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洪祥中学联片教研2023-2024学年七年...

更新时间:2024-08-22 浏览次数:2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2024七下·凉州期末) 请将下面3个词语任选2个用楷书正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中。

  • 2. (2024七下·凉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xuān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bo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诫尺。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

    1.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xuān闹          来踱去            胳bo

    2. (2)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 (3) 文中“踱来踱去”中“踱”的意思是
    4. (4) 将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不得改变原意。

      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

  • 3. (2024七下·凉州期末)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bì) 两(qī) 倜(tǎng) 咄逼人(duó) B . (còu) 腐(shì) 鸣(áo) 然勒功(yān) C . (suō) 默(jiān) 动( rǔ) 滋暗长(qiǎn) D . (yīng) 睨(pì) 褴(lǚ)       级而上(shè)
  • 4. (2024七下·凉州期末) 下列语句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句是( )
    A . 独裁 淳朴 谦逊 慷慨淋离 B . 卓越 咳嗽 覆灭 马革裹尸 C . 薪金 取谛 小楷 望闻问切 D . 攀谈 督促 荒辟 酣然入梦
  • 5. (2024七下·凉州期末)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 听他说张华的不是,李明口虽不言,心下却大不以为然。 B . 有些同学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口出脏话,实在让人深恶痛绝。 C . 辩论会上大多数同学热情高涨,但仍有少数同学说说笑笑,目不窥园。 D . 在中国,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 6. (2024七下·凉州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北京自成为2022年冬奥会主办城市以来,全国人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空前高涨。 B . 《2021年外卖骑手职业报告》显示,我国外卖骑手当中,男性人数为87%,女性为13%。 C . 打造独具特色的出版品牌,是各大出版机构抢占图书出版市场、提升知名度的常用手段。 D . 九绵高速通车后,沿线居民出行不仅会更便捷,而且绵阳与阿坝地区的联系也将更紧密。
  • 7. (2024七下·凉州期末)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周恩来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是:____”

    ①周恩来同志生前致力于解决的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②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③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周恩来同志生前操碎了心的广大人民群众缺吃少穿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①④② C . ①④②③ D . ③②①④
  • 8. (2024七下·凉州期末) 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烙印》,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B .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本文主要采用的抒情方式是直接抒情。 C .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春秋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D .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其中对木兰从军缘由、辞官、还乡写得简略,而对军旅生活写得很详细。
  • 9. (2024七下·凉州期末) 综合性学习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弘扬我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以”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

    1. (1) [礼仪标语我设计]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请你拟写一条弘扬文明礼仪的宣传语。
    2. (2) [礼貌用语我知晓]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

      你被评为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见面时,你会说:” 梁教授,①(久违、久仰)大名!”呈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②(莅临、光临)指导!”临别时,梁教投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③(阅读、拜读)!”

    3. (3) [礼节习俗我评说]聪聪家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这种待客礼节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
  • 10. (2024七下·凉州期末) 名著导读。
    1. (1) 小说为什么要取名为“骆驼祥子”?
    2. (2) 原著有一段祥子的心理描写,“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他向来没有轻易撒手过一个钱,现在他觉得很痛快,为这一老一少买了十个包子。”这里提到的小马儿和老者,他们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1. (1)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3. (3)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 (4) ,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5. (5)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
二、诗歌鉴赏。
  • 12. (2024七下·凉州期末) 诗歌鉴赏。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 (1) 《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多层含义。首先表明①的哲理思考,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浮云”最早出自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为无实际意义的事物;李白在《送友人》中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用“浮云”比喻游子行踪不定;在本诗中,诗人借“浮云”指②。联系本诗写作背景及诗人后来实行变法,与保守派坚决斗争的史实,本诗可说是战斗的宣言,表明作者在政治上有③的精神
    2. (2) 陈子昂在登上幽州台后“怆然而涕下”,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人落泪的原因。
三、文言文阅读。
  • 13. (2024七下·凉州期末) 文言文阅。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乙】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曰:“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选自《世说新语》)

    【丙】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子罕》)

    1. (1)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①有仙则名       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尝暂寄人空宅住      ④子欲居九夷

    2.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暂住何烦尔?

    3. (3) 刘禹锡居陋室不觉其陋,王子猷居不可无竹。两人所处的环境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4. (4) 【甲】【乙】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
四、现代文阅读。
  • 14. (2024七下·凉州期末) 现代文阅读。

    父亲的长笛

    赵文静

    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以靠近一点儿。她亦是非常地骄傲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

    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地,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

    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你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你爸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1. (1) 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
    2. (2) 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请简要赏析。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3. (3) 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

      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4. (4) 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15. (2024七下·凉州期末) 现代文阅读。

    清明

    鲁彦

    展光还没有从窗眼里爬进来,我已经钻出被窝坐着,推着熟睡的母亲。

    “迟啦,妈,锣声响啦!”

    母亲便突然从梦中坐起,揉着睡眼,静默地倾听着。

    “没有的!天还没亮呢!”

    “好像敲过去啦。”

    于是母亲也就不再睡觉,急忙推开窗子,点着灯,煮早饭了。

    “嘉溪上坟去啰!……唑唑……五公祀上坟去啰!……”待母亲将饭煮熟,第一次的锣声才真的响了,一路有人叫喊着,从桥头绕向东芭弄。

    我打开门,在清白的晨光中,奔跑到埠头边:河边静悄悄的,不见一个人,船还没有来。

    正吃早饭,第二次的锣声又响了,敲锣的人依然大声地喊着:

    “嘉溪上坟去啰!……唑唑唑……五公祀上坟去啰!……”

    我匆忙地吃了半碗饭,便推开碗篌,又跑了出去。这时河边显得忙碌了。三只大船已经靠在埠头,几个大人正在船中库水,铺竹垫,摆椅凳。岸上围观着许多大人和小孩,含着紧张的神情。我呆木地站着,心在辘辘地跳动。

    “慌什么呀!饭没有吃饱,怎么上山呀?快些回去,再吃一碗!”母亲从后面追上来了。

    “老早吃饱啦!”

    “半碗,怎么就饱啦!起码也得吃两碗!回去,回去!”

    “吃饱啦就吃饱啦!谁骗你!”我不耐烦地说。

    于是母亲喃喃地说着走回家里去了。

    埠头边的人愈聚愈多,一部分人看热闹,一部分人是去参加上祖先的坟的。有些人挑羹饭,有些人提纸钱,有些人探问何时出发。喧闹忙乱,仿佛平静的河水搅起了波浪。我静默地等着,心中却像河水似的荡漾着。

    “加一件背心吧,冷了会生病的呀!”

    我转过头去,母亲又来了 , 她已经给我拿了一件背心来。

    “走起来热煞啦,还要加背心做什么?拿回去吧!”我摇着头,回答说。

    “老是不听话!”母亲喃喃地埋怨着,用力把我扯了过去,亲自给我穿上,扣好了扣子。

    这时第三次的锣声响了。

    “嘉溪上坟去啰!……唑唑……五公祀上坟去啰……船要开啦……船要开啦……”

    岸上的人纷纷走到船上,我也就跳上了船头。

    “什么要紧呀!”母亲又叫着说了,“船头坐不得的……船舱里去!……听见吗?”

    我只得跳到船头与船舱的中间,坐在插纤竿的旁边。

    但是母亲仍不放心,她又在叫喊了:

    “坐到船底上去,再进去一点!那里会给纤竿打下河去的呀!”

    “不会的!愁什么!”我不快活地瞪着眼睛说。

    “真不听话!……阿成叔,烦你照顾照顾这孩子吧!”她对着坐在我身边的阿成叔说。

    “那自然,你放心好啦!你回去吧!”

    但是母亲仍不放心,站在河边要等着船开走。

    这时三只大船里都已坐满了人,放满了东西。还不时有人上下,船在微微地左右倾侧着。“天会落雨呢!”

    “不会的!”

    “我已带了雨伞。”

    “我连木履也带上了。”

    船上忽然有些人这样说了起来。我抬头望着天上,天色略带一点阴沉,云在空中缓慢地移动着,远远的东边映照着山后的阳光。

    “开船啦!开船啦!……唑唑……”这是最后一次的锣声了,敲锣的接着走上我们这只最后开的船,摇船的开始解缆了。

    我往岸上望去,母亲已经不在岸上,不知什么时候走的。我喜欢坐在船头上,这时便又扶着船边,从人丛中向前挤了两三步。

    “不要动!不要动!会掉下水里去的!”阿成叔叫着,但他已经迟了。

    “好吧,好吧!以后可再不要动啦!”摇船的把船撑开岸,叫着说。

    “你这孩子好大胆!……再不要动啦!”我身边一个祖公辈的责备似的说了,“你看,你妈又来了哪!”

    我把眼光转到岸上,母亲果然又来了。她左手挟着一柄纸伞,摇着右手,叫着摇船的人,慌急地移动着脚步。一颠一簸,好像立刻要栽倒似的追扑了过来。

    “船慢点开!……阿连叔!……还有一把伞给小孩!……”

    但这时船已驶到河的中心,在岸上拉纤的已经弯着背跑着,船已咽咽咽地破浪前进了。“算啦!

    算啦!不会下雨的!”摇船的阿连叔一面用力扳着橹,一面大声地回答着。

    母亲着慌了,她愈加急促地沿着船行的方向奔跑起来,一路摇着手,叫着:要落雨的呀!……拉纤的是谁!……慢点走哪!”

    我在船上望见她踉跄得快跌倒了。着了急,忽然站了起来,用力踢着船沿。船突然倾侧几下,满船的人慌了,这才大家齐声地大喊,阻住了拉纤的人。

    “交给我吧,到了桥边会递给他的。”一个拉纤的跑回来,向母亲接了伞,显出不快活的神情。

    母亲已跑到和船相并的地方站住了。我看见她一脸通红,颜上像滴着汗珠,喘着气。

    “真是多事,那里会落雨!落了雨又有什么要紧!”我暗暗地埋怨着,又大声叫着说:“回去吧,妈!”

    “好回去啦!好回去啦!”船上的人也叫着,都显出不很高兴的神情。

    船又开着走了。母亲还站在那里望着,一直到船转了弯。

    两岸的绿草渐渐多了起来,岸上的屋子渐渐少了。河水平静而且碧绿,只在船头下咽咽地响着,在船的两边翻起了轻快的分水波浪。船朝着拉纤的方向倾侧着。一根直的竹做的纤竿这时已成了弓形,不时发出格格的声音,顶上拴着的纤绳时时颤动着。一松一紧地拖住了岸上三个将要前扑的人的背,摇橹的人侧着橹推着扳着,船尾发出劈啪的声音,有些地方大树挡住了纤路,或者船在十字河口须转方向。拉纤的人便收了纤绳,跳到船上,摇橹的人开始用船尾的大橹拨动着水,船像摇篮似的左右荡漾着慢慢前进。

    一湾又一湾,一村又一村,嘉溪山渐渐近了,最先走过狮子似的山外的小山,随后从山峡中驶了进去。这里的河面反而特别宽了,水流急了起来,浅滩中露着一堆堆的沙石。我们的船一直驶到河道的尽头,船头冲上了沙滩,现在船上的人全上岸了。我和几个十几岁的同伴早已在船上脱了鞋袜,卷起了裤脚,不走山路,却从沁人的清凉的溪水里走向山上去,一面叫着跳着,像是笼里逃出来的小鸟。

    祖先的坟墓是在山麓的上部,那里生满了松树和柏树。我们几个孩子先在树林中跑了几个圈子,听见爆竹和锣声,才到坟前拜了一拜,拿了一只竹签,好带回家里去换点心。随后跑向松树林中,爬了上去采松花,装满了衣袋,兜满了前襟,听见爆竹和锣声又一直奔下山坡,到庄家那里去吃午饭。这时肚子特别饿了,跑到庄前就远远地闻到了午饭的香气。我平常最爱吃的是毛笋烤咸菜,这时桌上最多的正是这一样菜,便站在长桌旁,挤在大人们的身边,开始吃了起来,饭虽然粗硬,菜虽然冷,却觉得特别的有味,一连吃了三粗大碗饭。筷子一丢,又往附近跑去了。隆重的热闹的扫墓典礼,我只到坟边学样地拜了一拜,我的目的却在游玩。但也并不知道游玩,只觉得自由快乐,到处乱跑着。

    回家的锣声又响时,果然落雨了。它像雾一样,细细地袭了过来。我挟着雨伞,并不使用,披着一身细雨,踏着溪流,欢乐地回到了泊船的河滩上。

    清明节就是这样的完了。它在我是一个最欢乐的季节。

    (选自《鲁彦精品集》)

    1. (1) 文章写了诸多事情,你认为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串连起了这些事情?说明理由。
    2. (2) 仔细品味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一则感悟式批注。
    3. (3) 文文想把这篇文章作为“孝亲敬老”专题的助读资料,你觉得是否合适?为什么?
五、写作题。
  • 16. (2024七下·凉州期末)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学校组织“书籍点亮人生,书香洋溢校园”的主题活动。下图是该活动的宣传标志,请结合构图要素说明其寓意,不超过60个字。

  • 17. (2024七下·凉州期末) 绽放的不止是花儿,一次成功,一缕微笑一份情谊……生活中每一次蓄势待发的酝酿总会迎来绽放;深藏的往往是珍宝,一个建功立业的宏愿,一份未表达的谢意,一个独属于你的小秘密……生命中最珍惜的东西总是藏

    在心灵的最深处。有些东西,藏着就好;有些东西,在那一刻绽放。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一:那一刻的绽放

    题目二:藏在心底的

    写作提示:

    ①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