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日 礼拜一 今日称元旦 晴 风 今日为西历一千九百十二年一月一号。饭后出城,见寒溪学堂贴有新联, 彩旗飘扬是为新历元旦。路人观者叹息,谓随洋人过年,行洋礼矣。 |
期刊 | 报道主题 | 报道图片数量 |
第一期 | 坚持抗战,保卫晋察冀边区的八路军 | 30 |
第二期 | 血战在大平原上英勇顽强的冀中军民 | 28 |
第三期 | 突破伪满国防线转战古长城内外:冀东区子弟兵 | 35 |
第四期 | 晋察冀八路军的战斗与胜利 | 14 |
时间 | 1842~1895年 | 1895~1912年 | 1912~1919年 |
产业工人 | 约10万人 | 60万 | 约200万人 |
领域 | 人物与作品 |
文学 | 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 |
美术 | 徐悲鸿《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 |
音乐 |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 |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
材料一 中华民族在强敌压境的危急形势下,不少有识之士,正在逐步认识世界大势,提出种种近代化的设想。洋务派创办的一批近代军、民用企业是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开端,带动了后期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发展。如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就是依靠张之洞创办湖北官纱局时廉价转让的纱锭打下的基础;广州民族机器工业中享有“机器老人”称号的技术元老陈桃川,便是洋务企业广州机器局的工人出身。
——摘编自姜铎《谈谈洋务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材料二 1895~1937年,近代中国工业化发展出现了三次浪潮,推动了近代中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一次浪潮为1895~1913年,第二次浪潮为1914~1927年,第三次浪潮为1928~1936年。1895年以前,中国的现代工业以重工业为主,特别是军事工业。1895年以后,纺织、面粉、缫丝等轻工业有较大发展。在1913年调查的21713家工厂中,使用机械动力的占1.60%,不使用机械动力的占98.4%。1937年登记注册的工厂有3935家,长江三角洲、江、浙、沪地区占61.91%,山东占6%,湖北占5.2%,青岛占3.8%,而黔、桂、皖等地,或两三家,或四五家。
——摘编自王春雷、王梅春《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的三次浪潮及启示(1895~1937年)》
材料多元史观看近代中国的探索抗争表:
史观 | 观点 |
革命史观 | 以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态度作为衡量近代中国各阶级各阶层在反抗外来侵略和探索救国道路成功与否、进步与否的主要标准。 |
现代化史观 | 近代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的抗争和对救国道路的探索不断推进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文明史观 | 从西学东渐的角度看,近代中国的探索有着借鉴性和层次性。 |
全球史观 | 在全球视野下对中国探索抗争史定位,并横向比较。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中的重要事件;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等。 |
——摘编自李晓霞《多元史观下近代中国的探索抗争》
材料一:下图为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的中国两份报纸
图片一《中央日报》标题为:“张学良率部叛变,国府下令褫职严办”
图片二《西北文化日报》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
材料二:1936年12月16日,日本东京《日日新闻》号外:蒋介石被杀
材料三:全国民众听到这个喜讯(蒋介石乘飞机离开西安,经洛阳返回南京)都欢喜得几乎要发疯了。昨天晚间,全国自都市至乡关,自成人以至儿童,都热烈庆祝,欢声彻夜,这种情形真是揭开了历史的新页。
——《大公报》1936年12月26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份报纸报道的历史事件,两份报纸对该事件持何态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合理解释中日本为何作如此报道?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事件最后结果,如何理解它“揭开了历史的新页”?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新闻报纸”在史学研究中的价值与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