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4-07-11 浏览次数: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4八下·吐鲁番期末) 宋庆龄曾感叹:“在我看来,自从1949年10月1日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以来,中国最伟大的转变就是我们的国号中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人民’这两个字”。这表明( )
    A . 新生政权得到民众的支持 B . 人民社会地位发生根本变化 C . 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D . 新中国已获得世界各国认可
  • 2. (2024八下·吐鲁番期末) 和平解放使西藏彻底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及其政治、经济羁绊,维护了中国的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实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西藏内部的团结,为西藏与全国共同进步和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材料反映了西藏和平解放的( )
    A . 背景 B . 目的 C . 过程 D . 意义
  • 3. (2024八下·吐鲁番期末)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作家魏巍所著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他深情地说道:“在朝鲜的每一天……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所报道的史实( )
    A .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 . 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 C . 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D .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
  • 4. (2024八下·吐鲁番期末) 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选举地区人口为5.7亿,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基层人大代表。在此基础上,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由此可知,这部宪法( )
    A . 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B . 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由全国人民直接制定 D . 真正反映了广大人民利益
  • 5. (2024八下·吐鲁番期末)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 )
    A . 促进了国民经济有效恢复 B . 保障了土改革的完成 C . 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D . 标志着三大改造的结束
  • 6. (2024八下·吐鲁番期末) 福林堂是云南现存最古老的药店。1956年,福林堂同其他药店一起公私合营,成立了昆明市药材公司。以下选项中,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是( )
    A . 农业合作化运动掀起高潮 B .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 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开始 D . 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国民经济方针
  • 7. (2024八下·吐鲁番期末) 1978—1985年,我国迎来了农业的超常规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7.1%。1985年农业总产值增长到3619亿元。这一时期“农业超常规增长”主要得益于(    )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 B .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C . 国有企业改革的持续推行 D . 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 8. (2024八下·吐鲁番期末) 著名国企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第一面“商业红旗”。之后企业效益开始下滑,经过1984年股份制改革,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重回昔日光彩。这家百货公司可能实施的改革措施是( )
    A . 政企合一,国家直管 B . 平均分配吃“大锅饭” C . 赎买政策,和平过渡 D . 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
  • 9. (2024八下·吐鲁番期末) 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如图所示国际组织的成员。这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我国加入这一国际组织的意义是( )

    A . 开辟参与全球化的新途径 B . 逐步实现中西方关系正常化 C . 主办国际盛会成为了常态 D . 中美关系出现了较大的转机
  • 10. (2024八下·吐鲁番期末) 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若运用第一手史料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民族关系,最应该选择的是( )
    A . 历史学家费孝通的民族学专著 B . 1951年刻下的民族团结誓词碑 C . 1959年的民族电影《五朵金花》 D .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资料
  • 11. (2024八下·吐鲁番期末) 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 走自己的路、一国两制、初级阶段、科学发展 B .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国企改革 C . 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中国特色 D . 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 12. (2024八下·长垣期末) 阅读《2020年脱贫攻坚成果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中,与表格内容有直接对应关系的是(   )

    农村脱贫人口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收入实际增长

    与全国居民相比的增速

    551万

    12588元

    5.6%

    3.5%

    A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 全面深化改革 C . 全面依法治国 D . 全面从严治党
  • 13. (2024七下·隆回期末) 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也取得了大批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出版了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它们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材料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 )
    A . 经济建设 B . 文化传承 C . 科技发展 D . 文旅开发
  • 14. (2024八下·吐鲁番期末) 1997年6月30日,101岁的胡家芝老太太在南京参加庆香港回归活动时说:“国家不强大,香港哪能回来。国家兴盛,是老百姓的福气啊!”对材料中关于香港回归的原因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 “一国两制”的提出 B . 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C . 人民的殷切期盼 D .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 15. (2024八下·吐鲁番期末)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之所以说周恩来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是因为他提出了(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求同存异”方针 C . 改善中美关系 D . 改善中日关系
  • 16. (2024八下·吐鲁番期末) 下图是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新闻照片。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乔副部长开心大笑是因为( )

    A . 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 B .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D . 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7. (2024八下·吐鲁番期末)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材料表明中国政府致力于解决( )
    A . 生态 B . 粮食 C . 人口 D . 贫困
  • 18. (2024八下·吐鲁番期末) “神农再世,几十年育种育苗,挥汗弄泥,九旬犹是种粮汉,院士无双,十多亿远饥远饿,仓丰碗满,百姓长思扛鼎人。”这副对联纪念的人是(   )
    A . 王大珩 B . 王淦昌 C . 袁隆平 D . 陈芳允
  • 19. (2024八下·吐鲁番期末)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三幅图片,他们的贡献共同体现了新中国的( ) 

    A . 航天科技成就 B . 国防科技成果 C . 信息技术发展 D . 文教事业进步
  • 20. (2024八下·吐鲁番期末)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家庭财富标志。下图是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财富标志的变化,反映出( )
    A . 经济持续增长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B . 经济持续增长使消费观念不断变化 C . 经济持续发展使就业观念不断变化 D . 工业技术进步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二、材料题
  • 21. (2024八下·吐鲁番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发,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行对外开放,是党根据工作重点转移需要而制定的重大战略,进而被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等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脱贫攻坚精神、探月精神等

    1.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哪年哪次会议确定的指导方针?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座城市?“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什么?“党根据工作重点转移需要而制定的重大战略”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及八年级下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请任选一种革命精神,阐述其内涵。我们应该如何传承这些精神。
    4. (4) 结合上述材料,重温百年党史,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谈谈应如何做到热爱党、拥护党。
  • 22. (2024八下·吐鲁番期末)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到2013年全国建立省级自治区5个,地区级自治州30个,县级自治县122个。

    ——据杨秀珍《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材料二:香港、澳门保持其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有利于保证这两个地区的持续繁荣稳定,对这两个地区人民和全国也有利。中国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在这样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中,容许个别的小的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对于实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但无害,并且有利。

    ——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2023年4月1日上午,马英九先生携带家人来到马家祖墓前祭拜祖父马立安,表达慎终追远意志。回乡途中,遇到当地群众问候“欢迎回家”,马英九用湖南方言回应:“湘潭仔子回来了!”“多年来的愿望实现了!”马英九动情地说。

    ——摘自《文萃报》总第3231期

    1. (1)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政策的现实意义。
    2. (2) 指出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的哪一政策方针?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政策方针实施的影响。
    3. (3) 材料三反映了海峡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获得了哪些历史启示?
  • 23. (2024八下·吐鲁番期末) “强大的国力和正确的外交促进了新中国外交事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鲜战争结束后,为争取国际局势的缓和,为国内即将开展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争取和平环境,周恩来提出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形成。

    ——摘编自章百家《我们怎样走向世界》和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材料二:从某种意义上看,尼克松的“越顶外交”可以说是美国在对华政策上把其盟友日本抛在了身后,这必然对日本的外交抉择产生了极大影响。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先后进行了四次首脑会议和三次外长会议,在恢复中日邦交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对此,美国不得不正视这种现实,以谋求同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日三角关系之中,虽然美国的主导地位开始削弱,但是这种三角关系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特征。

    ——摘编自王云翠《20世纪70年代中美日三角关系的互动态势》

    材料三:2018年初,美国针对中国开始挑起贸易争端,不断单方面升级冲突,酿成近30年来烈度罕见的贸易战。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命令,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开启了关税战。2019年8月,美国商务部宣布把46家华为实体列入管制“实体名单”,华为公司认为,美国此举是利用打压手段来保持技术领先的地位。

    ——摘编自柳悰耀、陈琪《大国贸易冲突对比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 (1) 根据材料一,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周恩来提出什么样的外交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什么变化?
    2. (2) 根据材料二,运用相关史实阐释“20世纪70年代中美日三角关系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特征”。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中美贸易冲突中美国对华采取的遏制手段。请结合所学谈谈你认为中国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应对来自美国的挑战?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坚定力量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