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更粘
初春的早晨,晓丽去农贸市场买蜂蜜,售货员将蜂蜜用勺子盛出,往瓶子里倒。晓丽发现蜂蜜向下流动得比较缓慢,不像流水那样。“咦!淌得这么慢!”售货员笑着说:“我的蜂蜜质量好,太粘了!”晓丽心想:“对了,蜂蜜比水的粘性大。看来,不同的液体粘性的大小不同。可是……为什么在家里倒蜂蜜时好像不是这么粘呢?难道真是如同售货员所说的质量好吗?以前也是在这里买的呀!”
晓丽带着疑惑,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想到这样的问题:是否有什么因素使得蜂蜜的粘性有时大有时小呢?也就是说物质的粘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晓丽百思不得其解。她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假说:物质的粘性也可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粘性越小。也就是说,如果让同一种液体从相同的斜面流下,温度低时需要的时间长,温度高时需要的时间短。
想到自己的假说,晓丽兴奋起来,赶回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让爸爸妈妈帮忙,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晓丽顺利完成了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蜂蜜 | 在冰箱中 | 在室内 | 用微波炉加热 |
温度 | 较低 | 一般 | 较高 |
流淌时间 | 较长 | 一般 | 较短 |
晓丽和爸爸妈妈一起又用其他几种物质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晓丽象科学家那样得出了结论。请你回答:
(1)晓丽得出的结论是:有些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它的粘性(越大/越小/不变);
(2)这一结论可以用下列的图像来表示;
A.
B.
C.
D.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这种科学方法,晓丽将不能直接测量的转换成可以测量的。
(1)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在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
(2)若某时刻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
(3)实验装置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
(4)如图乙和丙所示,是小李绘制的冰和蜡的熔化图像,则图是蜡的熔化图像,判断的依据是;
(5)实验中小李发现冰熔化时间短,不便于观察熔化的现象,在不改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延长冰熔化的方法:。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8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mm的玻璃板;在(选填“较亮或者较暗”)环境中进行实验效果更明显;
(2)本实验中用刻度尺是为了比较物体和像到的距离关系;该实验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关系,采用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用蜡烛B去和蜡烛A的像重合使用的实验方法是。
(1)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保持图甲中凸透镜的位置(光具座上“50cm”刻度处)不变,那么在探究u>2f成像规律时,应将蜡烛放在光具座上cm刻度线的(左/右)侧范围内,确定物体的位置后,再移动光屏找像;
(2)实验中发现,当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时,为了保证光屏上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靠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变大/不变/变小);
(3)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不动,在蜡烛和凸透镜间放上近视眼镜,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4)实验中小组同学看到如图乙所示的成像情况。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实/虚)像。观察这种像时,眼睛应从图中凸透镜的(左/右)侧透过透镜观察;
(5)另一小组将蜡烛换成如图丙(a)的LED灯,光屏也换成如图丙(b)的带方格的光屏,你认为同时换的好处是。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注:倾角指斜面与水平桌面的夹角)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填“大”或“小”).
(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m/s.
求:
(1)一辆汽车正常行驶通过港珠澳大桥,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2)若监测点A、B相距16km,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乙所示,则轿车在监测点A、B间行驶时有超速吗?
(3)一辆行驶在珠港澳大桥上小车的司机在9∶00看到桥上如图丙所示的标志牌,小车匀速行驶速度如图丁所示,他能否在9∶10前到达东人工岛?
(1)5s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是多少;
(2)汽艇匀速行驶0.4km所花的时间是多少;
(3)他听到回声时离山崖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