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 | 总人口数(户) | 北方人口(户) | 北方人口占比(%) | 南方人口(户) | 南方人口占比(%) |
天宝元年(742年) | 897万 | 489万 | 54.5 | 408万 | 45.5 |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 | 641万 | 254万 | 39.6 | 387万 | 60.4 |
元丰元年(1078年) | 1660万 | 566万 | 34.1 | 1094万 | 65.9 |
崇宁元年(1102年) | 1812万 | 592万 | 32.7 | 1220万 | 67.3 |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东汉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 | 汉朝与罗马建立了直接联系 | |
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 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 | |
在今坦桑尼亚地区的陵墓中出土了原产于15世纪左右的中国瓷器 | 中非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 | |
印加帝国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 | 政府加强对民众的控制 |
材料一 唐太宗云:“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唐纪十四》
材料二 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讲到:“中国代表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就此处境艰难的新中国不仅成功打破了外交僵局,也让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成为普遍共识,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年瞬间——万隆会议与求同存异方针》
材料三 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应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未来。
——习近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
欧洲服装发展历程(节选)
欧洲中世纪最具代表性的服饰风格是以教堂建筑命名的哥特式,颜色尚黑、灰、白三色,式样以拖地长袍为主。拜占庭样式服装则继承和发扬了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文明和艺术风格,同时又糅合了东方精美华丽的刺绣图案。
14至17世纪,男性服装主要是紧身的上衣和长裤,强调肩部和臀部的线条,使得身材看起来更加挺拔和精悍;女性服装则强调腰部线条的优美和身体曲线的展现。
18、19世纪,大规模的服装厂开始出现,服饰的价格进一步降低。男性代表性的服装是西装和领带,女性服装则逐渐摆脱束缚,短裙和紧身上衣逐渐成为主流,也出现了比较实用的外套和裤装。
20世纪上半期,流行了数十年的S型服装逐渐消退,紧身胸衣得到改良,女性服饰向自由的现代形态转变。30年代的服装以深色调和简单的款式为主,40年代为了节约材料和资源,服装设计受到严格限制,女性开始穿战时服装,男性开始穿制服。
二战后,女性服饰更加随意、自由,年轻一代喜欢奇装异服,超短裙和牛仔装广泛流行。80、90年代服装设计更加多元化,中性服饰成为风潮。
——摘编自李当岐《西洋服装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欧洲服装发展的时代性”为题,写一则历史小论文。(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材料 1958年4月17日,布鲁塞尔世博会正式开幕,主题为:“科学 主导的文明与人道主义”,共有5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原子球塔是布鲁塞尔世博会中影响最大的标志性建筑,在世博会举办期间,原子球塔内展览的就是国际核能技术的和平应用。两个超级大国的共同参与也给这届世博会增添了很大的轰动效应。苏联展馆内还汇聚了众多的高科技成果,包括世界上第一座核电厂的模型和一艘核破冰船的模型。美国展馆主要展出洗衣机、洗碗机和电视等产品,天天安排时装表演,彩色电视机放映着电影《美国之游》。在本次世博会上,苏联馆和美国馆相互毗邻,是世博园区内最受关注的展馆。布鲁塞尔世博会成了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同时亮相的唯一一届世博会,此后的历届世博会,两国都互相拒绝参展,一直延续到1991 年。
——摘编自 周志《冷战阴影下的新希望: 1958 年布鲁塞尔世博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的特点做出合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