奢”之风,主张人品是婚姻的第一要素,婚姻双方不应该一味贪围对方的财产。《家礼》虽保留“纳采”一礼,但必以“议昏”为先,警告世人,须先察其婿与妇之性行,及家法何如,勿苟慕其富贵。如果想因妇财以致富,依妇势以取贵,则有损丈夫之志气。

    《家礼》虽然将不合“礼义”之本者“以礼废俗”,但却将合“天理”“礼义”之本者,“以俗合礼”,以“从俗”“从简”为导向,调和古礼与现实生活的相互排异,使之简便易行。《家礼》吸收了唐宋社会新世俗,将合乎经义、不害礼义的习俗纳入礼文之中,将一些适应人们生活又不违背礼义的“俗”,及时纳入冠、昏、丧和祭礼之中,并适度变革古礼,进行“合礼化”的阐释。正如古礼所云“礼从宜,使从俗”以及“君子行礼,不求变俗”也。

    朱熹通过对古礼的公共阐释,通过对古礼之“理”的格致,展开对宋代时下“俗”的批判与吸收,重建儒家古礼对于民众日常生活的意义,在内化于民众的自觉行动中,实现见之明、信之笃、守之固。这种将外在之“礼”与内在之“理”圆融不二、将坟典之“礼”与市井之“俗”安顿整齐的公共阐释思路,值得我们当代人借鉴与思考。

    (摘编自毛国民《朱熹〈家礼〉以理格俗的有效阐释》)

    材料二:家礼以维系人伦关系为轴心,既含有伦理道德规范,又包括待人接物的日常礼节和冠婚丧祭人生礼仪,蕴含着人们为人处世的基本机制。个人处于伦理关系之中,相互存有伦理义务,不同于西方原子式个体,仅注重个人权利。人们在家礼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不仅“谨名分、崇爱敬”,亦即培养起对家人的亲爱和尊敬意识,使自己的生命充盈着深情厚义,而且通过特定人生仪式的恰当表现,以获得社会认可和归属感。

    家礼作为维系家族共同体的运行机制,能够对家族成员进行严格的制度规约和道德劝诚,从而增强家族的凝聚力,以便维持家族的持久稳定。当自上而下的国家管理不能达到理想效果时,宋明儒者转而采取自下而上的整齐家族、教化社会的活动方式。“札下庶人”、增设祠堂等都有助于家族血缘共同体的建设,从而发挥散宗收族的凝聚和教化作用。

    历代儒者高度关注与重构家礼,是因为“化民美俗”是其改善世道人心的基本方式。他们以道自任,一方面对于现实生活中违背儒家伦理道德理念的异端风俗予以辨证和批判,另一方面也积极参与到礼仪制作和实践之中,倡导推行新礼。从而实现移风易俗的教化目标。宋明儒者有鉴于以王权为中心的等级森严的朝廷礼仪,容易造成君臣与君民之间的情感疏离与关系阻隔,如天渊然,在社会上难以发挥礼教的功能。所以,他们致力于建设以人与人之间的礼敬为中心的家礼乡仪,重新恢复尊卑长幼等差有序的社会生活秩序,承担起了导化世风的历史使命。

    毋庸讳言,传统家札文化也存在着与现代伦理观念与礼仅规范相悖之处,对此,我们需要立足于现代社会基本价值理念,对其进行评析和转化,找准当代人的札仪标准、安顿当代人的社会生活秩序,

    (摘编自王钧林、王法强《家礼教化功能探析》)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阐释策略根源所在的理解系统,是指公众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公众思维行为与习惯以及公众所处时代的主流精神或公共理性等。 B . 面对宋代追求奢靡的社会风气,《家礼》虽保留“纳采”,但提倡“尚俭反奢”,对方品行是婚姻的第一要素,不应一味贪图财产。 C . 家礼能对家族成员进行严格的制度规约和道德劝诫,若家礼、族规缺失,一个大家族就无法正常运转,最终导致分崩离析。 D . 宋明儒者致力于建设家礼乡仪,重新恢复等差有序的社会生活秩序,是因为等级森严的朝廷礼仪在社会上难以发挥礼教的功能。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礼乃天理节文,人事之仪则。“天理”是“论俗”标准,合为“礼”,不合为“非礼”,这与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暗合。 B . “前期一日,女氏使人张陈其婿之室”,《家礼》中的“铺房”仪节,古礼中是没有的,但是在当时可用,这是“从俗”的表现。 C . 家礼文化中的伦理关系,是人们无论处于何种角色都相互负有伦理义务,这与中国古代对女子三从四德的要求是一致的。 D . 修撰家谱、祭拜祖先等方式能使家族成员间的关系得以不断确认和巩固,从而形成相对持久而稳定的家族归属感。
    3. (3) 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证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 古之人自少至长,于其所在皆致谨焉,而不敢忽。故行跪揖拜,饮食言动,有其则:喜怒好恶,忧乐取予,有其度。(方孝孺《幼仪杂箴》) B . 凡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父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礼记·内则》) C .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周易·家人》) D . 一乡及临乡之中,有遇荒年不能自活者,吾子孙审实,量作粥活之。(湛若水·《甘泉湛氏家训》)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5. (5) 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如何赋予传统家礼文化以当代内涵。
  • 2. (2024高二下·上饶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上图书馆

    王佐良

    在什么地方看见西蒙娜·德·波伏瓦说了一句话:她真正钟情的是法国国立图书馆。

    这地方我去过,在巴黎里胥力欧大街,是一所华美的房子。光这建筑,且不讲其中藏的几百万册书,也使人爱它。

    于是我想起了上图书馆之乐。

    在这方面,我是有愉快的回忆的。我在武昌上中学,一个大院子里有三所学校:文华中学,华中大学,文华图书科学校。这三所学校是有血亲关系的,这且不表。只说文华图书科学校是当时中国唯一讲授图书馆学的高等学府,它拥有一个图书馆,叫作“公书林”,这里有丰富的中英文藏书,而且全部开架,连我们中学生也可以进去随便阅览。我在文华中学学到了许多东西,至今都怀念我那时的中外老师,但给我知识最多的却是这个“公书林”。“公书林”的房子也宽敞,舒服,而且环境优雅,至今我都记得馆外的一片绿色和馆内的幽静整洁。我在那里翻阅了许多英文小说,当时我的英文程度很有限,多数原著是我看不懂的,但是仅仅摸着那些书,看看它们的封面、目录和插图之类也使我高兴。当时《中学生》杂志正在介绍斯蒂文生的小说《宝岛》,我读得有趣,对作者的其他小说也产生了好奇心,果然在“公书林”里找到了书架上一排斯蒂文生的书,拿下来翻了几本,虽然只记得了它们的书名,那个下午却是消磨得很愉快的。

    “公书林”还帮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即看英文杂志。我就是在它的期刊室里第一次接触到一些美国杂志的,如《星期六晚邮刊》《全国地理》《美丽的屋子》等,当然也主要是翻着图画看看,这样也就部分地满足了我对外间世界的好奇心,也从旁学到了一些英文。

    后来我上大学进了清华。清华给我的教益极多,这当中它的图书馆又是我的一大恩师。它比“公书林”更神气:文艺复兴式的红色外表,大理石的门厅,玻璃地板的书库,软木地板的阅览室——当时新建的第三阅览室好像有一个足球场那么长,其中各种精美的书刊闪着光,宽长的书桌上两端各立一个铜制的高台灯,它们在一个19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就是在这个“指定参考书阅览室”里,我和我的同学好友们读了柏拉图《对话》的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16、17世纪诗剧,等等,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

    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

    此后若干年,我发现自己坐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包德林图书馆里。一间名叫“亨福莱公爵室”的古籍阅览室是我常去之地,那里天花板上有彩画,四壁还有过去的名人画像,也是华美的建筑,然而照明相当差。当时还有一些古本是用链子锁在书架上的,把它们拉下来摊在桌上看也看得吃力。在这里,中古僧侣修习的遗风犹存,那种一灯如豆一心苦读的空气却与我当时的心情合拍:国内正在进行大战,我的家已无音讯,虽然在做着功课,心里却是很不平静的。只在最后的两个月里,论文已经做完,口试也已通过,北平也解放了,我在等船的间隙里在包德林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初夏的阳光给了馆内更多光亮,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

    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我还去过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这就是过去马克思常去的地方。这个大厅也是建筑华美,气象万千,那高耸的大圆顶总使我想起一段台词:“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也许是牵强附会吧,但这也说明独拥书城自吟啸固是一乐,上图书馆也有其奇趣。

    材料二:

    岁月深处的部队图书馆(节选)窗外风

    依然记得第一次去图书馆的情景。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我们家住在某军区医院。是春天,迎春花开得房前屋后都是,金灿灿的像太阳一样耀眼,那时我大概十岁左右。我怯怯地跟在管理图书馆的士兵后面,他开门领我进去,一股积年的尘土味儿迎面扑来,看来这里少有人来,若不是我喜欢看书,若不是我央求在医院做军官的父亲帮我给管理图书馆的士兵打招呼,我也无缘踏进这里。图书一排排地站在书架上,很整齐,在当时小小

    的我看来似乎到处都是书,我在书架中间穿行,仿佛穿行在书的森林。我好奇地摸摸这本书,又摸摸那本书,士兵耐心地等着我,我选了本《野火春风斗古城》,前几天部队的放映队刚放了这部电影,我还沉浸在电影里,要再看看原著,重新温习一下。我冲士兵笑笑,他也冲我笑,很宽容地笑,他笑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读这么厚的书,我才不管别的,心满意足地把书抱在胸前,得意洋洋地出门回家看书去。

    后来跟那士兵越来越熟,已经不用父亲再打招呼,就能大摇大摆地去图书馆随意翻拣图书,他也不再守着我,而是开了门就去干别的,留我自己在图书馆里想干嘛就干嘛,想拿几本书就拿几本书。年轻的士兵知道,爱看书的人不会搞破坏。多年后依然记得存放图书的那间平房,门前有棵大柳树,柔软的枝条垂下来几乎扫到地面,平房窗户的玻璃上涂了厚厚的绿色油漆,窗户从不打开,里面空气闷热而污浊,阳光透过窗户缝隙钻进来,能看到光线里飞舞的尘埃,像无数的小精灵在跳舞,给人一种玄幻的感觉,但是无论怎样,图书室都是我最爱去的地方。

    那时的图书馆里并没有少儿读物,那些书籍我几乎都看了个遍,《海港》《红灯记》等等至今仍记忆清晰;斯诺的《西行漫记》看了很多遍,一个外国人笔下的长征同我读的别的关于长征的书总是有些不同,更多了生活气息和别样视角。对于一个年龄不大功课不忙,又很寂寞的孩子来说,这些书足以慰藉心灵了。后来,读书、工作、旅游,也曾到别的图书馆去过,但都没有小时候家住在部队大院里,那个简陋的图书馆给我的印象深刻。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头部分,作者借用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话,引出自己“上图书馆”的经历,表达了对图书馆读书生活的热爱之情。 B . 在“公书林”,作者当时英文水平有限,只能欣赏封面、目录和插画,在外国作品中寻找新奇和有趣,体验到了阅读的愉悦。 C . 在清华图书馆,作者阅读范围更加广阔,扩展到哲学、历史范畴,在文学领域也拓宽了阅读体裁,在深层阅读中获得教益和欢欣。 D . 对作者而言,图书馆是知识和理性的殿堂,蕴含着人类探求知识的力量,与哈姆雷特赞美“人类、理性”的著名独白相吻合。
    2. (2)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句子①我读得“有趣”,产生了“好奇”,正是“我”当年上图书馆的经验和感悟。 B . 句子②“独拥书城”“上图书馆”两种不同读书状态并举,突出上图书馆读书有奇趣。 C . 句子③“我怯怯地”,写出了渴求借书读书的儿童心理,衬托出图书馆尘多人少的简陋。 D . 句子④回忆那“岁月深处”的阅读体验及感受,表达出对“部队图书馆”的眷恋之情。
    3. (3) 图书馆是阅读者心灵成长的见证者。分别概括包德林图书馆和部队图书馆中的“我”的心境变化。
    4. (4) 学校融媒体中心邀请你拟写以“光影中的图书馆”为主题的短视频拍摄脚本,请从材料中选一所适宜的图书馆,围绕光影的变化写出拍摄要点及意图。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4高二下·上饶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七月,丁未,以尚书仆射谢安为司徒,安让不拜;复加侍中,都督扬、豫等五州诸军事。冬,十月,辛丑,以桓冲都督江、荆等七州诸军事,领荆州刺史。桓冲以秦人强盛,欲移阻江南,奏自江陵徙镇上明,使冠军将军刘波守江陵,咨议参军杨亮守江夏。王蕴固让徐州,谢安曰:"卿居后父之重,不应妄自菲薄,以亏时遇。”蕴乃受命。初,中书郎郝超自以其父偕位遇应在谢安之右,而安入掌机权,倍优游散地,常愤邑形于辞色,由是与谢氏有隙。是时朝廷方以秦寇为忧,诏求文武良将可以镇御北方者。谢安以兄子玄应诏。超闻之,叹曰:“安之明,乃能违众举亲;玄之才,足以不负所举。”众威以为不然。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未尝不得其任,是以知之。”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以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时号“北府兵”,敌人畏之。壬寅,散骑常侍王彪之卒。初,谢安欲增修宫室,彪之曰:“中兴之初,即东府为宫,殊为俭陋。苏峻之乱,成帝止兰台都坐,殆不蔽寒暑,是以更营新宫。比之汉、魏则为俭,比之初过江则为侈矣。今寇敌方强,岂可大兴功役,劳扰百姓邪!”安曰:“宫室弊陋,后人谓人无能。”彪之曰:“凡任天下之重者,当保国宁家,缉熙政事,乃以修室屋为能邪!”安不能夺其议,故终彪之之世,无所营造。十二月,临海太守郗超卒。初,超党于桓氏,以父情忠于王室,不令知之。及病甚出一箱书授门生日公年尊我死之后若以哀惋害寝食者可呈此箱不尔即焚之 既而惜果哀惋成疾,门生呈箱,皆与桓温往反密计。偕大怒曰:“小子死已晚矣!”遂不复哭。

    (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六》)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及病/甚出一箱书授门生日/公年尊我/死之后/若以哀惋/害寝食者/可呈此箱/不尔即/焚之/ B . 及病甚/出一箱书授门生日/公年尊我/死之后/若以哀惋/害寝食者/可呈此箱/不尔即/焚之/ C . 及病/甚出一箱书授门生日/公年尊/我死之后/若以哀惋害寝食者/可呈此箱/不尔/即焚之/ D . 及病甚/出一箱书授门生日/公年尊/我死之后/若以哀惋害寝食者/可呈此箱/不尔/即焚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让,在文中的意思是推辞、拒绝,与《谏逐客书》中"是以太山不让土壤"的"让"含义相同。 B . 领,本义为脖子,文中指兼任官职,通常表示兼任较高的职务。"守"也表示低职代高职。 C . 参军,中国古代官名,即"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现指去当兵。 D . 精锐,可指精良的器材和锐利的武器等,在文中指精干勇敢的部队。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蕴对于让自己接管徐州一事很不满,但谢安劝他不应妄自菲薄,损害一时恩遇,于是王蕴接受了任命。 B . 郗超虽然和谢氏有嫌隙,但听说谢安举荐侄子谢玄接受朝廷诏命后,他依然对谢安的贤明和谢玄的才能大加赞赏。 C . 谢玄招募了刘牢之等骁勇之士,他作战时经常身先士卒,战无不胜,当时的人称其部队为“北府兵”,敌人十分害怕他们。 D . 郗超去世后,他的父亲先是哀痛惋惜,甚至因此患病,但后来大怒,是因为看到了郗超与桓温秘密谋划的往来信件。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时朝廷方以秦寇为忧,诏求文武良将可以镇御北方者。

      ②安不能夺其议,故终彪之之世,无所营造。

    5. (5) 谢安想要增修宫室,王彪之对此持反对意见,他不赞同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 4. (2024高二下·上饶月考)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子?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略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咏怀古迹·其五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解】①纡:屈,指不得施展。②筹策:谋略。③伊昌:伊尹、吕尚。商伊尹辅商汤,西周吕尚佐周武王,皆有大功,后因并称伊吕泛指辅弼重臣。④萧曹:萧何、曹参。他们先后担任汉初的丞相。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蜀相》“锦官城外”介绍了武侯祠所在地;而《咏怀古迹》则通过“诸葛大名”“遗像”暗示本诗亦是瞻仰武侯祠,发而为诗的。 B . 这两首诗都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层次有波澜,情感有起伏;语言上都讲求炼字琢句,可谓“一字千钧”。 C . 从体裁上看,两首诗篇皆为近体诗。其“篇句有定式,音韵有规律”的律诗特点也可见一斑。 D . 两首诗篇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蜀相》先以乐景衬哀情,并以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来衬托诸葛亮;《咏怀古迹》以“伊吕”“萧曹”来衬托诸葛亮的形象。
    2. (2) 同为写诸葛亮的诗篇,两首诗在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 5. (2024高二下·上饶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氓》中,以桑叶的新鲜润泽来比喻女子年轻貌美的句子是:“”。
    2. (2) 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3. (3) 《赤壁赋》中,苏轼以“”两句描写自己与友人于扁舟中举杯共饮的场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4高二下·上饶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劳动,是与大地肌肤相亲。在田地边,以裸露的脚趾触碰大地, 小心地触碰。缩回,又伸展。 伸展,再缩回。看稻们站立在一片白泱泱的水田中央,不跑,不跳,亦不缩脚,蓝天白云下, 一副 精神抖擞的样子,我就感觉羞愧。人不如稻?试试,再试试,果然就不烫脚了。把两只脚慢慢地伸 入水田,忍住,再忍住,如一棵稻秧把根伸进大地深处。田泥包裹,温暖如春,血脉相通。

    我把铁耙举起,又放下。放下,又举起。沙地是一本大书,我一页一页,努力地翻阅脚下这一 片沙地。泥土芬芳,沙地的气息让人陶醉。我一遍遍把大地的秘密翻开又覆盖,却不知道到底是在 寻找什么。劳作,是我唯一的目的。我只是向前,不停地向前。  我像父亲一样举起耙,像父亲一样把口水唾在手心,像父亲一样握紧耙柄,像父亲一样用泥土搓手。  我感觉自己和父亲、祖先们,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

    汗水是自发根出发的,沿额头,至鼻尖,绕到下巴, 一步一步往下爬。  今天,我所滴下的每一滴汗水,与父亲的,与先人的,也是一个模样。

    1. (1) 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改成“我像父亲一样举起耙,把口水唾在手心,握紧耙柄,用泥土搓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 7. (2024高二下·上饶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 月 31 日晚,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虎年春晚。舞者以

    绚烂之身,勾勒出如诗如幻的无垠山河,将中国古典式传奇娓娓道来。许多网友刷屏直呼:“ 美哭了!太震撼!”

    《只此青绿》编导周莉亚、韩真介绍,创作灵感来源于《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在 18 岁时用半年时间画成的传世名画, 从整体画面来看, 画家采用了大青绿敷色,画面清新,湖山清旷,有春天①____ 之意却无春天的嚣噪,大有“ 清风徐来,②____ ”之意。远观画面静止不动,凝固了千年前的一瞬间,近看却③____ , 细节生动。主创团队从《千里江山图》中的矿物质颜料 石青、石绿 即使历经千年在幽暗的环境中依然泛着宝石的光芒这一细节处提炼出“青绿”的意象

    春晚里的片段是将《千里江山图》中的青绿设色抽离出来,抽象成一位女性人物形象,这一段群舞是在表达群山层峦叠嶂的概念。舞者的头饰像是《千里江山图》中的山石;女主开篇第一个造型双袖下垂,像是山的纹理,也似是山间瀑布;舞者们集体慢慢转身时,仿佛一座山峰迎面而来; 当她们缓慢出脚重心下移,仿佛山峦在动……该选段为观众呈上视觉盛宴的同时,让观众了解《千里江山图》,展现出作品追寻中华文明根脉的意义。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请将文中画横线部分改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四、写作(60分)
  • 8. (2024高二下·上饶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

    ——清•彭端淑《为学》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习近平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联系实际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