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4-08-02 浏览次数:4 类型:期末考试
一、(16分)
  • 1. (2024七下·济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齐鲁大地,人杰地灵。齐鲁文化,如一片浩瀚的星海,承载着华夏民族的智慧与文明。①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无数文化瑰宝潜藏在历史的长河中,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去品味。在这片文化的沃土上,儒家思想、墨家精神、兵家智慧……如一颗颗璀灿的星辰,熠熠生辉。它们共同展现着齐鲁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塑造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精神风貌。即便身处喧嚣的都市之中,齐鲁文化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去探寻、去感悟。大家众所周知,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寄托;②它既是传统的延续,也是创新的源泉。

    齐鲁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探寻、品味。③在这片文化的海洋中,使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心灵的震憾。我们应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齐鲁文化的精髓,让它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1. (1) 下列对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zǎi)  沃土 B . 藏(qián) 震憾 C . (xiāo)  璀灿 D . (suǐ) 绚丽
    2. (2) 文段中四个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杰地灵 B . 熠熠生辉 C . 众所周知 D . 文人墨客
    3. (3) 文中中四处画线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 2. (2024七下·济南期末) 请你仿照画横线的语句续写。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修辞一致。

    同学们,泉城文化如万里长河,我们今天掏起的不过是几朵浪花;泉城文化如鸿篇巨制,我们今天欣赏的不过是几个片段;泉城文化如。希望同学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全面地了解济南,更深刻地理解泉城济南的文化。

  • 3. (2024七下·济南期末)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是一则图书馆的公益广告,请你说说这则广告的妙处;并模仿这类广告的语言风格,请你为“博物馆”拟写一则公益广告。
二、(36分)
  • 4. (2024七下·济南期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 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司马光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②,迨能倍词而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言:“书不可不成诵,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死后被封“温国公”,故称司马温公。②下帷绝编: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绝编:原指孔子读书,翻书的次数多了,编竹简的牛皮绳子折断。③倍:通“背”,背诵。

    1. (1) 【甲】【乙】两文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 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自夸 B . 以钱其口           覆:盖 C . 温公言              尝:尝试 D . 在马上             或:有时
    2. (2) 下列表述误的一项是 ( )
      A . 【甲】文中称陈尧咨为“陈康肃公”,“康肃”是陈尧咨的谥号,“公”是对男子的尊称。 B . 【甲】文中“睨之久而不去”与“笑而遣之”中两个“而”意义和用法相同。 C . 【乙】文中“迨能倍诵乃止”与甲文“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中两个“乃”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D . 【乙】文中主人公司马光主持编纂了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3. (3)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 【甲】文开头写陈尧咨射技“当世无双”并“以此自矜”,展现了他的出众才能和狂傲个性。 B . 【甲】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详写陈尧咨的射技,略写卖油翁酌油的过程,剪裁精当,主题鲜明。 C . 【乙】文写众兄弟对待读书的态度,与司马光形成对比,使司马光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 D . 【乙】文文末运用语言描写,概括了司马光对于读书这件事的看法,语意深远,值得学习。
    4. (4) 【乙】文中画横线句有两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两处不给分。

      用力[A]多者[B]收功远[C]其所精诵[D]乃终身[E]不忘也。

    5. (5) 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①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②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6. (6) 阅读【甲】【乙】两文,结合内容,比较陈康肃公与司马温公对自己技艺或学问态度有什么不同。 
  • 5. (2024七下·济南期末) 阅读下面诗歌, 完成问题。

    章台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 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是角 , 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释】①瑟:古代弦乐器。②楚角:楚地吹的号角。③殊:竟,尚。

    1. (1)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颔联用“楚角” “残月”等意象加以层层渲染,从听觉、视觉两个方面突出“夜思”之苦。 B . 颈联从“芳草已云幕”写起,揭示所思的原因———“故人殊未来”, “已” “殊”两字形成鲜明对照。 C . 尾联中“乡书不可寄”写出了诗人长期没有收到“故人”音讯的不满,不愿再寄乡书。 D . 这首诗层次清晰,前两联写景,景中寓情;后两联叙事,事中寄慨。前后联系紧密,浑成一体。
    2. (2)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表达效果。
  • 6. (2024七下·济南期末)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政入万山围子里,”(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他们有居安思危、放眼长远的忧患意识:“。”(陆游《游山西村》),他们有经历了扑朔迷离的困顿后继续探索发现新天地的锲而不舍:“。”(《木兰诗》),他们有无所畏惧、奔赴战场的英雄气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他们有洁身自好的情操:“,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他们有勇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他们有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奉献精神。

三、(7分)
    1. (1) 有同学发现祥子与《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都遇到了困难,但他们的表现不同。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填写下表。

      文学名著

      《骆驼祥子》

      《海底两万里》

      作者

      老舍

      所遇困难

      辛辛苦苦积攒的买车钱被敲诈了。

      鹦鹉螺号被巨型章鱼攻击。

      人物反应

    2. (2) 对待困难的态度,也映射出他们对待命运的态度,假如尼摩船长和祥子参加了一场辩论赛,正方观点为“我命由我不由天”,而反方观点为“我命由天不由我”,请你任选尼摩船长和祥子中的一人,结合他的生平经历,帮助他完成观点陈述。

      正方观点:“我命由我不由天” 反方观点:“我命由天不由我”

      我选择帮助的人物及观点是,陈述词(用第一人称表述)为:

四、(31分)
  • 8. (2024七下·济南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十九世纪70年代,法国的科幻巨擘用他的《海底两万里》,向大家展示了一个奇幻的海底世界。航船,能够在水面上行驶,也能够潜入海底几千米,能够不用陆地上的能源和食物,而在海里实现自给自足。从此,科幻小说的大门被打开了。

    二十世纪90年代,我国科幻小说逐渐兴起。科幻作家刘慈欣创作的长篇科幻系列小说《三体》,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二十世纪后期,《人猿星球》《侏罗纪公园》等影片让科幻电影走进了我们的视野。科幻电影可以说来自于科幻小说,多数科幻电影以科幻小说为基础。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热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以宏大的“逐月计划”赋予李白诗句全新意涵。与此同时,动画版、电视剧版《三体》,动画电影《熊出没·伴我“熊芯”》相继播映,也用科学技术和艺术想象把观众引入陌生的灿烂之地。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中国科幻电影经过几年的发展期,跃迁至全新的高度。

    【材料二】

    科技成为了讲述故事最重要的驱动力。科幻小说往往是在科技发展基础上的推理和预言,如《海底两万里》的航行路线依据的是人类对航海新大陆发现的成果;《三体》是运用现有科学知识对太空文明的预言。科幻电影所言必须要基于科学的合理推演和虚构,才能够成立。比如郭帆执导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里,地球要被遍布于地表的推进器推着逃离太阳系,这个构想虽然目前的科学无法实现,但是在未来的某一天是有可能的。而逃离要解决的太阳爆炸问题,也是通过科学的推演而得来的,并不是空穴来风。科学幻想一定要讲科学,它应是科学家头脑里的一种幻想,而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想,虽然可能现在还没有研发出来,但能看得到苗头、有望实现。

    科幻是科技时代的见证。好的科幻作品不会凭空出现,而是一国的科技发展在创作上的投射。只有强盛的国家才能托举起强大的科幻产业。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政府加强“科技兴国”宣传,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出现了诸多有利于科幻创作的条件。

    (摘编自人民网《培育更多更好的中国科幻作品》)

    【材料三】

    (摘编自《2023 中国科幻产业报告》)

    【材料四】科幻小说对未知世界的想象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如《海底两万里》想象的海底潜艇早已成为现实。

    那些曾经看来是未来世界的科幻电影,很多都成为了现实。

    无人机:《终结者》(1984)

    电影中,出现了自动控制的无人机。而在20世纪晚期之前,他们不过是比全尺寸的遥控飞机小一些而已。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后,无人机开始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各国开始竞相把高新技术应用到无人机的研制与发展上。

    智能手表:《迪克·特雷西》(1990)

    提到智能手表,可以追溯到1990年的电影《迪克·特雷西》,里面展示了不少现在拥有的智能交互功能。现在的智能手表除指示时间之外,还具有提醒、导航、校准、监测、交互等多种功能。

    无人驾驶汽车:《全面召回》(1990)

    上世纪90年代,阿诺德·施瓦辛格让观众瞥见了自动驾驶汽车。这部电影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自动驾驶技术。

    (摘编自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这些科幻大片里的未来科技,竟然都一一实现了》)

    1.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侏罗纪公园》打开了科幻小说的的大门。 B . 科学幻想讲科学,它是看得到苗头、有望实现的。 C . 2016年,我国科幻阅读产业营收仅100亿元,六年间这一数据增长了8倍多。 D . 20世纪各国已经竞相把高新技术应用到了无人机的研制与发展上。
    2. (2) 下面内容对四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材料一介绍了科幻小说的发展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组织材料的。 B . “《海底两万里》的航海路线依据是人类对航海新大陆发现的成果”体现了科幻电影可以说来自于科幻小说,多数科幻电影以科幻小说为基础。 C . 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里,地球要被遍布于地表的推进器推着逃离太阳系,这个构想虽然在目前无法实现,但未来必然会实现。 D . 只有强盛的国家才能托举起强大的科幻产业。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科技兴国”的宣传和科技事业不断发展,为科幻创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3. (3) 结合材料内容,概括我国科幻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现状;并简要分析科幻作品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 9. (2024七下·济南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农具的眼睛

    迟子建

        ①看一个农民的活计做得是否地道,打量他家的农具便知晓了。

    ②农具似乎与树木有着亲缘关系,农具的把儿几乎都是木柄制成的。你能从光滑的农具把儿上,看到树的花纹和节子。那些大大小小的木节个个圆圆的,有黑色的,也有褐色的,好像农具长了眼睛似的。

    ③农具当中,我最憎恨的就是犁杖了。由于家中没养牲口,用犁杖耕田的,爸爸就把我们姐弟三人当成牛,套在犁杖上,让我们拉犁。我一拉犁就有屈辱的感觉,常常是直着腰,只把绳子轻飘飘地搭在肩头。这时父亲就会在后面叫着我的乳名打趣我,说我真不简单,能把绳子拉弯了。我父亲是山村小学的校长,曾在哈尔滨读中学,会拉小提琴。他那双手在那个年代既得写粉笔字,又得摸农具,因为我们上小学时,学工学农的热潮风起云涌,我们每周都要到生产队的田地里劳作一两次。而且家家户户又都拥有园田,种植着各色菜蔬,自给自足,所以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没有没摸过农具的。

    ④农具当中,我不厌烦的是锄头和镰刀。锄头的形状很像道士帽,所以你若把它倒立着,俨然是一个清瘦的道士站在那里。锄头既可用于铲除庄稼中的杂草,又可给板结的田地松土。我扛着锄头去田间劳作,一般是到土豆地里去了。土豆地一般要铲三次,人们称之为“头趟、二趟、三趟”。铲头趟,苗才出齐不久,上豆秧矮矮的,杂草极好清除。铲二趟呢,是在土豆打垄之后,粉的白的蓝的土豆花也开了,杂草与土豆秧争夺生长的空间,这时就得抡起锄头“驱邪扶正”。铲三趟的时候,稗草疯长,有的和秧苗缠绕在一起,颇有“绑票”的意味,这时候为土豆清除“异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铲三趟的时候最累,有时候你得撇下锄头,亲手二下一下地把纠缠在土豆秧身上的杂草摘除。我喜欢铲二趟,我爱那些细碎的土豆花,它们会招来黄的或白的蝴蝶,感觉是在花园中劳作。干活乏了小憩的时候,躺在被阳光照耀得发烫的泥土中,感受着如丝绸一样柔曼滑过的清风,惬意极了。清风拍打着土豆花,土豆花又借着势拍打逗弄着我的脸颊,让我脸颊发痒,那是一种多么难忘的痒啊,温馨且醉人!渴了的时候,我会到田边草丛中采上几枝酸浆来吃。它长得跟竹子一样,光滑的身子,细长的叶片,它的茎能食用,酸甜可口,十分解渴。我铲地时就不背水壶,因为酸浆早已存了满腹的清凉之汁等着我享用。

    ⑤我喜欢镰刀,是因为割猪草的活儿在我眼中是非常浪漫的。草甸子上盛开着野花,割草的时候,也等于采花了。那些花有可供观赏的,如火红的百合和紫色的马莲花;还有供食用的,如金灿灿的黄花菜。用新鲜的黄花菜炸上一碗酱,再下上一锅面条,那就是最美妙的晚饭了。我打猪草归来,肩上背的是草,腰间别的是镰刀,左手可能拿的是一束马莲,右手握的就是黄花菜了。

    ⑥我父亲是个知识分子,他伺候庄稼的本事与他的教学本领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我们家的地不是因为施肥过少而使庄稼呈现一派萎靡之气,就是垄打得歪歪斜斜,宽的宽,窄的窄。进了我家园田的庄稼,很像是被送入孤儿院的弃婴,命运总是不大好。我们家的农具,也比别人家的要邋遢许多,锄头上锈迹斑斑,镐头和犁杖上携带的尘土足够蓄一只花盆的,镰刀钝得割草时草会发出被剧烈撕扯的痛苦的叫声,如乌鸦一样“呀呀呀”地叫。而那些地道的农家,农具总是被磨得雪亮,拾掇得利利索索的,不似我们家的农具,一律被堆置在墙角,任凭风雨侵蚀,如一群衣衫褴褛的乞丐。即便如此,我还是热爱我们家的农具,热爱它们的愚钝和那满身岁月的尘垢。

    ⑦我们家使用过的那些农具早已失传了。但我忘不了农具木把儿上的那些圆圆的节子,那一双双眼睛曾见证了一个小女孩如何在锄草的间隙捉土豆花上的蝴蝶,又如何在打猪草的时候将黄花菜捋到一起,在夕阳下憧憬着一顿风味独具的晚饭。我可能会忘记尘世中我所见过的许多人的眼睛,那些或空洞或贪婪或含着嫉妒之光的眼睛。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农具身上的眼睛,它们会永远明亮地闪烁在我的回忆中,为我历经岁月沧桑而渐露疲惫、忧郁之色的眼睛,注入一缕缕温和、平静的光芒。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题“农具的眼睛”描述了农具木把的特点,同时文章以此作为切入点,回忆了童年时代关于农具的相关事件。 B . 文章第②段“我”认为“最憎恨的就是犁杖”,是因为干农活时父亲总叫着“我”,农活的艰辛让“我”反感。 C . 文章第④段画线句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有着趣味外形的锄头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 本文描写细腻,语言生动,如第④段中“驱邪扶正”“绑票”“异己”这些加点词语便透露着作者对生活艺术化的审视和感受。
    2. (2)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④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清风拍打着土豆花,土豆花又借着风势拍打逗弄着我的脸颊,让我脸颊发痒,那是一种多么难忘的痒啊,温馨且醉人!

    3. (3)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回忆了哪些童年片段?有什么作用?
    4. (4) 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第⑦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农具身上的眼睛,它们会永远明亮地闪烁在我的回忆中,为我历经岁月沧桑而渐露疲惫、忧郁之色的眼睛,注入一缕缕温和、平静的光芒。

五、(60分)
  • 10. (2024七下·济南期末) 按要求作文。

    翻越重重高山,看见了奔腾的大海,我们欣赏到山海美景;打开书籍,看见了历史和文明,启迪我们的智慧;走进生活,我们看见了人间的烟火,体验到生活的苦辣酸甜;遇见了不同的人,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也看见自己的成长……

    请以“看见”为题目 , 写一篇文章。

    要求:

    文体不限;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不得抄袭;

    不少于 600字 (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