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大冶市2024年中考语文5月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24 浏览次数:3 类型:中考模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 1. 班级开展“我的语文生活”学习活动,小宇和小文特邀你参与。
    1. (1) 小宇的学习从朗读开始,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是( )
      A . 小宇注意到易错字的读音,他这样读: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bàn),容不得闭塞(sè)。 B . 小宇希望读出诗人满怀悲怆,发出心底最强烈的呼喊,他这样处理节奏: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C . 小宇想读出父亲凄凉的心情,他这样处理停连 (“⋁”表示停,“∧”表示连):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著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D . 小宇想强调天上街市的的美丽,他这样处理重音: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2. (2) 小文写了个“耑”字,请你分别加上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填入相应方框内。

      A.素□绿潭       B.怀□梦想         C.□雪丰年        D.苟延残□

    3. (3) 小宇看到大冶青龙山公园的一副楹联,觉得对联中的几处关键词值得反复吟咏。将这几个词依次还原到楹联方框中,你认为最佳的一项是( )

      上联:山横水底,阁□波心,渚上凫禽眠草□

      下联:鹤语松冠,莺□柳线,林中鹦鹉说春□

      A . 上联:穿 浅  下联:卧 深 B . 上联:卧 深  下联:穿 浅 C . 上联:穿 深  下联:卧 浅 D . 上联:卧 浅  下联:穿 深
    4. (4) 下面是小文在学校组织的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中的一段演讲稿,横线处表达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改正。

      每年的423日为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的主旨誓言是:“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是年老还是年幼,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②我校也于世界读书日开展以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为主题的系列读书。此活动旨在让大家从作品主人公的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在读书中积累,在积累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③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整理资料、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将得到提高

    5. (5) 小宇读到一则新闻,请试着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六号探测器由此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预选着陆和采样区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

    6. (6) 古人在诗文作品中表达着至性真情,如亲情、乡情、友情、家国情……真可谓“怎一个情字了得”。小文以“悟情”为题辑录了一组古诗文,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

      ①仍怜故乡水,。(《渡荆门送别》)

      ②爷娘闻女来,。(《木兰诗》)

      ,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山回路转不见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

      ⑦了却君王天下事,。(《破阵子》)

      ⑧然,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出师表》)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 2.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寄韩潮州愈

    贾 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 , 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 , 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注释】①韩愈被贬潮州,赴任途中遇到侄孙韩湘,写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作传到京师,贾岛读后有感而发作此诗。②木兰舟:用木兰树造的船。③华岳:代指京城。④泷流:即泷水,自湖南流入广东。⑤浪西楼:潮州一处楼阁。

    1. (1) 诗中“”(填写原诗语句)表现道路险阻,“海浸城根”则写出处境
    2. (2) 本诗的尾联照应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中“好收吾骨瘴江边”一语,并一反其意。请谈谈你的理解。
  •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____。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____。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 , 披蒙茸 , 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____。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 , 戛然长呜,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____?”问其姓名,俯而不答。道士顾笑,予亦惊。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注释] ①巉(chán)岩:登上险峻的山崖。履,践,踏。巉岩,险峻的山石。②蒙茸:杂乱的丛草。③栖鹘(hú):睡在树上的鹘。④冯夷:水神。⑤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

    1. (1) 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文言语句

      词义解释

      结合字形推测

      无与为乐者

      根据语境推断

      霜露

      联系常见成语

      而登舟

      迁移课内字词

      予亦惊

    2. (2) 将“焉”“矣”“乎”“耳”依次还原到文中括号内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矣  耳  焉  乎 B . 耳  矣  焉  乎 C . 矣  乎  焉  耳 D . 耳  乎  焉  矣
    3. (3) 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B .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C .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D .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4. (4) 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 (5) 从乙文中摘录出与甲文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句话。
    6. (6) 乙文的第二段描述了“孤鹤”的形象,有何表达作用?
  • 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阅读是人的另一半生命

    梁衡

    ①要问我们为什么阅读,不如先问一下为什么要吃饭。

    ②人是由物质和精神组成的。不吃饭不能长身体,会肉体死亡;不阅读不会有思想,会精神死亡。正如营养不良,会造成身体发育的缺陷,面黄肌瘦、腿细脖长、鸡胸龟背等等。不读书也会造成精神方面的缺陷,如自私、狭隘、孤独、浮躁、虚荣、骄傲、多疑、胆怯等等,生活得不阳光、不自信、不幸福。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收获。它决定着人的知识、思想、意志、审美、情趣。这是从人的自我丰富的一面来说。也就是说,我们阅读,是出于精神生活的需要,阅读是人的另一半生命。

    ③大约在四十年前,我注意到当时的一个社会现象。当年被打成“右派”的知识分子虽都落实政策回城安排了工作,但结果却大不相同。很多人身体垮了,学业荒了,不能再重整旗鼓,只有坐家养老,等待物质生命的结束。有一部分“右派”却神奇般地事业复起,演戏、写书、搞研究等,又成果累累,身体也好了,精神变物质。这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没有停止读书,反而趁机补充了知识,补充了生活。我又联想到“文革”中很多学者都是靠读书挺了过来,并留下了著作。如季羡林的《牛棚杂忆》,杨绛的《干校六记》。

    ④物质生活会遭遇困难和挫折,而阅读可以为我们提供心理支撑,助力精神建设。只要有阅读,人就不会倒,不会老。

    ⑤什么是阅读?阅读就是思考。

    ⑥阅者,看也。但是比看要深一些,它不是随意地、可有可无地观看。是有目的地、带着问题观看,是一个思维过程,边看边想。比如,我们说“阅兵、阅卷、阅人、阅尽人间春色”,就不说“看兵、看卷、看人、看尽人间春色”。而对不需太动脑子的,浅一点的东西,消遣、娱乐的,则常说看,不说阅。如“看电影、看风景、看热闹、看耍猴”,不说“阅电影、阅风景、阅热闹、阅耍猴”。所以当我们说阅读的时候,心境是平静的、严肃的,也是美好的、向往的。

    ⑦“阅”和“看”的区别,其实代表了人的阅读需求的不同层次。广义来说,人的阅读有六个层次,最低的层次是寻找刺激的阅读,比如武侠、枪战、惊悚题材的小说。再往上第二层是娱乐的阅读。从第三层开始进入信息的需求,第四层是知识的需求,最后两层是思想和审美的需求。

    ⑧这六个阅读层次中,前三个刺激、娱乐、信息,是维持人的初级的、浅层的精神需求,可以用“看”来解决。后三个知识、思想、审美,是维持高级的、深层的精神需求,则只看不行,还要想,这才是真正的阅读,可称为狭义的阅读。从阅读需求的层次出发,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满足知识、思想、审美方面的深层次的阅读需求,也就是要读经典。

    ⑨现在电子读物盛行,主要承担提供刺激、娱乐和信息的任务。它的特点是快捷、方便、形象,但也带来另一个问题,浅显、浮躁,形象思维多,逻辑思维少。电子读物能在生活实用方面带来帮助,但如果只接触电子读物,是一种精神缺失。阅读不仅是为了个体精神生命的成长和延长,而且我们也要把这种精神生命延伸到下一代去。

    1. (1) 下面说法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人是由物质和精神组成的,缺乏物质,人无法生存,但缺乏阅读不至于死亡。 B . 当年被打成“右派”的知识分子落实政策后无法适应生活的原因是没有坚持阅读。 C . 阅读需求的层次有浅层次和深层次之分,我们更应该关注深层次的阅读需求。 D . 电子读物快捷、方便、形象,但是浅显、浮躁,因此不应被人们广泛使用。
    2. (2) 本文是梁衡先生在一次阅读主题活动上的发言,通读全文内容,梳理出作者的论述思路。
    3. (3) 老师要求同学们阅读语文教材中推荐的经典名著,小文同学说:“名著数量太多,有的如《水浒传》《经典常谈》等比较难读。我们通过观看短视频介绍的方式来了解名著的大致内容就可以了呀。”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对小文的说法予以回复。
  • 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老那的旗

    君华

    ①一抬头,老那发现旗杆子上的旗让昨夜的西北风拉了一道口子。

    ②老那将旗降下来,才发现那口子有将近二十厘米长,就跟学生们使用的直尺长度差不多。怪可惜的,这么好的一面旗就这样叫风毁了。老那在心里叨咕着,去库房寻另一面新旗。

    ③老那在库房里翻箱倒拒,却没有找到新旗。老那明明记得,库房里还有一面备用的新旗,但他把所有的柜子、箱子翻了个底朝天,愣是没找着。兴许是记错了?不应该啊,绝对还有一面!老那又是一通找。仍是没找着。老那这才确信是自己记错了。”老啦,不中用啦,这记性是越来越差了!”这么一感慨,老那忽然伤感起来。

    ④老那是个不服老的人,也是个从来不服输的人。浑身的力气总也使不完,但终究是老了……这么想着,老那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也不知道在冰凉的地面上坐了多久,他忽然腾地站了起来。老那觉得,不能这么坐下去了。今天是星期日,明天就是星期一,他还得给孩子们升旗呢,他得抓紧时间去苏木上买一面新旗回来

    ⑤平日里,只要看到学校的旗升起来,我们就知道该上学了。升旗的除了老那外,不会有别人,因为老那是我们嘎查小学的校长。老那名叫那日苏,但没人叫他“那日苏”,也没人叫他“那校长”。包括我们学生在内,背地里都喊他’“老那”。他除了是校长外,还是我们的蒙古语老师、汉语老师、数学老师和体育老师,是我们各门正课副课的老师。整个嘎查小学只有他一位老师。老那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那就是每天早上六点准时起床升旗。一旦哪天没升旗,那意思就是学校放假。

    ⑥老那每回去苏木或是旗里乃至盟里,除了买回一些教具文具外,一定还会买一面崭新的国旗回来。我们嘎查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夜间风大,每天傍晚老那都要把国旗降下来收好。尽管这般爱护,可国旗还是经不住每天的风吹日晒,因此只要有机会出门,老那就一定会买一面新的国旗回来。

    ⑦老那跳上一辆突突冒烟的农用三轮车就往苏木赶去。苏木有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文化用品商店,那里能买到国旗。文化用品商店在苏木中学南门西侧,苏木中学在苏木街道最南边,可老那搭的这辆农用三轮车到苏木街道北头就往东拐了。老那不敢耽搁,跳下车就往南走,因为还有两里多地呢。

    ⑧老那好不容易走到苏木中学才发现文化用品商店关门了,一把大铁锁牢牢地把着店门。

    ⑨老那打听一圈才弄明白,今天是星期天,商店老板回花吐古拉嘎查家里去了。这可怎么办?花吐古拉嘎查离苏木有五里多地呢!

    ⑩老那咬了咬老牙,决计去一趟花吐古拉嘎查,他要去找商店老板回来给他开门。

    ⑪等老那气喘吁吁地找到商店老板时,商店老板却不乐意再跑一趟:“这大周末的,不去!”商店老板打着酒嗝儿连连摆手。

    ⑫老那苦口婆心地告诉商店老板,孩子们等他升旗上学呢。老板不哎声了,从炕上爬起身,默默地跟着老那回了店里。

    ⑬商店老板郑重其事地将国旗交到老那手里。老那接过旗,想了想,又掏出一沓零钱来,慢悠悠地说:“再买一面,买两面吧!这么大考远折腾你一趟,挺不容易!”

    ⑭从商店出来,老那才发现天已经完全黑了。他还没吃饭呢!可他已经顾不上咕咭叫的肚子了,他得抓紧时间去苏木街道上找辆车赶回去。可眼下哪有车啊?这大冷天的!

    ⑮老那只好迈开双腿往回走,边走边看有没有顺路车可以搭。这天可真是太冷了,西北风那个吹呀!刮在脸上跟刀割似的。也是,昨夜那风都能把旗子杜出一道老长的口子,能不冷吗?

    ⑯光刮风还不算,雪忽然就下起来了。不一会儿就下大了,越下越大,大雪片子像鹅毛一样,老那心知眼下是不可能碰到什么顺风车了,他只能靠自己的双腿一步一步往回走了——或者说,往回可能更准确

    ⑰老那抬了抬头,似乎远远地看见了嘎查小学里矗立的旗杆。看着光不出溜的旗杆,老那顶着科尔沁腊月里的西北风和鹅毛大雪,坚定地向嘎查小学迈着步子。

    ⑱事实上,老那哪能看见旗杆呢!还有好几里地昵!他只不过是在心里想着,孩子们明天就要上学,上学就要升旗。这么想着,他就迈开了步子。

    1. (1) 简要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在下面横线上补充合适的内容。

      ①国旗被风扯破,老那在库房寻旗未果。

      ④老那顶风冒雪,连夜步行往学校赶。

    2. (2) 文章多次写到“西北风大”,你认为有什么作用?
    3. (3) 结合语境,赏析文中划线的语句。

       ——或者说,往回“挪”可能更准确。(说说“挪”的表达效果。)

    4. (4) 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老那的“旗”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5. (5) 教师节那天,老那被评为“优秀教师“,结合文章内容,请你为老那拟写一段50字左右的颁奖词。
  • 6.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甲】

    ①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侮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疯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摔,摔了个倒裁葱,脱身走了。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好猴精!有诗为证。诗曰:混元体正合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渺渺无为浑太乙,如如不动号初玄。炉中久炼非铅汞,物外长生是本仙。变化无穷还变化,三皈五戒总休言……。

    ②这一番,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幸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他看大圣纵横,掣金鞭近前挡住道:“泼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这大圣不由分说,举棒就打,那灵官鞭起相迎。两个在灵霄殿前厮浑一处。

    (节选自《西游记》)

    【乙】

    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馀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恶?”金有馀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来,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馀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号淘痛也是的。”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馀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节选自《儒林外史》)

    下面表格展示了同学们研读《西游记》和《儒林外史》的部分成果,请你相互参照,完成下面的任务。

    1. (1) 故事理一理

      两个选段分别记叙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周进大闹贡院”的情节,结合原著有关内容简述悟空“闹”的原因。

      【甲】

      [乙]


      周进寒窗苦读几十年,连个秀才都没捞到,郁郁不得志,进入贡院,触景生情,悲从中来,失心疯发作大哭大闹。

    2. (2) 人物评一评

      两篇选文刻画人物都很生动形象,结合选段,参照甲文示例,请你评一评周进。

      【甲】

      [乙]

      孙悟空在八卦炉四十九日,跳出后仍大闹天宫,表现了桀骜不驯、敢于反抗的性格。

    3. (3) 写法品一品

      两部名著都采用了讽刺的艺术手法,参照乙文示例,就《西游记》的讽刺手法,简要举例分析。

      【甲】

      [乙]


      范进中举前后人生命运变化和众人对他态度的对比,辛辣嘲讽了世态炎凉、趋炎附势的社会现实。

    4. (4) 主旨探一探

      《水浒传》和《儒林外史》都是中国古代经典小说,请探究《儒林外史》的主旨。

      【甲】

      [乙]

      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的复杂社会矛盾,表现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的愿望和要求。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 7. 门,有有形的家门、校门、城门……有无形的的沟通之门、友谊之门、心灵之门……门关着,是障碍;门打开,就打开了通道。班级决定举办“千姿百态的门”图片展,请你从下面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学校的大门、庭院的小门、古老的城门……总有一扇门让你觉得有参展价值,请选择一个并为它写一段介绍词。(80字左右)

    任务二:“门”或许引发了你的联想和想象,请写一首小诗在图片展上与同学分享。(不少于4行;如超过4行,诗行之间用“/”标示。)

  • 8.  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任务一:

    站在那扇门的面前,你是否有过徘徊、紧张、期待……推开那扇门之后,你是否又有过释然、轻松、喜悦……

    请以“推开那扇门”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二:

    人的一生,总会进进出出各种各样的“门”,但有时却入不了“门”,有时又出了“门”。到底什么是“门”?“门”又有什么作用?怎样才能进“门”?

    请以“说‘门’”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三:

    青春期的我们,是否见过或亲历过矛盾,有时候“砰”的一声摔门声,表达的是复杂的情感。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何事,之后又会如何收场呢?

    请以“摔门之后”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写在作文格第一行;②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