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202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模拟考试 ...

更新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4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
  • 1. (2024·罗江模拟) 利簋,西周早期青铜器,器内底铸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此记载与《尚书·牧誓》及《逸周书·世俘》的记录相符。由此可知( )
    A . 文献与文物都不可相信 B . 文物与文献可互相参证 C . 文献记录更具有真实性 D . 文物与文献同时代出现
  • 2. (2024·罗江模拟) 该表格所述内容反映的学习主题应是( )

    观点

    变实

    政局动荡不安

    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

    农业继续发展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变法卓有成效

    商鞅变法推行奖励耕战等措施

    A . 中国境内文明的起源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3. (2024·罗江模拟) 如图反映的主要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 经济逐渐恢复发展· B . 社会局势日益稳定 C . 儒学占据主导地位 D .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 4. (2024七下·青白江期末) 据陈元靓《事林广记》记载,某朝“万里车书新一统”,开创了中央王朝与蒙古、中亚、西藏等地区关系的新局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所建立的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材料描述的王朝是(   )
    A . 唐朝 B . 北宋 C . 元朝 D . 清朝
  • 5. (2024·罗江模拟) 鸦片战争前,中国市场上主要以土布为主,洋货是少数人问津的“奢侈品”;战后,洋布等日用品日益增多,逐渐占据进口商品的主流。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 B . 战争改变经济制度 C . 进口日用品质量提升 D . 自然经济迅速发展
  • 6. (2024·罗江模拟)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指出:辛亥革命绝非简单旧式革命,它有现代化的成分,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铸造的是千年壮举。其中,“千年壮举”指(   )
    A . 冲击旧制,思想启蒙 B . 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C .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D . 拒绝签字,维护主权
  • 7. (2024·罗江模拟) 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机关报《红色中华》上开辟“红板”专栏,表彰革命精神模范。根据材料与表格,这一表彰专栏的设立( )

    1933年1月—1934年9月“红板”专栏表彰概说

    序号

    标题

    模范类型和表彰对象

    1

    紧急战争动员中的“红板名单”

    节省经济模范、劳动模范;个人

    2

    节省运动的中央无线电队

    节省经济模范;集体

    3

    帮助战费被服厂工人同志捐出工资

    节省经济模范;集体和个人

    4

    大家起来革命竞赛帮助战争

    节省经济模范;集体

    A . 有利于赢得红军长征的最终胜利 B . 为了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范围 C . 表达了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尊重 D . 体现了共产党注重思想价值引领
  • 8. (2024·罗江模拟) 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先后开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集中在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 交通运输等领域。这样安排的用意在于
    A . 满足日常生活需要 B . 完成“两弹一星”研制 C . 夯实工业发展基础 D . 便于实施社会主义改造
  • 9. (2024·罗江模拟) “金光熠熠耀泥罗,两岸翠绿尽婆娑。清流荡漾五千里,沙漠绿洲万顷波。公羊甲壳阿姆拉,护佑法老胜利亚。”材料叙述的文明古国是(  )
    A . 古代埃及 B . 古代印度 C . 古巴比伦 D . 古代希腊
  • 10. (2024·罗江模拟)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艺术、思想、科学等许多方面硕果累累。由此可见,文艺复兴(   )
    A . 主要在艺术领域成果突出 B . 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目的 C . 让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 . 推动欧洲科学文化思想的繁荣
  • 11. (2024·罗江模拟)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共花费了130多亿美元,修建了12.2万幢公共建筑,66.4万英里新道路,7.7万座新桥梁,285个新机场和2.4万英里地下水道。此举给美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 . 增强国际竞争力 B . 整顿了金融秩序 C . 缓解了失业问题 D . 调节了农业生产
  • 12. (2024·罗江模拟)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为了促进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其成员国的关税普遍降低,贸易壁垒减少。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   )
    A . 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 B .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C . 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 D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非选择题
  • 13. (2024·罗江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图2陕西西安出土的衡器秦权

    材料二 西汉武帝时期,连年征战,尤其对匈奴长期用兵,耗费巨大,财政困难,国家“笼天下盐铁诸利”,垄断盐铁产销,打击商人势力,也充实了国家财政。

    ——摘编自曹大为《中国大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图1,概括秦朝政治建制呈现的特点。史料可根据价值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2所属的史料类型,并简述它的历史价值。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 14. (2024·罗江模拟) 康有为,戊戌变法重要代表人物。历史上,人们对他与维新变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第2甲46名进士“康有为,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

    ——摘编自李周望《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

    “康有为,字广夏,号更生,原名祖诒,广东南海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用工部主事。”

    ——摘编自赵尔翼《清史稿》

    材料二 关于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

    人物

    原因分析

    康广仁(康有为之弟)

    兄长(推行变法)规模太大,包揽太多,参与人员太少……皇上又无实权,变法如何能够成功?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研究学者)

    1898年康有为只有40岁,而他的主要支持者梁启超才25岁,两人以前都没有在政府供职的经验。康有为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认识,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

    1. (1) 根据材料一,提取两则材料中关于康有为的相同信息。
    2. (2) 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两个人物关于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历史认识的因素。
  • 15. (2024·罗江模拟) 世界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一种力量对比态势,包括政治格局,经济格局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友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的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公约。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时政评说》

    材料三 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11月15日举行,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签署RCEP……对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稳定全球经济具有标志性意义。

    ——2020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

    1. (1) 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处的两次国际会议名称及“一战”后确立的世界政治格局。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结束前后的世界格局呈现出的变化,分析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签署RCEP的意义。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应对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展趋势的对策。
  • 16. (2024·罗江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部分)

    时间

    事件

    1921年

    中共一大

    1922年

    中共二大

    1927年

    八七会议

    1929年

    古田会议

    1935年

    遵义会议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编制

    上表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部分重要会议,从表格中提取两次或两次以上会议,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