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4-08-02 浏览次数:6 类型:期末考试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 1. (2024七下·河西期末)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shì)    溅(bìng)    然(chuàng)    颠流离(pèi) B . (tiē)    弱(léi)    拖(tà)    忍俊不(jīn) C . (miè)    修(qì)    宗(dài)    海市楼(shèn) D . 头(càn)    赘(léi)    如(pì)    人不倦(huì)
  • 2. (2024七下·河西期末)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矜持   鸿儒   挑逗   仙露琼浆 B . 赤裸   稠密   瀑布   血气方刚 C . 毋宁   吞噬   厄运   屏息凝神 D . 忏侮   服待   钦佩   耐人寻味
  • 3. (2024七下·河西期末) 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他们____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____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____”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来____的寒风。斯科特怀着不祥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A . 怏怏不乐   如期而至   野心勃勃   凄楚 B . 闷闷不乐   如期而至   雄心壮志   凄楚 C . 怏怏不乐   姗姗来迟   雄心壮志   凛冽 D . 闷闷不乐   姗姗来迟   野心勃勃    凛冽
  • 4. (2024七下·河西期末)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B . 《伟大的悲剧》作者茨威格是英国作家,代表作有《象棋的故事》《三大师》等。 C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普希金,俄国诗人。 D . 《最苦与最乐》作者梁启超,别号饮冰室主人,思想家,学者。
  • 5. (2024七下·河西期末)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春游结束了,同学们都安全地回到了学校,老师这才如释重负地露出笑容。 B . 黄老师诲人不倦 , 从知识和思想两方面教导学生,学生家长对他十分敬重。 C . 他的信看似十分友好,但字里行间却能读出其言外之意 , 他并不真正欢迎我们。 D . 王刚数学不太好,他常常不耻下问 , 利用课间时间去办公室问老师数学题。
  • 6. (2024七下·河西期末)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我们队能否进入决赛阶段。 B . 房内飘出了一股龙井茶的清香,我们享受着这难得的悠闲时光。 C . 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高尔基的《童年》,感触良多。 D . 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二、文言文阅读。
  • 7. (2024七下·河西期末)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1)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可爱者甚    蕃:多 B . 出淤泥而不    染:沾染 C . 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亵:庄重 D . 陶后有闻    鲜:少
    2. (2)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喜爱莲的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品德和情操。 B . 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的超凡脱俗。 C .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照应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含蓄的感叹中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D . 作者写菊花的目的是表达对陶渊明独自避世、逃避现实人生态度的批判。
  • 8. (2024七下·河西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②其大指③。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②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注】①凛然:严肃、令人敬畏的神态。②了:明白。③指:同“旨”,意思、意图。

    1.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自是手不书    释:解释 B . 群儿于庭    戏:嬉戏 C . 众皆弃    去:离开 D . 儿得活    迸:涌出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B .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C .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D .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3. (3)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三、默写。
  • 9. (2024七下·河西期末) 根据课文,将空缺的句子补充完整。
    1. (1) 念天地之悠悠,。(《登幽州台歌》)
    2. (2) 荡胸生曾云,。(《望岳》)
    3. (3) ,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
    4. (4) ,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5. (5) 商女不知亡国恨,。(《泊秦淮》)
    6. (6) 有约不来过夜半,。(《约客》)
四、 课外散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 10. (2024七下·河西期末)  

    青苔撑起的一片绿意

    洪振秋

    ①春日,人们的视野里总是万物葱绿,百花次第开放,一派生机勃勃。

    ②百花繁,万花灿,唯有苔草很少被人提及,因为它实在微小,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我却惊讶于这细小低微的青青苔草,它没有茂林的硕大气象,也没有百花的美妙身姿,只是静静地躲藏在角落里。但她依然有着茂林一般的风情、百花一样的美丽。

    ③我非常喜欢清代诗人袁枚那首《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人笔下的青苔生长环境是很恶劣的,可它依然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青春从何处来?它从苔草旺盛的生命力中来,它凭着坚强的活力,冲破困境,焕发青春的光彩。苔草是不会开花的,但她“也学牡丹开”,既是谦逊,也是骄傲。她虽然如此弱不禁风,却凭着自身的自强不息,争得和百花一样的开放权利。

    ④江南民间有句谚语:“三月青苔露绿头,四月青苔绿满河”。

    ⑤在我的印象里,春风拂面,青苔们趴在残旧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砖头间,爬在高高的墙头上,附在苍老的树干中,布满在瘦硬的岩石上,从故乡街上的青石板夹缝中撑出绿意,写出一个又一个方正的“回”字。不远处的春江,“江水绿如蓝”,这是青苔的大写意、大手笔。

    ⑥在乡间的古楼里,当青苔从不远处的山坡上,开始随着春风波动、蔓延时,门前的台阶也变绿了,古楼便春光融融,于是陋室不陋。

    ⑦此时,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微不足道的青苔,竟是如此有气势。她们都是一根连着十根,十根连着百根,连绵起伏,渐成气象。无论是断墙残垣,还是悬崖绝壁之上,其它植物都无法落脚,唯有青苔从墙缝里、石缝隙中奋力拱出,四处蔓延着绿意,在荡漾的春风中记录着比石头还硬的倔强。

    ⑧小时候,我的家乡,每年春日,也就是春雨即将来临之前,父亲总要爬上古楼,上屋顶清理盖瓦,家乡人称之“拾漏”。他总是弓着腰,小心翼翼地翻起一片片布满青苔的瓦,或剥下苔绿,或扯下苔丝,或拔出瓦沟中的苔草……然后装进一个蓝色的布袋里。他从木梯上退下来后,便径直去后花园,从布袋里掏出一撮撮、一把把的青苔,或填于兰花盆,或黏附于梅花树干上,或塞进干枯的罗汉松那一个个细小的木洞穴中……父亲说,青苔也有一些诗意的名字,她叫绮线,也称呼为绿衣元宝,百花有青苔衬托,人世间才会春色满园。

    ⑨在岁月的戏台上,青苔似乎错过了《诗经》,却赶上了唐诗宋词的好时光,也融进了明清纷繁的花事。在诗意的年代,青苔倍加受人珍爱,“应怜屐齿印苍苔”,园子的主人因怕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但有时也夹杂着几分苍凉和凄美,“小庭春老,碧砌红萱草”,青苔似乎总是见不到阳光,只在凄凄惨惨中顽强地生长着。

    ⑩真正懂得青苔心意之人,应是清代的袁枚先生。他知青苔的气质风度,他知青苔的生存环境。

    ⑪我是江南人,深爱着门前残墙上的青苔,绿意由她而生。青苔的绿痕从墙根开始,一直蔓延到墙顶上。春光总是被那些摇曳的芦草占尽,她却自有一番风情。

    ⑫她们总是热情地在你回乡的青石板石缝里撑起一些绿意,让你享受着“春满大地”的时光。也许你脚踏在其身上,目光却关注着斜枝的桃花,或是墙头上的芦苇花。

    ⑬她们总是那个恬静的俏模样,悄无声息地吐着绿,伸展着,变幻着。一点点,一丛丛,哧哧地笑着。

    ⑭此时,如果你没有见青苔,一定是遗憾的;没有青苔的世界,也是寂寞的。

    1. (1) 结合文意,请简析“青苔撑起的一片绿意”中“绿意”的含义。
    2. (2) 品味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春风拂面,青苔们趴在残旧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砖头间,爬在高高的墙头上,附在苍老的树干中,布满在瘦硬的岩石上,从故乡街上的青石板夹缝中撑出绿意,写出一个又一个方正的“回”字。

    3. (3) 从“借物喻人”的角度分析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4) 文章第⑧段突然写到作者的小时候,这段描写是否多余?为什么?
五、名著阅读。
六、作文。
  • 13. (2024七下·河西期末)  在我们的班级中总有一些“牛人”吧?他们或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说家”,善于表达;或是“大管家”,热心集体事务;或许还有体育健将、乐器高手……

    请以“我的同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