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暑假专区 /七年级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1.2.1 长度的测量--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七...

更新时间:2024-07-10 浏览次数:64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2七上·海曙期中) 三次测得文具盒的宽度分别为9.21厘米、9.22厘米、9.20厘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测量结果最后应记作9.20厘米 B . 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 C . 9.22厘米这个记录结果是错误的 D . 9.20中最末一位数字“0”是没有意义的
  • 2. (2023七上·义乌期末) 小明把粗细均匀的细铜丝紧密地绕在铅笔杆上.用刻度尺测得绕有 32 匝细铜丝的铅笔的长度为 L.如图所示.则正确的表示细铜丝长度 L 的是 ( )

    A . 4.950cm B . 5cm C . 4.9cm D . 4.95cm
  • 3. (2017七上·台州期中) 某同学先后 5  次测量同一个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 1.74  厘米、1.73  厘米、

    1.74 厘米、 1.72  厘米、1. 93  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应取(    )

    A . 1.7325  厘米 B . 1.73  厘米 C . 1.77  厘米 D . 1 .772  厘米
  • 4. (2018七上·绍兴期中) 用材料甲制成的刻度尺去测量用材料乙制成的物体的长度。在5℃时测得的长度为L1 , 在 30℃时测得的长度为L2。如果两次的测量方法都正确,且L1>L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种材料膨胀程度不同,且材料乙的膨胀程度大 B . 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降低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C . 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升高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D . 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 5. 有五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①187. 6mm;②187. 5mm;③187. 8mm ;④189. 6mm;⑤187.7 m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测得这个物体的长度应为 188.0mm B . 测得这个物体的长度应为 188.7 mm C . 这五次测量结果中误差最小的是第③次 D . 这五次测量结果中误差最小的是第⑤次
  • 6. (2023七上·嵊州期中) 以下操作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在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若视线是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大。 B . 一刻度尺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大。 C . 用累计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没有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 D . 用一把易热胀冷缩的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则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大。
  • 7. (2019七上·浙江期中) 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8. (2020七上·嵊州期中) 利用三角板测量金属圆柱体直径的几种测法中(如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9. (2023七上·临平期中) 小科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宽度,四次测量记录的结果分别为:12.35cm、12.36cm、12.34cm、12.46cm。下列对测量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 . 若采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消除误差 B . 此刻度尺最小刻度是厘米 C . 数据“12.36cm”中的“3”和“6”都是估读的 D . 用正确的求平均值的方法算得该书宽度是12.35cm
  • 10. (2023七上·南浔期中)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把尺的最小刻度是cm B . 在乙处读数为5.00cm就是铅笔的长度 C . 如在丙处读数,测量结果偏小 D . 测量时铅笔左边一定要对准0刻度
二、填空题
  • 11. (2022七上·滨江期末) 为了较准确地测出金属导线的直径,他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剪下一段导线后,将这段导线紧密地在一支铅笔上缠绕18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线圈的长度如图所示为cm, 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是mm。 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留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选填 “大”或“小”)

  • 12. (2023七上·宁海期末) 如图中硬币的直径为 cm。选用这一刻度尺对另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3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cm。

  • 13. (2023七上·义乌月考) 如图所示,现有A、B两把不同规格的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用尺测量时准确度高。用尺测量时,尺子放的不正确。根据图中所示,用B尺测得长度是,最小刻度

  • 14. (2023七上·瑞安期中) 如图,小科用刻度尺和三角尺测出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和高度。请分析回答:

    1. (1) 用如图方式对圆柱体的直径进行测量,其中正确的是
    2. (2) 用如图方式对圆柱体的高度进行测量,其中正确的是。(填字母编号)

    3. (3) 小科同学用精度更高的刻度尺对圆柱体的高进行了五次测量,数据记录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测量值(cm)

      17.72

      17.69

      17.70

      17.18

      17.71

      上表记录的数据中存在错误的是第(填序号)次;小科同学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15. 现有以下几种刻度尺:①总长0.6m的毫米刻度尺;②总长1.5m的厘米刻度软尺;③总长20cm的毫米刻度直尺;④总长30m的厘米刻度卷尺。配窗户上的玻璃时,应选用第种尺子。学校运动会上,进行跳远比赛测量成绩时,应选用第种尺子。(均填序号)
三、解答题
  • 16. (2024七上·宁波期末) 小科家进行装潢时用到两卷规格不同的细铜丝,有一卷的商标上标注了铜丝直径d1=0.8mm,另一卷上的产品说明标签已脱落,此时小科身边没有刻度尺。

    1. (1) 小科设计了以下测量步骤:

      ①将两卷细铜线分别缠绕在两支相同的圆铅笔上,缠绕相同的长度L;

      ②数出d1=0.8mm缠绕的圈数为n1 , 另一种铜线缠绕的圈数为n2

      ③另一种细铜丝的直径为d'=(用以上字母表示)。

    2. (2)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小科一共测了三次,每次铜丝都重新绕过,产生误差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3. (3) 在实验中巧妙地把一些比较抽象、难以观测的量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容易测量的量来认识,这种科学方法叫转换法。以下四个实验没有使用转换法的是____
      A . 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时,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 . 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时,需要用排水法进行测量 C . 用棉线与不规则曲线重叠,通过测量棉线长度来确定曲线的长度 D .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通过观察水银柱的长度变化知道温度高低
  • 17. (2022七上·义乌期中) 2020年10月1日,桐乡市“两河一湖”景观绿道全县贯通,河道两岸总长约20千米,市民可以沿北港河、康泾塘两岸,直接漫步至凤凰湖.夜晚的河边,有人赏景有人跑步,有人唱歌有人跳舞,其乐融融.国庆假期,小嘉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在河边步行,他好奇想要测量出自己步距的大小,而步距变化不大,这样就可以通过步距测的一段路程的长短,因此,步距可作为身上的一把“尺子”。
    1. (1) 为了使这把“尺子”更可靠,请你说出一种测量步距的方法.  
    2. (2) 小嘉有五把刻度尺:a零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尺;b刻度线模糊不清的尺;c最小分度不是毫米的尺;d比被测长度短的尺;e刻度不均匀的尺。这些尺中不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刻度尺是
    3. (3) 小嘉测出自己的步距是0.65m,他在北港河边一共走了5000步,则小嘉走了多少路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