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4-07-24 浏览次数: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与运用(24分)
  • 1. (2024七下·梁园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文中描写的景物往往浸透着作者的情感,我们能够在山川溪泉中和花草树木间听见回荡的心声、发现人生的影子。宗璞笔下的藤萝,泛着点点银光,就像溅的水花,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每一穗紫藤萝花,不知里面装的是什么仙露(qióng)      浆,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这生机勃勃的花,寄托了宗璞赞美生命的美好情感,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彩,带给我们许多启迪。

    1. (1)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 )溅             仙(qióng)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山川溪泉中、在花草树木间,我们能够听见回荡的心声,发现人生的影子。 B . 我们能够在山川溪泉中发现回荡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看见人生的影子。 C . 在山川溪泉中、在花草树木间,我们能够发现回荡的心声,看见人生的影子。 D . 我们能够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
  • 2. (2024七下·梁园期末)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B . 《驿路梨花》以梨花为喻,为线索,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讴歌了年青一代的优秀品质。“驿路梨花处处开”一语双关,主要为了歌颂雷锋精神到处发扬光大。 C . 《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是我国近代思想家、学者康有为,本文选自他的代表作《<饮冰室合集>集外文》。 D . 《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本文主要运用衬托手法,表现了作者的高洁情趣和追求。
  • 3. (2024七下·梁园期末) 下列各项依次为企业、茶楼、商场、书屋的楹联,对偶不太工整的一项是( )
    A . 创建名牌企业,铸造精品工程。 B . 善待东西南北客,畅谈兄弟姐妹情。 C . 百货百样百拿不烦,千客千意千言送暖。 D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4. (2024七下·梁园期末)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阅读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活动。 。

    ①由于有了文字,就可以把语言的声音信息转换为视觉信息,并把它长期地保持下來。

    ②人类社会也因此发展并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

    ③这种活动是随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

    ④这样就突破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人类社会所积累起来的经验能够系统地保留和传播。

    A . ②①④③ B . ③①④② C . ②③④① D . ③②①④
  • 5. (2024七下·梁园期末) 下面是“写景·状物”类诗文佳句选辑,请在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原句。

    写景

    融情于景

    仰望泰山。“造化钟神秀,”,神奇秀丽的美景、参天矗立的雄姿,让杜甫心生豪迈之意。

    夜泊秦淮。“,夜泊秦淮近酒家”,朦胧月色,凄清悲凉,引发杜牧的兴亡之忧。

    寓理于景

    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浮云重重,遮天蔽日,但王安石笃信“只要站得高,就能看得远”。

    探访山村。“”,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出,使陆游顿悟“身处逆境,锲而不舍,也会绝处逢生”。

    状物

    托物言志

    独爱莲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生于污浊境,坚守清白心,寄托周敦颐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

    借物喻人

    移情落红。“”,落花葬身泥土而更护花,喻指龚自珍虽远离官场,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

  • 6. (2024七下·梁园期末) 学校开展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句子,不符合“孝亲敬老”主题的一项是( )
      A .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B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D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2. (2) 相比于传统的“孝”,“0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发现的两个新特点。

      材料一: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他们”。

      材料二: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的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特点一:  。

      特点二:  。

    3. (3) 同学们准备到社区敬老院慰问,小亮不想去,他认为只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就可以了。作为班长,你怎样劝说他改变想法?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 7. (2024七下·梁园期末)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

    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

    ——怀念叶圣陶先生

    肖复兴

    ①一次偶然的机遇,能够改变一个人终生的命运。

    ②小时候,捏着可怜巴巴的一角七分钱,踮着脚尖从家门口对面的邮局里买来一本《少年文艺》时,我开始迷上文学。我渐渐沉浸在我国现代文学之中。鲁迅、冰心、叶圣陶、许地山……一位位相继闯入我的心中。他们的作品令我爱不释手。冥冥幻想里,我像今天的青少年朋友一样,想入非非地想像着他们的模样、为人及性格。但是,我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结识他们当中的一位,并且能够聆听他的教诲。二十余年弹指飞去,当他白发如银时,我竟如他一样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他起的作用举足轻重。

    ③他就是叶圣陶先生。

    ④一九六三年,我正上初三,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一张画像》,是写教我平面几何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教课很有趣,为人也很有趣,致使这篇作文写得也自以为很有趣。经我的语文老师推荐,这篇作文竟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自然,我挺高兴。一天,语文老师拿来厚厚一个大本子对我说:“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我睁大眼睛,有些莫名其妙。“是叶圣陶先生!”老师将那大本子递给我,又说:“你看看叶先生修改得相当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⑤我打开本子一看,里面有这次征文比赛获奖的二十篇作文。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一下子愣住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那篇作文简直像是动过大手术鲜血淋漓继而又绑上绷带的人一样。

    ⑥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几遍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修改。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即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地方修改得很多,倒装句改得很多,长句子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也规范多了。而“书皮”改成了“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我真的从中受益匪浅,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创作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⑦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这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那时,我才15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鸟儿抖着翅膀。那是只有那种年龄的孩子才会拥有的心思。

    ⑧这一年暑假,语文老师找到我,说:“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客!”

    ⑨我感到很意外。因为我一直觉得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一定是深居简出,凡人不见的。见这样的作家如同国家元首一样难哩。现在叶圣陶先生居然要见见我这样一个初中学生,这自然成了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⑩那天,天气很好。下午,我来到东四北大街一条并不宽敞却很安静的胡同。叶老先生的孙女叶小沫在院门口迎接了我。院子是典型的四合院,小巧而典雅。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使得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似乎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⑪叶小沫引我到客厅,叶老先生已在门口等候了。见了我,他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落座之后,他用浓重的苏州口音问了问我的年龄,笑着讲了句:“你和小沫同龄呀!”那样随便、和蔼,作家头顶上神秘的光环消失了,我的拘束感也随之消失了。越是大作家越平易近人,原来,他就如一位平常的老爷爷一样,让人感到亲切。

    ⑫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和指南之类。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他又说:“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期望。

    ⑬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所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所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致不知黄昏什么时候到来,落日的余晖悄悄染红了窗棂。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那时候,我刚刚读过叶老先生写的一篇散文《爬山虎》,便问:“那篇《爬山虎》是不是就写的它们呀?”他笑着点点头:“是的,那是前几年写的呢!”说着,他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望望窗外那爬山虎。

    ⑭我应该庆幸,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大作家,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他对于一个孩子平等真诚又宽厚期待的谈话,让我十五岁的那个夏天富有了生命和活力。我仿佛觉得那个夏天变长了,总有回味的嚼头。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地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⑮在我的眼中,那一片爬山虎永远都那么绿着。

    (选自《肖复兴散文》,有删改)

    1. (1) 全文写了“我”回忆和怀念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情?请概括回答。
    2. (2) 请赏析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3. (3) 在作者的眼里,叶老是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叶老具有怎样的人品和文品。
    4. (4) 请简要分析文章以“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为标题的作用。
  • 8. (2024七下·梁园期末) 请阅读下面的科幻小说,完成下题。

    在那儿

    刘慈欣

    ①冯帆站在救生艇上,目送着蓝水号远去,他原准备在其上度过一生的。另一边,在太空中的巨型飞船下面,海水高山静静地耸立着,仿佛亿万年来它一直就在那儿。

    ②当感觉到救生艇的甲板在水坡上倾斜时,冯帆纵身一跃,跳入被外星飞船的光芒照得蓝幽幽的海中。

    ③他要成为第一个游泳登山的人。

    ④现在,已经看不到海山的山顶,冯帆在水中抬头望去,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面一望无际的海水大坡,坡度有45度,仿佛是一个巨人把海洋的另一半在他面前掀起来一样。

    ⑤冯帆用最省力的蛙式游着。他大概算了一下,从这里到顶峰有13 公里左右,爬坡不比平地,不进则退,登上顶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冯帆不后悔这次努力,能攀登海水珠峰,本身已是自己登山梦想的一个超值满足了。

    ⑥这时,冯帆有某种异样的感觉。他已明显地感到了海山的坡度在增加,身体越来越随着水面向上倾斜,游起来却没有感到更费力。回头一看,看到了山脚的已经落下了帆的救生艇,仍然稳稳地停在水坡上,没有滑下去。他试着停止了游动,发现自己也没有下滑,而是稳稳地浮在倾斜的水坡上!冯帆一砸脑袋,骂自己是白痴:既然水坡上呈流体状态的海水不会下滑,上面的人和船怎么会滑下去呢?现在冯帆知道,海水高山是他的了。

    ⑦外星飞船的引力与地球引力相互抵消,使得斜坡面方向的重力逐渐减小,这种重力的渐减抵消了坡度,使得重力对水坡上的物体并不产生使其下滑的重力分量。

    ⑧冯帆继续向上游,随着重力的减小,身体变轻了,游动变得更轻松。冯帆游泳时溅起的水花下落的速度变慢了,水坡上海浪起伏和行进的速度也在变慢。

    ⑨随着风力的增长,水坡上开始出现排浪。【A】在低重力下,海浪的高度增加了许多。形状也发生了变化,变得薄如蝉翼,在缓慢的下落中自身翻卷起来,像一把无形的巨刨在海面上推出的一卷卷玲珑剔透的刨花。海浪并没有增加冯帆游泳的难度,浪的行进方向是向着峰顶的,推送着他向上攀游。随着重力的进一步减小,更美妙的事情发生了:【B】薄薄的海浪不再是推送冯帆,而是将他轻轻地抛起来,有一瞬间他的身体完全离开了水面,旋即被前面的海浪接住,再抛出,他就这样被一只只轻柔而有力的海之手传递着,快速向峰顶进发。峰顶就是风暴眼,是平静的!

    ⑩冯帆已经掌握了在浪尖飞跃的技术,他从一个浪峰跃向另一个浪峰,又“攀登”了20分钟左右,已经走过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浑圆的峰顶看上去不远了,它在外星飞船撒下的光芒中柔和地闪亮,像是等待着他的一个新的星球。

    ⑪冯帆进行了最后的一次飞跃,他正在被吹向气旋的中心。当冯帆飘进风暴眼时,风力突然减小,托着他的无形的气流之手松开了,冯帆向着海水高山的峰顶坠下去,在峰顶的正中扎入了蓝幽幽的海水中。

    ⑫冯帆在水中下沉着,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始上浮,这时周围已经很暗了。当窒息的恐慌

    出现时,冯帆突然意识到了他所面临的危险。入水前的最后一口气,也支撑不到自己浮上水面,死亡的恐惧压倒了一切。就在这时,他发现身边有几个银色的圆球正在与自己一同上浮,最大的一个直径有一米左右,冯帆突然明白这些东西是气泡!低重力下的海水中有可能产生很大的气泡。他奋力游向最大的气泡,将头伸过银色的泡壁,立刻能够顺畅地呼吸了!冯帆乘着上升的气泡升上天空,升上了海面。在低重力下他冲上了水面近一米高,再缓缓落下来。

    ⑬不管怎么样,冯帆想,我登顶成功了。

    (节选自《刘慈欣作品集·山》有删改)

    【注释】①山:外星飞船入侵地球,拉起海水形成一座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的海水高山。②冯帆:海洋地质工程师。大学时曾组织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最后全队四人死亡,自己成为队中唯一的生还者。毕业后为逃避山来到太平洋上,以船为家。③蓝水号:即“蓝水号”考察船,冯帆的海上工作地。④巨型飞船:外星人的飞船。

    1. (1) 了解人物,需先了解他的经历。请完成以下冯帆挑战活动的思维导图。

    2. (2) “请从文中画线的A、B句中任选一句从修辞或语言角度进行赏析。”
    3. (3) 与众不同的挑战对象——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的“海水高山”,让冯帆的挑战更具价值。请结合全文和链接材料探究“山”的含义。

      【链接材料】

      山在那儿,总会有人去登的。登山是智慧生命的一个本性,他们都想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这并不是生存的需要。进化赋予智慧文明登高的欲望是有更深的原因的。

      (刘慈欣《山》)

    4. (4) 小说刻画的冯帆是一个“登山者”,更是一个“前行者”,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请结合冯帆的人物形象特点及其影响力,为其撰写一份“榜样”推荐词。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 9. (2024七下·梁园期末)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 , 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 , 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的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 。 ②可以调素琴 

    2. (2) 下列选项中对划线句子断句最恰当一项是( )

      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A . 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B . 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C . 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D . 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3. (3) 把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 (4) 【甲】文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
    5. (5) 【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这方面你有怎样的感悟?
  • 10. (2024七下·梁园期末) 诗词赏析。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 (1) 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诗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际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B . 二句中的“来者”指后世来登幽州台的人们,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C .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与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D . 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立在画面之中,画面顿时神韵飞动,感人至深。
    2. (2) 《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这两首诗歌中都写诗人登高望远,请结合诗人当时的境况,分析两首诗表达情感的不同之处。
四、名著阅读
  • 11. (2024七下·普洱期末) 据调查,《海底两万里》是在中学生书架上出现频率最高的书目之一。中学生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多集中在以下三点。请选择你喜欢的一点,结合内容进行简要说明。

    ①构思巧妙,悬念迭出 ②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 ③船长复杂而多面的性格

五、作文(50分)
  • 12. (2024七下·梁园期末) 任选一题作文。

    ⑴请以“从那件事中,我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⑵鲁肃用赞美的目光看着学问大进的吕蒙,心里满是欣赏与佩服;杨利伟用冷峻的目光面对舷窗出现的裂纹,最终成功返航;宗璞用平和的目光凝视一树紫藤萝,抒发对生命的赞叹。赞美的目光能让我们发现别人的光彩;冷峻的目光能让我们不惧怕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平和的目光能让我们审视生命,获得独特感受……

    请以“的目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处填写适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章结构完整,内容充实,主题鲜明;

    ③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④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