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

更新时间:2024-07-24 浏览次数:1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2024八下·东阳期末) “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这一歌谣可以佐证的历史事件是(   )
    A . 五四运动 B . 北伐战争 C . 西安事变 D . 重庆谈判
  • 2. (2024八下·东阳期末) “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至-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革命”取得的“巨大成就”有(   )

    ①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②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③革命军队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④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3. (2024八下·东阳期末) 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
    A . 中共二大 B . 中共三大 C . 八七会议 D . 古田会议
  • 4. (2024八下·东阳期末) 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赴延安、吴起镇、井冈山、遵义四地实地考察。其中,贵州遵义考察团考察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 . 长征会师,伟大胜利 B . 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C .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D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5. (2024八下·东阳期末)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话准确地概括了____爆发前,北平当时所面临的严峻的社会形势。(   )
    A . 九一八事变 B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 . 一二八事变 D . 一二九运动
  • 6. (2024八下·东阳期末) 下图是1931年刊发于《互助周刊》的漫画《看呀!倭奴把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点燃了!》。对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 . 标志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 . 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 . 标志着日本开始局部侵略中国 D .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 7. (2024八下·东阳期末)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1936年12月26日《大公报》称:“全国民众听到这个喜讯,都欢喜得几乎要发疯了。昨天晚间,全国自都市至城关,自成人至儿童,都热烈庆祝,欢声彻夜。这种情形,真是揭开了历史的新页。”这说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A . 符合当时中华民族的利益 B . 标志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 . 标志着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 D . 反映了国共建立联合政府的意愿
  • 8. (2024八下·东阳期末) 解放区流传着一首歌谣:最后一飘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歌谣反映了解放战争获胜的原因之一是(   )
    A . 解放军作战勇敢 B . 国民党军队战斗力低下 C . 民众的大力支持 D . 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 9. (2024八下·东阳期末) 下列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直接相关的是(   )
    A . 洋务运动的持续开展 B . “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C . 南京国民政府的鼓励 D . 西方列强忙于“一战”
  • 10. (2024八下·东阳期末) 在学习和研究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要对众多的历史事件、历史要素进行关联分析。下列史实之间不具备因果关系的是(   )
    A . 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B . 抗美援朝——人民政权巩固 C . 开国大典——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 . 十二届三中全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11. (2024八下·东阳期末)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魏巍撰写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立即在神州大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当时,“最可爱的人”指的是(   )
    A . 红军战士 B . 八路军战士 C . 新四军战士 D . 志愿军战士
  • 12. (2024八下·东阳期末) “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发展开放型经济、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举措,是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长远发展、促进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二十一世纪初,我国为实施“走出去”战略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A .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B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 成立亚太经合组织 D . 开展全方位外交
  • 13. (2024八下·东阳期末) 1990年11月21日,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正式成立。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达成的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个共识是(     ) 
    A .   两岸承诺不动用武力实现统一 B . 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受限制 C .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 . 双方领导人可以适当身份互访
  • 14. (2024八下·东阳期末) 下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导致丙到丁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 . 开展“大跃进”运动 C . 调整国民经济 D .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15. (2024八下·东阳期末) 1954年,毛泽东在谈到宪法时说:“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毛泽东这样说是因为(   )

    ①该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临时宪法
    ②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③该宪法是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尚未确立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6. (2024八下·东阳期末) 下列成就出现在“一五”计划期间的有(   )

    ①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
    ②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

    ③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
    ④神舟飞天星际间,水利工程葛洲坝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7. (2024八下·东阳期末) 下图两张纪念邮票分别反映了我国的两种民主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共同之处是(   )

    ①都受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

    ②都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③都从中国国情出发、有中国特色

    ④都在各自区域内享有高度自治权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8. (2024八下·东阳期末) 如图所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现过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期中70年代的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 .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D . 中美关系改善
  • 19. (2024八下·东阳期末) 我国下列重大科技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③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④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①④②③ D . ①③②④
  • 20. (2024八下·东阳期末)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大会是(   )
    A . 中共十七大 B . 中共十八大 C . 中共十九大 D . 中共二十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 21. (2024八下·东阳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打倒列强,除军阀”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共同愿望。但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相当强大的力量,如果只靠少数人孤军奋战,或者各自为战,难以把它打倒。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人民军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材料四:(解放)战争的第一年表现为国民党的进攻和人民解放军的防御。..战争在第二年发生了一个根本变化。...国民党的主力在长江以北被消灭的结果,大大地便利了人民解放军今后渡江南进解放全中国的作战。

    ——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目的。
    2. (2) 人民军队“从无到有”源于哪一事件?写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探索形成的“中国道路”。
    3. (3) 根据材料三,概述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关系。
    4. (4) 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四中的划线句加以解释。
  • 22. (2024八下·东阳期末) 历史图片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生动叙述着一段历史。某校同学以“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为主题,搜集了以下图片和资料:

    材料: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 (1) 同学们在整理图片时,将图片顺序搞乱了,请你帮助他们按历史的发展脉络排列四幅图片的顺序。
    2. (2) 联系文字材料,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
    3. (3) 纵观不同阶段我国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和农业发展状况,请你总结两点成功的经验。
  • 23. (2024八下·东阳期末) 歌曲往往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央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20世纪50年代流行歌曲《社会主义好》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了....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歌曲《春天的故事》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
    2. (2) 《我的一九七八》中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这次会议使“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3. (3) 《春天的故事》中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对改革开放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 24. (2024八下·东阳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年代尺

    材料二: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人民谋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____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习近平

    1. (1) 观察年代尺,写出A所代表的历史时期和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C。
    2. (2) B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前后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联系材料二,指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要实现这一梦想必须走什么道路?
  • 25. (2024八下·东阳期末) 从近代到当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逐渐形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图片

    材料二: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

    材料三: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

    材料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更加密切。.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

    1. (1) 周恩来被称为“中国外交第一人”,任选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加以说明。
    2. (2) 从材料二到材料三,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一个国家外交局面的因素有哪些。
    3. (3) 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大力构建怎样的外交布局?(2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