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 ① 的山城。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掠过街巷时,西边的山,孤塔影斜,古松② 劲,岚烟隐隐,恍如蓬莱仙岛。山下一湾碧溪,蜿蜒而去,俨然是王维笔下绝美的山水画卷。北面是巍峨耸立的山峰,登高眺远,一浪高过一浪的山峦,一直延展到天尽头。
这里有零污染种植养殖,有别出心裁的乡间民宿,更有与竹相关的特色产业( )森林覆盖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七的资溪,是毛竹的重要产区之一,被称作“中国特色竹乡”之誉,遍布山野的毛竹总蓄积量有上亿根。如果为资溪的竹海写一首诗,可以是小桥流水,____。那毛竹、慈竹、观音竹等多达百余种的翠竹,即使是看惯竹林的南方人也未必能认全。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①
[唐]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②,泛泛入烟雾。
归棹③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注释】①初发:启程。扬子:渡口名。元大:不详何人。校书:官名。此诗是诗人在乘船离开广陵(今江苏扬州)赴任洛阳(今属河南)的途中所作。②亲爱:指好友。③归棹(zhào):归去的船。
结尾两句,诗人触景生情,以比喻人生在世难以掌控自身的命运。
【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暮,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①之间,山之阴,石之缝,既己避日,又就燥,对吾堂亦不恶也。来年忽发箭②数十,挺然直上,香味坚厚而远。又一年更茂。乃知物亦各有本性。赠以诗曰:“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③,不如留与伴烟霞。”又云:“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出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此假山耳,尚如此,况真山乎!余画此幅,花皆出叶上,极肥而劲,盖山中之兰,非盆中之兰也。
(选自《郑板桥全集·兰》,有删改)
【注释】①太湖石、黄石:堆假山的两种石料。②箭:像箭一样的花茎。③盎:腹大口小的器皿。
就 策 非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此假山耳,尚如此,况真山乎!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又是一年桃李芬芳,又是一年扬帆起航。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23 届毕业典礼,共同见证5328名本科生、1893 名研究生和43 名留学生圆满完成学业。
我代表学校,向2023届全体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潜心育人的老师们和无私奉献的家长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校友、嘉宾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
从今天起,同学们将投身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面临着建功立业的人生机遇,将承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时代使命。今年“五四”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中说道,“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临别之际,我与同学们交流三点吃苦的感悟,与大家共勉。
一是吃 ① 之苦,立志读尽人间书。“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籍是人类最好的
朋友,读书越多的人,越通透;读书会不断促进人的成长。
在你们毕业临行之际,我希望你们的随身行囊里有书籍同行,在你们的人生岁月中有书籍相伴,在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毕业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新的学习的开始,在社会的大课堂里,你们将进入更为艰难的社会考场,将会面对更为艰涩的生活考验。
希望同学们把终身学习当成一种精神追求、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生活方式,以“归零”心态甘当小学生,始终保持求知若渴、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坚持向同事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锻造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奋斗精神,在苦练内功中涵养自信、收获甘甜。
二是吃 ② 之苦,致广大而尽精微。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能吃苦、善吃苦一直是交大人最亮眼的标签,“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两路”精神早已融入交大人的血液。
学校首任校长穰明德,把生命和热血奉献给祖国、奉献给交通,带领11万筑路大军,攻克源源不断的技术难关,修通了总长四千多公里的川藏公路,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
学校杰出校友郑皆连,躬身路桥五十余载,从农村娃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普通工程员成长为世界拱桥第一人。从创校先辈和优秀校友身上,我们看到了“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看到了“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
希望同学们摒除网络世界的浮躁与虚华,警惕“佛系”“躺平”“摸鱼”心态造成的精神内耗,无论是从事工程、科研、教育,还是求学深造,都要有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以勤学长知识、以苦练精技术、以创新求突破,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把平凡的事情做成伟大。
三是吃 ③ 之苦,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真正的吃苦,不只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还要承受忍耐、克制、自律之苦。
同学们刚走出“象牙塔”,人生之路漫长,不管工作还是生活,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请记住海伦·凯勒“信心是命运的主宰”这句话,唯有自强不息、从容面对,才能在困难和挫折中胜出。
希望同学们在人生旅途中,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不管收获成功还是遭遇失败,都能保持一份静气与定力,坐得住冷板凳、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抗得住挫折,在脚踏实地、修身养性中,实现苦尽甘来。
青春无限好,奋斗正当时。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是“毕业礼”,也是“祝福礼”,更是“启程礼”。未来,无论你们身在何处,母校永远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最温暖的港湾,欢迎常回来看看。
最后,祝福同学们前程似锦、一生幸福!
(选自赖远明在重庆交通大学2023年毕业典礼暨授位仪式上的演讲,有删改)
井冈山铸魂
夏效生
金秋十月,我踏上了井冈山这片红土地。公路沿途翠绿的稻田点缀着秋色,袅袅炊烟盘绕青山,山村小寨如珍珠般散落在山间水旁,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山乡水墨画卷。大约一小时车程,只见标志性建筑“井冈山红旗雕塑”巍然耸立在红旗广场上。
汽车在蜿蜒的山间公路上左右盘旋。爬完一个长坡后,著名的雕塑《胜利的号角》吸引了我们。一只巨大的手,握着一支巨大的军号,俨然红军战士吹响战斗冲锋号。往前,离茨坪镇还有5公里,距离越近,越兴奋。直到看到“红军传统代代相传,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17 个红色大字,知道终于来到井冈山了。
茨坪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上最大的村庄。秋收起义遭受严重挫折的紧要关头,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首次到达井冈山后,这里就成为红军常驻地之一。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点燃了中国革命的希望,毛泽东提出“以乡村为中心”的战略思想,全党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战略性转移,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茨坪作为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中心,它的名字就与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二天清晨,碧空如洗,松涛澎湃,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庄重肃穆。我们拾级而上,瞻仰烈士陵园
纪念馆。“莲花县委书记刘仁堪,在刑场上高喊‘共产党万岁’.敌人割掉他的舌头,他用自己的脚趾蘸从嘴里滴落的鲜血,在站立的方桌上写下‘革命成功万岁’。在当时的井冈山,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上演……”聆听解说员讲述先烈的英雄故事,我泪眼蒙眬,数度哽咽。左右两面墙壁上,悬挂着众多烈士照片和生平简介。二楼墙上镶嵌的大理石上,镌刻着众多烈士的姓名和籍贯,很多是无名烈士。“青山处处埋忠骨。”他们是极具理想主义色彩的英雄,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了共产主义,是他们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沿着碑林登顶,便是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坐落在井冈山烈士陵园的高山之巅,远看像一团火焰。在纪念碑前远眺井冈山五指峰,革命的硝烟虽早已烟消云散,但英雄之气依然在这青山绿水间荡漾。站在英雄纪念碑前,仰望雄伟的碑石,远处传来阵阵悠扬的革命歌曲——“红旗满山崖,鲜花遍地开,人人都把红军爱,姐妹们送鞋来……”新中国的胜利来之不易啊!先烈们对革命事业坚贞不屈的英雄事迹,将在这里珍藏,流芳百世,激励后人。
瞻仰完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后,我们乘观光车直奔黄洋界。伫立黄洋界山头放眼四周,蔚蓝的天,巍峨的山,清澈的水,天山一体,水天相接。1928年8 月30日,黄洋界保卫战打响了。率部驰援井冈山的毛泽东听到山上隆隆炮响,赶至黄洋界。他慷慨激昂地写下了“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光辉诗词《西江月·井冈山》。至今在黄洋界依旧可看见悬崖峭壁旁一块山石上架设着一门迫击炮,在阵阵萧瑟的山风中,仿佛在诉说当年战斗的激烈。走在当年红军踩出的林间小路上,当年朱德与军民一道,冲破敌人重重封锁,将粮食挑上了根据地,挺过断粮危机,保存下革命火种的战斗场面立即浮现眼前。重走挑粮小道,我真切领悟到“坚定执着追理想”是井冈山精神之魂所在。
第二天上午,我们来到茅坪村的毛泽东旧居八角楼。八角楼是一栋土砖结构的两层楼房,因装饰八角天窗而得名。我们上了二楼,楼内陈列着毛泽东当年用过的大砚台、竹筒铁盏青油灯等物品,八角天窗风采依然。井冈山斗争年代,国民党当局为了把革命根据地扼杀在摇篮里,全方位对井冈山实行“围剿”和严密封锁,使井冈山根据地急需的装备物资都陷入严重困境。为了革命战争取得最终胜利,毛泽东教育红军战士节约粮油并宣布相关规定。毛泽东带头节约点灯用油,依然每天工作到深夜。这盏油灯成了革命的指明灯,指引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并将革命的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席卷中华大地,并最终取得了革命成功。
历经九十余载,八角楼上那盏每当夜幕降临便会亮起的清油灯还在。前来瞻仰的人见此情景,便能忆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伟大革命历程。八角楼上的灯光照亮的不仅是中国革命道路,还有共产党人百年不变的初心与信仰。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
一座山,辉映历史;一条路,引领方向;一种精神,照耀未来。
(选自2024 年4月11 日《长江日报》,有删改)
景点 | “我”的行为举止 | “我”的感悟 |
烈士陵园纪念馆 | 聆听英雄故事;观看烈士照片和生平简介 | ① |
革命烈士纪念碑 | ② | 胜利来之不易;英雄事迹流芳百世,激励后人 |
黄洋界 | 伫立山头,放眼四周;回忆黄洋界保卫战;重走挑粮小道 | ③ |
八角楼 | ④ | 油灯成了革命的指明灯,照亮了中国革命道路和共产党人百年不变的初心与信仰 |
青春获得了胜利。伤寒没能夺走保尔的生命。这已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卧床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站起来,颤巍巍地扶着墙壁,试着在房间里走动了。他让母亲搀扶着走到窗口,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已开始融化,雪水汇成的小水洼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外面已经是冰雪消融的早春天气了。
紧靠窗户的樱桃树枝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麻雀,它不时用机敏的小眼睛偷看保尔一眼。
“怎么样,冬天咱们总算熬过来了吧?”保尔用手指敲敲窗户,低声说。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示例:保尔死里逃生连环画。保尔一生中共有四次死里逃生的经历,我们可以通过连环画,更加清晰地展示保尔是如何一次次地战胜困难与挫折,最后百炼成钢的。
疾驰的高铁上,第一次独自坐高铁的小男孩,与邻座的大学生开启了一段温馨对话。从“十万个为什么”的好奇求知,到“很幸运和你遇见”的真情流露,原本略显陌生、枯燥的旅途,因为这次际遇充满了惊喜与感动。
其实,这位大学生也曾有过这样的温暖旅途。他11 岁时独自乘高铁去找妈妈,也是一路问、一路借手机打电话。小男孩的问题也是他当年想问的问题,他感觉有点像和当年的自己在对话。
不少网友也由此纷纷回忆起日常生活中的暖心经历,留言表示“遇到的是年少的自己”。
题目一:请从你的记忆中选择一个在旅途中的难忘的故事,以《旅途中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题目二:读完材料,你有哪些感悟?请从中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篇演讲词。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