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 | 熔点/℃ | 沸点/℃ |
酒精 | ﹣117 | 78 |
水银 | ﹣39 | 357 |
铅 | 328 | 1740 |
(2)通过观察图示的三幅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和有关。
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甲的温度/℃ | 70 | 72 | 74 | 76 | 78 | 78 | 78 | 78 | 81 | 84 | 87 |
乙的温度/℃ | 70 | 71 | 73 | 74 | 76 | 77 | 79 | 82 | 84 | 86 | 89 |
(1)在甲和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填“甲”或“乙”).
(2)该晶体的熔点为℃.
(3)该晶体在76℃时,它处在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热量.(选填“放出”或“吸收”)
(1)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为(填“晶体”或“非晶体”),它从第min开始凝固,第25 min时该物质处于态;
(2)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的冰将(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1)如图甲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如图乙所示,表示水在沸腾前的现象是其中的图;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当地的气压(选填“高于”、“等于”、“低于”)标准大气压;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1)小明用图甲的装置实验时,发现碘锤玻璃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他认为是因为碘从态直接变成了态,发生升华现象;
(2)经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根据这些资料,小华认为小明所做的实验,碘也经历了先再的物态变化过程,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
(3)小华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你认为该实验能说明碘升华吗?(选填“能”或“不能”),简要说明理由。
(1)把干冰放入试中,在试管口套气球(如图甲),气球会鼓起来.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的外壁出现了白霜(如图乙).这是由于试管中干冰(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的过程中(选填“吸收''或“放出")热,使试管温度降低,在试管外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形成霜.
(2)取一块干冰放入常温下的水中(如图丙),杯中的水立即“沸腾”了,水中有大量气泡上升,并且在杯口出现大量“白气",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确的是.
A.水中的气泡,它的形成与水沸腾实验中气泡形成原因相同
B.气泡内主要是气态的二氧化碳
C. “白气”是气态的二氧化碳
D. “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1)该温度计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多少℃?
(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3)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