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学业诊断...

更新时间:2024-07-22 浏览次数: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 1. (2024高一下·太原期末) 2024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党员干部要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中央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有利于( )

    ①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②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③教育引导全体党员规范自身行为,保证提高工作效率

    ④加强对廉政建设的宣传和监督,提高党依法行政能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2024高一下·太原期末) 2024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习近平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   ②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   ④国家主席决定国家重大事务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3. (2024高一下·太原期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总结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①需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

    ②旨在加强中华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和融合

    ③要有效防范和化解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

    ④有利于确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2024高一下·太原期末) 2024年4月,受中共中央委托,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率民进中央调研组,赴福建宁德、莆田、福州等地,围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开展年度重点考察调研,并与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和企业代表进行交流。民进中央的调研表明( )

    ①各民主党派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

    ②民主党派在国家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积极履职

    ③为党和政府进行科学执政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④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聚共识谋大事的优势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5. (2024高一下·太原期末)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小院议事厅”到“屋场恳谈会”,从“板凳民主”到“议事微信群”,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多样的民主实践形式,开展了丰富的基层民主实践活动。下列关于基层民主实践活动认识正确的是( )

    ①基层群众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方式选出自己的当家人

    ②基层群众行使决策权对基层的公共事务集体作出决定

    ③基层群众通过民主协商方式实现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

    ④基层群众通过民主评议等方式监督村(居)委会的工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24高一下·太原期末)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保守国家秘密法》,此次修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保密工作成熟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实践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对于推动保密工作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表明,《保守国家秘密法》( )

    ①发挥了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②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③能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法治保障   ④反映了我国全体公民的各种诉求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7. (2024高一下·太原期末) 法治代表着几千年来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崇高价值,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法治建设从确立法治方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历程,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关于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的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②形成了以各项法律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科学完备的行政执法体制确保了行政机关依法行使权力

    ④人权保障贯穿法治建设各个环节,保障水平达到新高度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8. (2024高一下·太原期末)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行政复议成为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经过公开征求意见,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这是行政复议法施行二十多年来的首次“大修”。从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看,行政复议法“大修”体现了( )

    ①中国共产党尊重宪法权威坚持依法执政②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③制定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基本形式之一④法治建设必须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9. (2024高一下·成都月考)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的决策部署,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根据决定,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司法解释等都应当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旨在( )

    ①促进立法质量的提升,更好保障人民利益   ②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避免违宪违法行为

    ③约束国家机关的权力运行,保证依法履职   ④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国家法治统一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0. (2024高一下·太原期末) 2023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从全面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加快构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等六个方面明确了未来三年提升行政执法质量的方向。由此可见,开展行政执法质量提升行动意在( )

    ①推进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建设权责法定政府

    ②提高政府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铸牢法治国家基础

    ③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④拓宽政府的治理渠道和方式,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2024高一下·太原期末) 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形成符合国情、体现时代特征、人民群众满意的法治社会建设生动局面,为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以下关于建设法治社会的举措正确的是( )

    ①实行律师驻基层制度,有效解决基层治理中的各种问题

    ②搭建在线矛盾纠纷化解的平台,及时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强化道德在解纷中的权威地位

    ④发挥社会规范的积极作用,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管理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2024高一下·太原期末) 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党中央领导下,对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形成了比较成熟完善的草案。2024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组织法修订案。这表明实现科学立法要( )

    ①拓宽公民参与立法的渠道,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②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所有诉求

    ③按照法定的职权,遵循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④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在立法中领导核心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2024高一下·太原期末) 行政执法是政府依法履职的重要内容。政府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不能“为罚而罚”,应该严的要严,该轻的要轻,让当事人体会到温情和体恤,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这要求政府开展执法工作应( )

    ①规范履行政府职能,勇于负责敢于作为   ②完善行政执法程序,统一行政执法行为

    ③融法理情于一体,提升执法机关公信力   ④杜绝惩处行为,确保执法效果的最优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2024高一下·太原期末)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是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对人民法院开展审判工作的启示是( )

    ①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②忠实履行法定职责,实现程序和结果公正

    ③不断优化审判程序,着力提升审判的效率

    ④强化行政监督机关作用,依法行使审判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2024高一下·太原期末) 广东潮州的糖画主题普法以糖为墨,绘“法”之形;广西鹿寨山歌将法律知识编进轻快悠扬的旋律中,唱出法治“好声音”……近年来,各地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借助特色文化绘出全民守法的新图景。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有助于( )

    ①调动群众参与法治建设积极性,提高公民公正司法的能力

    ②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理念,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法治观念

    ③社会成员普遍信仰法律,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社会氛围

    ④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新时代法治建设增添道德底蕴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6. (2024高二上·玉溪月考) 当代法国哲学家皮埃尔·阿多曾在《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一书中谈道:“在古希腊,哲学首先是一种活动,而不是静态的知识;是对智慧的爱,而不是智慧本身;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在学院被教授的学问。”从中可以领悟到哲学是( )

    ①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   ②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③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7. (2024高一上·禄劝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 )

    ①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出原创贡献

    ②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③标志着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④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并对其进行完善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8. (2024高二上·成都月考) 科研人员利用自动化、高通量的合成生物研究大科学装置,自主搭建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平台,对发育中的免疫细胞开展“解码”,并以海量数据为基础绘制了人体免疫系统发育图谱。这项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调控机制,为疾病诊断、免疫治疗和新疗法开发提供重要的基础。这说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且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提高改造世界能力的条件

    ③思维具有能动创造性可以超越客观存在制约

    ④意识在内容上是主观的而在形式上是客观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9. (2024高二上·六盘水期中) 近年来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常常呈现突发、强发、频发的特点,极端天气“出道即巅峰”的特点越来越强烈。为此,我国将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研究,科学分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和宣传科普工作,提高自身灾害防范意识和防御能力。这表明( )

    ①关于气候的认识是构建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基础

    ②人类能够把握极端异常天气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自然灾害等客观条件制约

    ④人们尊重气候变化规律不断提高风险预警能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0. (2024高二上·绵阳月考) 2024年4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指出,要从细处着手,根据各地禀赋条件发展潜力等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主动对接国内其他区域战略,积极融入国际循环,增强西部发展动力活力。这是基于( )

    ①我们要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②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是正确认识利用事物的前提

    ③事物发展的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内部外部联系

    ④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普遍而客观的联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1. (2024高二上·唐山月考)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60年来,从飞机、卫星、核电站到葡萄酒、奶酪、化妆品,中法合作既有“高精尖”,也能“接地气”。“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机制已成为中法合作的亮丽名片。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人们根据自身意愿建立客观联系   ②在实践基础上创造新的本质联系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④人为事物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产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2. (2024高二上·保山月考)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八号,从单人进入太空,到三人乘组进入中国空间站,各类科技实验项目的数量和种类都发生了质的提升。这些实验不仅对地面上的技术革新有重要意义,对人类探索太空、建立太空家园也有深远影响。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说明( )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②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③事物的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④渐进性的积累是飞跃性变化的前提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3. (2024高一下·太原期末) 下面选项中与右图漫画《简单是由复杂来支撑的》(作者:郑辛遥)所蕴含哲理相符合的是( )

    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②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④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4. (2024高二上·钦州月考)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这给我们的唯物辩证法启示有( )

    ①任何事物都有优点缺点不能一概而论   ②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做事情要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从实际出发探求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5. (2024高一下·太原期末) 从医疗健康到交通运输,从金融领域到农业生产,人工智能正引领着各个领域的变革。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人工智能应用所带来的挑战和风险,确保其应用符合法律法规和伦理原则,避免潜在的负面影响。从哲学上看,能支持该观点的理由是( )

    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③要坚持两点论,分清事物的“主流”与“支流”

    ④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大题,共50分)
  • 26. (2024高一下·太原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是我国第一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法律,为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根本行为规范和有力法治保障。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部分内容

    蕴含道理

    第一条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四条爱国主义教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健全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方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发掘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发挥红色资源教育功能,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第三十七条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不得有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等行为。

  • 27. (2024高一下·太原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态兴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而系统的巨大工程,法治在构建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和保障性的作用。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取得累累硕果:目前我国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30余部,行政法规100多件,地方性法规1000余件,相关司法解释16件;生态环境执法体制机制改革纵深展开,区域、部门双重联动协作的环境保护执法机制不断完善;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水平稳步提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取得较好成效,环境司法审判的公众参与度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公众生态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然而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绝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新时期生态环境建设面临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新挑战,需要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用良法善治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结合材料,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说明如何通过良法善治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 28. (2024高一下·太原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学教育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论述了科学教育的意义、内涵和方法,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旨在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需要,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从课程教材、实验教学、师资培养、实践活动、条件保障等方面强化顶层设计,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推进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科学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夯实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

  • 29. (2024高一下·太原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8月,Y村将迎来了第二个全国生态日。19年前,在考察浙江Y村时,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曾经,这里时常炮声隆隆、粉尘遍地,许多村民靠开采矿石谋生,腰包鼓了,生态却破坏了,一时间“山是秃头光,水成酱油汤”。后来,在“两山理念”指引下,村里关停矿山、水泥厂,发展生态旅游。如今,昔日矿坑成了咖啡馆,水泥厂变成了创客空间……300多家咖啡馆遍布乡村,农家乐融入景区,养鱼用上5G物联网。2023年,Y村接待游客超过115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总收入高达2247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7.1万元。

    “好风景”兴起“好经济”,带来“好钱景”。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全力探索旅游新模式,Y村实现了从“卖石头”到“卖风景”再到“卖生活方式”的转变,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并举的新路,开辟了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知识,说明Y村如何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

  • 30. (2024高一下·太原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把“千万工程”作为典型案例写入标题,肯定了“千万工程”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普遍意义。

    材料一  “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和重要指示要求,从浙江农村区域差异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立足不同地形地貌,结合地方发展水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积极构建以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乡村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为基础的“1+4”规划体系,着力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和执行力,实现了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的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迭代升级。

    材料二 浙江M村在实施“千万工程”的实践中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以“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基层民主协商为法宝的共同富裕建设新路子。20年来,M村牢牢把握村党委工作主动权、掌控力,强化网格支部主体作用发挥,每个环节都把牢方向、拉好纤绳。坚持把工作做在日常,把感情系在经常,知民情、解民忧,站在群众角度把事情议透、把思想议通。遵循大事大议、急事急议、小事小议的原则,建立了一套事前准备、事中组织、事后运用的工作制度,让协商民主更加符合基层实际。近年来,该村通过民主协商议事879件,问题解决率达98%,满意度达100%。

    材料三 近年来,山西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农业农村面貌明显改善。2024年山西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做好2024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的实施意见》发布,指导山西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具有晋风晋韵特色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知识,阐述浙江省委省政府在推进“千万工程”的过程中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M村的做法对促进基层民主协商的意义。
    3. (3) 2024年2月,太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年内创建精品示范村10个,提档升级村50个。请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为太原市落实山西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