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2023-2024学年新元学校七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8-08 浏览次数:6 类型:竞赛测试
一、基础与积累
  • 1. (2023七上·济阳竞赛) 选出加点字字音正确的一项(  )
    A .  guǎng     莅临 lì  高mào      紫嫣红 chā B .  yùn          蓄 chù    干sè        呼朋伴 yǐn C . 清 chéng     啬 lìn      酝 niàng    水何澹 zhàn D . 镜 léng         诉 qīng   应 hè        咄逼人 duō
  • 2. (2023七上·济阳竞赛) 下面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阳春三月,锦城公园的樱花如期开放,不少喜出望外的成都市民呼朋引伴来此踏青。进入园中,明丽的花草配上潺潺的小溪,相得益彰。女孩子们花枝招展 , 走着,笑着。一抬头,遥见蓝天,白云映衬着远山黛青的影子,一切都令人心旷神怡

    A . 喜出望外 B . 呼朋引伴 C . 花枝招展 D . 心旷神怡
  • 3. (2023七上·济阳竞赛)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对于游客来说,是否文明烧烤、减少噪声污染,才是爱淄博最好的方式。 B . 通过世乒赛的历练,使我国运动员的比赛状态和精神面貌都得到了改善。 C . 公共阅读空间只有提升服务举措,创新服务效能,才能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期待。 D . 今年1月至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2.8%,绿色出行渐成风尚。
  • 4. (2023七上·济阳竞赛) 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勤奋是烈火,烈火能点燃希望的灯塔;勤奋是灯塔,灯塔可以照亮前进的方向。(暗喻、顶真) B .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拟人) C .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比喻) D .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
  • 5. (2023七上·济阳竞赛)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江苏扬州人,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散文家。 B . 《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C . 二十四节气中属于春天的节气有春节、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D . 我国古诗有律诗、绝句等,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是一首律诗。
  • 6. (2023七上·济阳竞赛) 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一部散文集,其作者是鲁迅。 B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将三味书屋描写得死气沉沉,毫无乐趣。 C . 《五猖会》记述的是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情绪,而这种少年的欢快心情却因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而冲淡。 D . 《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二、阅读
  • 7. (2023七上·济阳竞赛) 古诗词鉴赏。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注】巴陵:今湖南岳阳。诗人贾至因事被贬为岳州司马,好友王八员外被贬长沙时,贾至给他送行。

    1. (1) 本诗的体裁是  ,题材是 
    2. (2) 试分析首句中“柳絮”这一景物的作用。
    3. (3) 末句“离恨空随江水长”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 8. (2023七上·济阳竞赛) 课内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1) 解释加点字。

      ①与友行 ②太丘去 ③下车之  ④入门不 。

    2. (2) 句子翻译。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 (3)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 9. (2023七上·济阳竞赛) 课外文言文阅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注:①韩性:绍兴人,大学者。②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1. (1) 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入学舍②冕因③安阳韩性而异之④学为通儒.

    2. (2) 下列加点字“之”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左将军王凝妻也 B . 下车引 C . 父怒挞            D . 执策映长明灯读
    3. (3)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4. (4) 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 10. (2023七上·济阳竞赛) 现代文阅读 

    秋枣儿红

    ①中秋前后,秋枣成熟了。

    ②家乡,到处都栽满了枣树。这个季节里,大红的枣儿缀满枝头,处处是红艳的景象,时时都流溢着枣香。人,站在村西的山包上,俯视,夕阳之下,村庄如云锦轻覆,煞是美丽;人行街头,举手,即能摘下大颗的枣儿,放入口中,咀嚼着,脆生生,甜润润,齿颊生香。

    ③这个季节里,总会让我想到自己的童年。那个时候,我还小,一到枣熟,就会跑到后园中打枣。枣树是后邻家的,后邻家的枣枝伸到了我们家的后园里。我拿起一块石头,用力投向枣枝,枣子便哗啦啦地掉了一地。有时,石头落到后邻家的院落里,便听到“哐当”一声,这,一定是后邻家的泥瓦盆被打破了。后邻家的老婆婆就会吆喝一声:“别打了,盆破了,落枣后给你送一些。”

    ④几天以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

    ⑤现在想来,那种朴素、醇和的邻里之情,真是让人低回不已。

    ⑥秋枣成熟的时候,最忙碌的还是我的祖母。几乎每天,她都会到我们家的那几棵枣树下守望,看是否被孩子采摘,看会不会被风吹掉。一旦风起,她就赶紧跑到枣树下,将那些吹落的枣子拾起,放到锅上蒸熟,分给孩子们吃。蒸熟的枣子又软又甜,滑润绵软,别有一种风味。这样的跑动,要一直到“落枣”结束,看着一堆堆的枣儿,堆于家中。

    ⑦这时,祖母也会像后邻那样,拿起一只大瓢,盛满枣儿,一家一户地分送。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满脸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送完邻里,她还要送亲戚,这个时候,祖母会将枣儿盛到竹篮里,篮口覆上一块红布,极是认真、庄重。她要在中秋节前,将这时鲜的枣儿送到每一户亲戚家,让每一位亲人都吃上这大红的鲜枣。她要给自己的亲人,送上一份节日的吉祥,一份季节的问候和祝福。

    ⑧所以,后来每当我听到那支歌:“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我就想到祖母,忆起祖母那颤巍巍的影像。

    ⑨如今想来,那个时候的祖母,心中一定充满了无限的幸福。她一定知道: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

    ⑩晒枣,也是祖母极喜欢的事情。收下的枣儿,要想保存长久,必须晒干,而这,总是要祖母去做的。祖母会找一领“箔幛”,将枣儿均匀地摊放在“箔幛”上,守着枣儿,守着太阳,一天天地将枣儿晒干。这个过程,祖母要不停地挑选,将不够饱满,或生虫的枣儿挑出。我喜欢看祖母晒枣的过程,看这个过程中,祖母宁静而安然的情态。她总是那样地专注,专注的目光里,流淌着一种慈祥和满足,将经久的岁月,沉淀为一种明练和淡然。

    ⑪晒干的枣儿,大部分要卖掉,换来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用以度日。但祖母总是会保留一些的,待到冬日,室外积雪盈门,室内,全家人围在热乎乎的炕头上。此时,祖母就会捧出一大捧枣儿,提供家人,围而食之。这个冬日,就变得异常温暖,其乐也融融。彼情彼景,日久之后,就凝铸成了一种对家乡永久的思念。

    ⑫思念家乡:那满村的红艳,那早晨的炊烟,和炊烟下生息的亲人。

    1. (1) 简要概括故乡的秋枣有何特点。
    2. (2) 围绕秋枣,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件童年往事?
    3. (3) 品味下面加点的词语,体会后写出其表达效果。

      ①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满脸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

      ②几天以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

    4. (4) 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借写秋枣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5. (5)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
      A . 选文中“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一句颇富哲理意味,能引发读者的思索。 B .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笔优美,写作的目的主要是刻画表现祖母的形象。 C . 祖母总是捧出往日晒干的一大捧枣儿给家人吃,她这样做主要是要让大家共尝甜枣、品味生活,体现了她对大家的关爱,表现她待人的深情。 D . 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起到点明题旨,照应上文的作用。
三、综合应用
  • 11. (2023七上·济阳竞赛) 为弘扬我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以“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
    1. (1) 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你班准备出一期以“礼仪”为主题的黑板报,请身为宣传委员的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版块的名称(要求结构相似,字数相同)。

      示例:礼节习俗我评说

    2. (2) 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

      你被评为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

      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 (久违、久仰) 大名!”

      呈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  (莅临、光临)指导!”

      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 (阅读、拜读)!”

四、名著阅读
  • 12. (2023七上·济阳竞赛) 大闹天宫

    ①好大圣,捻着诀,念声咒语,对众仙女道:“住!住!住!”这原来是个定身法,把那七衣仙女一个个睖睖睁睁,白着眼,都站在桃树之下。大圣纵朵祥云,跳出园内,竟奔瑶池路上而去。……

    ②那赤脚大仙觌面撞见大圣,大圣低头定计,赚哄真仙,他要暗去赴会,却问:“老道何往?”

    ③大仙道:“蒙王母见诏,去赴蟠桃嘉会。”大圣道:“老道不知。玉帝因老孙筋斗云疾,着老孙五路邀请列位,先至通明殿下演礼,后方去赴宴。”大仙是个光明正大之人,就以他的诳语作真,道:“常年就在瑶池演礼谢恩,如何先去通明殿演礼,方去瑶池赴会?”无奈,只得拨转祥云,径往通明殿去了。大圣驾着云,念声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赤脚大仙模样,前奔瑶池。不多时,直至宝阁,按住云头,轻轻移步,走入里面。……

    ④好大圣,摇摇摆摆,仗着酒,任情乱撞,一会把路差了;不是齐天府,却是兜率天宫。一见了,顿然醒悟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也罢!也罢!一向要来望此老,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就望他一望也好。”即整衣撞进去,那里不见老君,四无人迹。原来那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这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不遇,但见丹灶之旁,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大圣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宝,老孙自了道以来,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也要些金丹济人,不期到家无暇;今日有缘,却又撞着此物,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几丸尝新。”他就把那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

    ⑤一时间丹满酒醒,又自己揣度道:“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他就跑出兜率宫,不行旧路,从西天门,使个隐身法逃去。即按云头,回至花果山界。但见那旌旗闪灼,戈戟光辉,原来是四健将与七十二洞妖王,在那里演习武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西游记》是清代吴承恩所作的一部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B . 孙悟空的筋斗云为赤脚大仙所授。 C . “戈戟”意思是戈和戟,泛指兵器;通常借指战争,文中“戈戟光辉”中“戈戟”泛指兵器。 D . 选段中的孙悟空并未施展“七十二变”的本领。
  • 13. (2023七上·济阳竞赛) 大闹天宫

    ①好大圣,捻着诀,念声咒语,对众仙女道:“住!住!住!”这原来是个定身法,把那七衣仙女一个个睖睖睁睁,白着眼,都站在桃树之下。大圣纵朵祥云,跳出园内,竟奔瑶池路上而去。……

    ②那赤脚大仙觌面撞见大圣,大圣低头定计,赚哄真仙,他要暗去赴会,却问:“老道何往?”

    ③大仙道:“蒙王母见诏,去赴蟠桃嘉会。”大圣道:“老道不知。玉帝因老孙筋斗云疾,着老孙五路邀请列位,先至通明殿下演礼,后方去赴宴。”大仙是个光明正大之人,就以他的诳语作真,道:“常年就在瑶池演礼谢恩,如何先去通明殿演礼,方去瑶池赴会?”无奈,只得拨转祥云,径往通明殿去了。大圣驾着云,念声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赤脚大仙模样,前奔瑶池。不多时,直至宝阁,按住云头,轻轻移步,走入里面。……

    ④好大圣,摇摇摆摆,仗着酒,任情乱撞,一会把路差了;不是齐天府,却是兜率天宫。一见了,顿然醒悟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也罢!也罢!一向要来望此老,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就望他一望也好。”即整衣撞进去,那里不见老君,四无人迹。原来那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这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不遇,但见丹灶之旁,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大圣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宝,老孙自了道以来,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也要些金丹济人,不期到家无暇;今日有缘,却又撞着此物,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几丸尝新。”他就把那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

    ⑤一时间丹满酒醒,又自己揣度道:“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他就跑出兜率宫,不行旧路,从西天门,使个隐身法逃去。即按云头,回至花果山界。但见那旌旗闪灼,戈戟光辉,原来是四健将与七十二洞妖王,在那里演习武艺。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七衣仙女受了孙悟空的定身法术,一周天方能解脱,回奏王母时诬蔑孙悟空对他们行凶拷打。 B . 选段塑造人物时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多种描写方法,并未运用心理描写。 C . 选段主要记叙了孙悟空哄骗赤脚大仙和偷吃太上老君仙丹两件事。 D . 孙悟空回至花果山的原因他清楚自己已经闯下大祸,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不如下界为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