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等3地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11-26 浏览次数: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在下面各题的备选答案A、B、C、D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填入“答题卡”
  • 1. (2024七上·蔡甸期末) 学生在收集某遗址资料时提到的词语有: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额低平、能够直立行走、保存火种、打制粗糙石器。遗址可能是(     )
    A . 山顶洞人遗址 B . 河姆渡人遗址 C . 元谋人遗址 D . 北京人遗址
  • 2. (2024七上·蔡甸期末)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以下不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的是(     )
    A . 农作物的出现 B . 城市的出现 C . 磨制石器的发展 D . 家畜饲养的出现
  • 3. (2024七上·南海月考) 据古文献记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都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表明(    )
    A . 夏、商、周均秉承“无为而治”理念 B . 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 C . 推崇“君权神授”是先秦政治特点 D . 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
  • 4. (2024七上·蔡甸期末)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说明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是(     )
    A . 实现了富国强兵 B . 巩固了西周疆土 C . 确立了等级制度 D . 促进了民族交融
  • 5. (2024七上·江夏期末) 文物是人类历史文化遗存。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物体各具特色,下列文物可以入选“夏商周文明展”的是(     )
    A . 司母戊鼎 B . 五铢钱 C . 击鼓说唱俑 D . 青瓷莲花尊
  • 6. (2024七上·增城期中) 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B . 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 C . 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 D . 新政治经济秩序确立
  • 7. (2024七上·蔡甸期末)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是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记载(     )
    A . 都江堰 B . 大运河 C . 郑国渠 D . 灵渠
  • 8. (2024七上·蔡甸期末)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重大的革新,下面表格是(     )内容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A . 孝文帝改革 B . 管仲改革 C . 商鞅变法 D . 光武中兴
  • 9. (2024七上·蔡甸期末) 2023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了主旨演讲。回望张骞通西域,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     )
    A . 刺史制度 B . 郡县管理 C . 西域都护 D . 御史大夫
  • 10. (2024七上·蔡甸期末) 观察并识读下面疆域图,结合地图中历史地理信息,辨识这幅地图是(     )

    A . 西汉 B . 东汉 C . 秦朝 D . 东晋
  • 11. (2024七上·蔡甸期末) 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其中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等故事情节,这些故事能帮助我们了解(     )
    A . 官渡之战 B . 淝水之战 C . 城濮之战 D . 赤壁之战
  • 12. (2024七上·蔡甸期末) 历史学习中我们要学会计算历史年代,了解中国古代纪年方法。淝水之战发生的公元383年还可以表述为(     )
    A . 公元3世纪初 B . 公元3世纪末 C . 公元4世纪初 D . 公元4世纪后期
  • 13. (2024七上·蔡甸期末) 基于单元主题整合知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如图学习笔记,归纳的学习主题是(     )

           三国鼎立

    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A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文明起源与经济发展
  • 14. (2024七下·潜江期中) 朱绍侯在《中国古代史》中写道:“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以上材料说明(    )
    A . 汉族在民族交融中占居主导 B . 民族交融方式多样 C . 斗争是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 D . 胡汉之别观念淡化
二、非选择题(本6小题,共64分)
  • 15. (2024七上·蔡甸期末)

    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统一全国后,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大一统”的主要措施。这些措施有哪些积极作用?

    材料二:汉武帝破例拔擢狱吏出身的公孙弘为丞相,是让儒士广泛参政的标志。公孙弘四十岁才学《春秋》,竟能拜相封侯,使士人和一般官吏看到要被任用和升迁,必须学习儒经。汉武帝此举,意在树立榜样,使天下“群士仰慕”。

    ——据张诚《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简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拔擢公孙弘反映的治国思想及其影响。

    材料三:

    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婴(晏子)

    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       爱国如饥渴。——班固

           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曹植

    (3)材料三是同学们搜集到人物的名言名句。据此谈谈,在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过程中,我们的责任与担当是什么?
  • 16. (2024七上·蔡甸期末)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但正是在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流与交融,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各民族发生大规模迁徙和融合的时期。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规模进入中原。黄河流域汉族大批南迁,与南方各族的交往十分频繁和密切。

    ——摘编自邱树森等《新编中国通史》

    (1)材料二中的图片和文字信息共同反映的历史现象是________。

    (①黄河流域汉族南迁:②北方游牧民族内迁。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空格内。)请根据材料指出这一现象的特点。

    材料二: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卷七《高祖纪》

    (2)材料二中的诏令体现了哪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影响?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图一祖冲之像,他治学严谨,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

    图二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王羲之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创作出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

    ——图文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江南之地,汉时火耕水耨,而无积聚;东晋南朝时,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莫不有中原民族的足迹,有利于增进当地的文化。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南北朝的始末》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是如何继续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

  • 17. (2024七上·蔡甸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调研考察时指出,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做好“三农”工作,为支撑农业强国建设做贡献。某学习小组以“三农问题”为主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搜集的资料如下:

    朝代

    资料

    简介

    战国

    都江堰

    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秦朝

    灵梁

    全长30余千米,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运河之一,至今仍具有运输和灌溉功能。

    西汉

    楼车

    汉代出现的播种工具,以人或蓄力为动力,一人扶楼,可将开沟、播种、掩土三道工序一次完成。

    西汉

    我国开始种植很多新的农作物,如葡萄、胡桃、石榴等

    西域传入中原,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曹魏

    翻车

    魏国马钧改进前代汲水工具,制成提水工具翻车,翻车既能将水从低处提到高处,便利灌溉。

    南北朝

    《齐民要术》

    贾思勰曾任郡太守,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他整理古书记载的农业知识,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