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交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的;
(2)公交车上的语音提示,让乘客知道到站信息,说明声能传递;
(3)如图所示,小丽看到路边有一个噪声监测仪,此仪器上显示的数字反映了噪声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4)为了更好地保证交通安全,驾驶员开车时禁止打电话、发微信等行为。若公交车以36km/h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驾驶员开车时看一眼手机需要2s,则在这段时间内公交车相当于在“盲开”状态下行驶m的距离,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1)大雪后,万籁俱寂,蓬松的雪在减弱噪声;
(2)冬季,手上涂些护手霜可有效预防皮肤粗糙干裂,因为护手霜中的油脂能(选填“减慢”或“加快”)皮肤表面水分的蒸发;
(3)冬天的清晨,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选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冰花”形成在窗玻璃的(选填“内侧”或“外侧”)。
(1)向水槽中注水,水面达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光点移至B处,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了现象,此时折射角入射角(选填“大于”或“小于”);
(2)为使B处的光点移至C处,应使水槽中的水量(选填“增加”或“减少”),若BC间距离为3cm,则水面高度的变化量Δh3cm(选填“>”、“<”或“=”)。
(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小红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沸腾时需要热量;
(2)观察到丙图中明显的实验现象后,继续加热,温度计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选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如图丁所示,小刚把温度计换成装水的试管,在烧杯的水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后,发现试管中的水能够沸腾,说明加入食盐后烧杯中水的沸点(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实验时,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放置;
(2)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蜡烛A和B应(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实验时应在蜡烛(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蜡烛A的像;
(3)如果将玻璃板沿图中虚线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则蜡烛A的像相对于桌面(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发生”)移动;
(4)人看到蜡烛的像是由于反射光进入人眼。请在图乙中画出与反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5)如图丙所示,在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挂在房间东面的墙上,被测者观察西面墙上镜子里的像,此时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的眼睛相距5m,则被测者眼睛到身后的视力表的距离为m。
(1)如图甲所示,测出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cm,凸透镜对光有作用;
(2)实验时,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到;
(3)接着小亮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这一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要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透镜移到cm刻度处。
(1)小雅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处,指针静止时指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
(2)将金属块放在天平左盘,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g;
(3)将金属块用细线系住后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密度是kg/m3;
(4)接着小雅又利用该金属块估测盐水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①在两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适量盐水,如图丙、丁所示,测出丙图烧杯盐水的总质量为130.8g;
②将金属块用细线系住后放入丁图烧杯,在烧杯壁上标记液面的位置;
③取出金属块,将丙图烧杯中的盐水倒入丁图烧杯中直至标记处,测出丙图烧杯及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120.5g;
④根据以上实验数据,求得待测盐水的密度为g/cm3 , 与真实值相比,用本方案所测出的盐水密度(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