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城北中学2024年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9 浏览次数:2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4·吉安模拟) 下图是中国某原始农耕遗址干栏式建筑复原图。该建筑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而成。居住这一建筑的远古人类最有可能是(   )

    A . 北京人 B . 山顶洞人 C . 半坡人 D . 河姆渡人
  • 2. (2024·吉安模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孔子是春秋时期学术思想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孔子在政治上的主张是(     )
    A . 为政以德 B . “兼爱”“非攻” C . “无为而治” D . 以法治国
  • 3. (2024·吉安模拟) 下图所示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A . 东汉时期的医学发展 B . 灿烂的两汉科技与文化 C . 三国时期的科技发展 D . 异彩纷呈的南北朝文化
  • 4. (2024·吉安模拟) 下图所示内容是小历同学针对某一历史事件做的学习笔记。据此判断,该历史事件是(   )

    A . 管仲改革 B . 商鞅变法 C . 北魏孝文帝改革 D . 王安石变法
  • 5. (2024·吉安模拟) 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各地书院及各种乡村私塾不断发展,学生数量和对经史子集等各类书籍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这说明科举制度(     )
    A . 实现了人才选拔的绝对公平 B . 消灭了旧的门阀士族 C . 大大提升了官员的文化水平 D . 推动教育迅速发展
  • 6. (2024·吉安模拟) 下图所示内容为唐代至南宋南北方户数变化情况,可以印证的是(   )

    A . 藩镇割据的形成 B . 黄巢起义的影响 C .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 海运交通的便利
  • 7. (2024七下·舞钢期末) “雍正皇帝因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终于为清朝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争权’的问题,皇帝们⋯⋯牢牢地掌握了权柄。”这项“发明”指的是(   )
    A . 市舶司 B . 御史台 C . 锦衣卫 D . 军机处
  • 8. (2024·吉安模拟) 1855年,美国公使称:“从遥远的地方无法驾驭中国政府,到了它的身边,它就会变得驯服多了。”首先使美国实现这一意图的条约是(   )
    A . 《天津条约》 B . 《虎门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9. (2024·吉安模拟) 下图空白方框处应填(   )

    A . 金田起义 B . 武昌起义 C . 安庆起义 D . 南昌起义
  • 10. (2024·吉安模拟) 1919年,晚清贵族那桐在5月5日的日记中写道:昨日“各学堂二三千人因交涉事到曹润田(曹汝霖)寓滋闹”。那桐在日记中记录的事件发生于(   )
    A . 北京 B . 广州 C . 南京 D . 上海
  • 11. (2024·吉安模拟) 1942年1月,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报道:“湘北之大捷,其重要性最低限度可媲美英军在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之胜利。”材料中的“湘北之大捷”指的是(   )
    A . 平型关大捷 B . 淞沪会战 C . 第三次长沙会战 D . 武汉会战
  • 12. (2024·吉安模拟) 淮海战役一是把敌军分割开来歼灭,二是夜战和近战,可谓是做到了扬长避短。据此可知,淮海战役胜利的原因是(   )
    A . 兵种十分丰富 B . 战术的灵活机动 C . 武器十分先进 D . 人民的大力支持
  • 13. (2024·吉安模拟) 英国《金融时报》称:“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第三次“高潮点”的直接推动力是(   )
    A .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 . 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4. (2024·吉安模拟) 下表所示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的地方政策,其体现的共同理念是(   )

    时间

    政策

    实践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8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 . 捍卫主权,维护统一 B .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 . 发展经济,增强实力 D . 开放包容,胸怀世界
  • 15. (2024·吉安模拟) 该法典条文刻在一座高达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该法典的制定者是(   )
    A . 汉谟拉比 B . 屋大维 C . 伯里克利 D . 查理曼
  • 16. (2024·吉安模拟) 大化五年,孝德天皇召集全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并在中央建立“八省百官”,在地方建立国、郡、里。孝德天皇此举的目的是(   )
    A . 增强军事实力 B . 发展文化教育 C . 加强中央集权 D . 推翻幕府统治
  • 17. (2024·吉安模拟) 这是一场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运动,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   )
    A . 自由主义 B . 理性主义 C . 共产主义 D . 人文主义
  • 18. (2024·吉安模拟) 下图是小史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横线处应填(   )

    美国南北战争

    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不可调和

    导火索:林肯就任总统,他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②初期:北方军队失利

    ③转折:林肯颁布《宅地法》发表____

    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A . 《独立宣言》 B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 . 《人权宣言》 D . 《波茨坦公告》
  • 19. (2024·吉安模拟) 由于他的努力,精神运动取代了武装暴动,祈祷取代了枪炮……他建议同伴们身穿手工纺制的土布衣服,并将其作为这支大军的军服。材料中的“他”领导的运动(   )
    A . 采取了暴力斗争的方式 B . 改变了本国的社会性质 C . 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D . 激起了印度的国内矛盾
  • 20. (2024·吉安模拟) 1996年12月,美国《时代周刊》首次提出“新经济”一词,并用于形容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经济。“新经济”最显著的特征是(   )
    A . 全球化和信息化 B . 智能化和信息化 C . 区域化和一体化 D . 电气化和全球化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 21. (2024·吉安模拟) 中国古代社会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朝时,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律,戍守误期要被处死。他们当中的两个领队人领导大家进行起义。

    文帝、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还提倡勤俭治国。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

    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杜甫《忆昔二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1. (1) 根据材料,指出图1中的“两个领队人”分别是谁?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2. (2) 根据材料,归纳图2所示“文景之治”与图3所示光武中兴局面的共同表现,并指出这些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3. (3) 如果以“唐朝的兴衰”为主题进行研究,你会选择材料中的哪一事件?请说明理由。
  • 22. (2024·吉安模拟) 近代以来,构建国际组织,维护世界秩序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种普遍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近现代国际组织(部分)

    时间

    事件

    1882年

    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1907年

    三国协约建立

    1942年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1945年

    联合国成立

    1949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5年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61年

    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1967年

    欧洲共同体成立

    1993年

    欧洲联盟成立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 (1) 指出表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
    2. (2) 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23. (2024·吉安模拟)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其(洋务派)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自由派贵族卡维林称农奴制“使整个国家陷于不正常状态……如果这个制度原封不动,那么几十年后就会将整个国家毁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56年也表示:“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方管制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编自张桂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再思考》

    材料三 1898年,康有为只有40岁……没有在政府供职的经验。变革前,也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囿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派的主观动机,并谈谈你对“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理解。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在1861年之所以能够成功实行的前提。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中面临的难题,并概括中国在这次政治变革中颁布的近代化措施。
  • 24. (2024·吉安模拟)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成就】

    材料一  新中国在工业领域从来都是两条腿走路,自力更生与对外学习并行不悖。今天,中国成为世界罕有的工业门类齐全的国家,这其中的许多门类都是从外部引进的。第一次大的引进便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56”项工程,由苏联帮助援建了一批骨干企业,奠定了中国工业体系的基础。如果中国领导人封闭自守,是不可能如此大规模地引进工业项目的。

    ——摘编自《新中国工业,从来都是“两条腿走路”》

    【农业成就】

    材料二

    【外交成就】

    材料三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摘编自《筑梦中国》解说词

    【科技成就】

    材料四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在工业领域取得成功的经验以及这一成功所产生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写出1953—1956年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两例史实说明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位模范人物,撰写一段颁奖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