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

更新时间:2024-08-14 浏览次数: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每小题2分,共36分)。
二、非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每小题13分,共39分)
  • 19. (2024七下·浦北期末)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约1300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文帝即位后,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

    材料二  宋朝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科举制度的发展,在全国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的文治局面。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创立科举制的朝代及科举制创立的标志。根据材料一,科举制的主要职能有哪些?
    2. (2) 根据材料二,列出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制的主要表现及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3. (3) 材料三  明朝提倡尊孔崇儒。严格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①四书②农书③五经④史记)。考试答卷由个(⑤四⑥八)部分组成,八股文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在材料中的3个空格内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根据材料三,指出八股文的严重危害。

  • 20. (2024七下·浦北期末) 唐宋明清中央政府均重视发展经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在农业上,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发明并推广生产工具,在全国各地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

    材料二  宋朝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以及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耕地面积发生变化(如下表所列)。

    年份

    耕地面积(顷)

    1661年

    5493576

    1685年

    6078430

    1724年

    6837914

    1766年

    7414495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呈现出的主要特点。根据材料一,列出唐朝前期经济迅速发展在农业上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唐朝前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苏湖”是指哪里?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苏湖熟,天下足”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3. (3) 根据材料三,1661—1766年,清朝前期的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 21. (2024七下·浦北期末) 某校七年级同学以“唐朝和明朝的对外交往”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完成。

    材料一  唐朝时期,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多次派遣使节到中国。唐朝的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东渡日本,前后用了12年,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西行取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材料二  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还派出使者随行。郑和的远航,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多次派遣使节到中国的主要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两个“他”是唐朝哪两位高僧?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到哪一优秀品质?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特点。根据材料二,简述郑和下西洋的重要意义。
    3. (3)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就“唐朝和明朝对外交往的影响”提炼观点,并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各选取一项对应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