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雇农 | 贫农 | 中农 | 富农 | 地主 | 其他 |
1948 | 876 | 197 | 116 | 18 | 27 | 2 |
1953 | 3 | 74 | 355 | 0 | 0 | 7 |
选项 | 史实 | 论述 |
A | 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胜利召开 | 我国已经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
B |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 |
C |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 |
D |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 加强了祖国内地与东南沿海的联系 |
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末,著名民主人士张元济重游中南海勤政殿,不胜感慨地说:“想不到(我)以衰老之年,能够亲眼看到新中国的诞生……自己能够参加这个人民的协商会议,真是荣誉极了,高兴极了。”
材料二:“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同他们所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们一起,商量着国家的大事。他们当中有很多是对人民革命事业有杰出贡献的人,有很多是各个民主党派、各个民主阶层的代表者,他们是六亿人民的共同意志的表达者。” ——摘编自《六亿人民心花开》(1954年)
材料三:这个历史性的大转折,包括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大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转变,等等。 ——新华网
材料四:2024年中国两会“人气”话题
•农民养老金上调 •出台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 “中考普职分流”推迟到高考阶段 •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 •带薪休年假 |
材料一:1950年9月25日,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表彰工农兵劳模464名。1956年4月30日,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评选出了4703名先进生产者,包括一大批机械制造、建筑、铁路、纺织、教育、科技、卫生等行业的优秀技术人才,华罗庚、钱学森、林巧稚等榜上有名。
——选自《新中国初期的劳模表彰及其社会效应》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2010年我国GDP跃升至世界第2位,2021年在全球经济中占比提升到18.1%,已经形成拥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2022年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文件、指出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摘编自刘志成、欧阳慧《把准政策导向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材料三: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并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对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概念的守正创新》
材料一:7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时期。这一突破性大发展的出现与国际形势的变动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因势利导,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这个时期,中国外交所取得的成就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中国外交活动的舞台,而且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创造了前提,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进入新时期以后,党中央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塑造了中国外交独特风范,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摘编自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不得照抄材料,字数在18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