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中国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23 浏览次数: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多选、错选、漏选均不给分)
  • 1. (2024七上·余姚期末) 家住余姚城区某社区的小宁,周日参加了社区举办的歌唱比赛,她的爸爸妈妈则参与了社区内的人大代表投票选举。这分别体现了社区的( )
    A . 文化功能  政治功能 B . 文化功能  管理功能 C . 管理功能  政治功能 D . 服务功能  政治功能
  • 2. (2024七上·余姚期末)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 (1) 对该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图示地区主要地形是山地                
      ②该图缺少地图三要素之一的图例

      ③图中①②③三地海拔最高相差100米        
      ④图中甲处是陡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 图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是(    )
      A . 自西北向东南 B . 自西南向东北 C . 自东北向西南 D . 自西向东
  • 3. (2024七上·余姚期末) 湖泊被誉为大地的明珠。下列对湖泊之最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 B . 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C . 海拔最高的湖泊——纳木错 D . 面积最大的咸水湖——死海
  • 4. (2024七上·余姚期末)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东顿巴斯地区进行特别军事行动,宣告俄乌战争爆发。据此回答问题。

    1. (1) 如果你想知道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哪里,最合适的是查阅(    )
      A . 中国交通图 B . 世界气候分布图 C . 俄罗斯地形图 D . 世界政区图
    2. (2) 据图可以看出俄罗斯(    )

      ①地跨亚欧两大洲        
      ②所处纬度高

      ③国土面积远大于乌克兰        
      ④是发达国家,乌克兰是发展中国家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5. (2024七上·余姚期末)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根据以如图文信息判断这是(    )

    信息1:距今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信息2:懂得人工取火,使用骨针缝制衣服

    A . 北京人 B . 半坡人 C . 河姆渡人 D . 山顶洞人
  • 6. (2024七上·余姚期末) 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是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典型代表。据此回答问题。
    1. (1) 这两个遗址都位于大河流域,这主要是因为(    )
      A . 交通便利,人口集中,适宜发展商业 B . 交通要道,战略位置重要 C . 水源充足,土地肥沃,适宜发展农业 D . 邻近大河,便于生活用水
    2. (2) 下表是两个遗址的部分考古发掘成果,可以用来研究(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半坡遗址出土的磨盘

      半坡遗址出土的炭化粟

      A . 远古的传说 B . 早期人类的起源 C . 原始农耕生活 D . 社会重大变革
    3. (3) 历史课上,老师对半坡人生活的介绍,引发了同学们无限的遐想。以下合理的是(    )

      ①当晨曦洒向广袤的土地,金色的粟杆已披上了五彩霞衣

      ②农耕、采集、纺织、制陶,半坡人的一天在欢乐中悄悄流逝

      ③夕阳西下,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回到了自己的干栏式建筑中

      ④夜幕降临,半坡人们围着火堆欣赏月色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2024七上·余姚期末) 海内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每年,满怀虔诚与崇敬的中华儿女以多种形式祭祀炎帝和黄帝,其主要原因是他们( )
    A . 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 . 创造了统一的文字甲骨文 C . 根治了黄河水患 D . 教民开垦和种植农作物
  • 8. (2024七上·余姚期末) 古书中常有夏代人造酒的说法,如大禹的臣子仪狄“始作酒醪(醪láo:浊酒),变五味”“杜康造酒”“少康作秫(秫shú:高粱)酒”。下列可能佐证这些说法的器物是(    )

    A .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爵 B . 司母戊鼎 C . 商鞅铜方量 D . 河姆渡猪纹陶钵
  • 9. (2024七上·余姚期末) 《荀子·儒效》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反映的制度实行的目的是(    )
    A . 割据称雄,争夺霸主 B . 奖励军功,授爵赐土 C . 讨伐商纣,建立政权 D . 稳定统治,巩固疆土
  • 10. (2024七上·余姚期末)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其中①处的内容应是( )

    A . 三国鼎立 B . 百家争鸣 C . 诸侯争霸 D . 七国之乱
  • 11. (2024七上·余姚期末) 根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之国”的形成得益于(    )
    A . 都江堰 B . 长城 C . 灵渠 D . 阿房宫
  • 12. (2024七上·余姚期末) 从绿色可持续场馆设计、实施亚运会绿色行动方案、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量,到历史上首次提出举办“无废”赛事……2023年杭州亚运会赛场内外,绿色的“中国元素”随处可见,也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此理念源于我国古代的(    )
    A . 道家思想 B . 儒家思想 C . 法家思想 D . 墨家思想
  • 13. (2024七上·余姚期末) 汉武帝时期,朝廷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地方也建立郡国学校,推行儒学。这一做法( )
    A . 延续了百家争鸣 B . 解决了王国问题 C . 保障了经济繁荣 D . 促进了思想统一
  • 14. (2024七上·余姚期末)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 B . 秦国军队先后攻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C .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 D . 秦的统一,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 15. (2024七上·余姚期末) 大型油画再现了宏大的历史场景,下列选项中与如图油画主人公有关联的是(    )

    A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 .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16. (2024七上·余姚期末) 下边是对某一历史人物主要事迹的高度概括,你认为这一历史人物是(    )

    打败项羽,建立汉朝

    确立典章,设立制度

    休养生息,发展经济

    A . 秦始皇 B . 汉高祖 C . 汉武帝 D . 汉献帝
  • 17. (2024七上·余姚期末) 西汉初诸侯王实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 . 实施“推恩令” 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派大将北击匈奴 D . 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 18. (2024七上·余姚期末) 了解历史时序和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图是 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部分)。空白框①②③④处应分别填入的朝代是( )

    A . 夏朝、东周、秦朝、三国 B . 夏朝、秦朝、春秋、三国 C . 夏朝、春秋、秦朝、三国 D . 夏朝、春秋、三国、东周
  • 19. (2024七上·余姚期末) 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其中的“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读丝绸之路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西汉中央政府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广大地区的管辖开始于(    )
      A . 西域都护的设置 B . 汉武帝统治时期 C . 地方州牧的设置 D . 光武帝统治时期
    2. (2) “丝绸之路经济带”借用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这是因为两者都有利于(    )

      ①促进东西方贸易往来        
      ②加强对沿线各国的有效管辖

      ③推动国际合作与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
      ④加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0. (2024七上·余姚期末)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取得了突出成就。下列科技文化成就与时期、人物对应正确的有(    )

     

    时期

    人物

    成就

    西汉

    司马

    《史记》

    西晋

    蔡伦

    总结前人的经验,改进造纸术

    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三国时期

    马钧

    翻车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1. (2024七上·余姚期末)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启蒙教学的三大读物之一。 下列《三字经》中的内容,按历史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夏传子,家天下
    ②光武兴, 为东汉
    ③嬴秦氏, 始兼并
    ④魏蜀吴, 争汉鼎

    A . ①②④③ B . ③②①④ C . ②③④① D . ①③②④
  • 22. (2024七上·余姚期末) 下列是某校七年级同学制作的有关赤壁之战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时间:208年  对战双方:曹操VS孙刘联军  地点:赤壁

    特点:以少胜多  意义: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A . 时间 B . 对战双方 C . 特点 D . 意义
  • 23. (2024七上·余姚期末) 如图示意图可以反映(    )

    A .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B . 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C . 三国经济发展状况 D . 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 24. (2024七上·余姚期末) 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政权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①吴国

    ②前秦

    ③东晋

    ④北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25. (2024七上·余姚期末) 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联系。下列几组历史事件,主要体现因果联系的有(    )

    ①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        
    ②八王之乱—西晋大封同姓诸侯王

    ③东汉后期宦官专权—黄巾起义        
    ④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佛教、道教广泛传播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本卷共有三个小题,共40分。
  • 26. (2024七上·余姚期末) 亚运会是亚洲这个“大家庭”的体育盛会。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洲地理位置示意图(图一)

    图一

    读图一回答:

    材料二:亚洲气候分布图(图二);杭州市气候资料图(图三)

    图二         图三

    读图二、图三回答:

    材料三:下面是某校两位七年级同学关于杭州亚运会的看法:

    参加杭州亚运会的运动员都是黄色人种,没有白色和黑色人种。

    参加亚运会的运动员中有信仰伊斯兰教的,所以亚运村设置了清真餐厅。

    1. (1) 亚洲主体部分位于半球(填“东半球”或“西半球”),。(填“南半球”或“北半球”);从地球五带划分的标准看,亚洲主要位于。(填“温度带”)
    2. (2) 图一亚洲濒临的海洋:

      ,②,③

    3. (3) 亚洲西与A洲接壤,西南以E运河与B洲为界。
    4. (4) 亚洲气候类型具有性,其中以气候类型为主。例举杭州在9月23日至10月8日举办亚运会的有利气候条件。
    5. (5) 请你任选小宁或小波的观点加以评述。
  • 27. (2024七上·余姚期末)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随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三:图片

    图1                 图2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次著名改革?根据材料,概括这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举措及改革的影响。
    2. (2) 材料二反映秦朝在中央和地方上的制度创新分别是什么?这对秦朝统治有何积极意义?
    3. (3) 依据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汉时期在币制上有什么革新措施,分别指出这两次币制改革产生的影响。
    4. (4)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 28. (2024七上·余姚期末)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但这一时期依然是一个极具活力的年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学家    A    

    他治学严谨,运用前朝刘徽的割圆术,精确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了世界近千年。

     

    书法作品    《     B    

    王羲之刻苦学习,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创作出这幅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

    材料二: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值列传》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彼此征战中,北方原有民族格局被打乱,民族间差异逐渐缩小。各民族间相互学习,形成了民族交融的高潮,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也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发展。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 (1) 写出材料一中科学家A的姓名和书法家B的名称。
    2. (2) 与《史记》的记载相比,《宋书》中描述的江南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有哪些?
    3. (3) 读材料三,请你举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促进民族交融的典型史事1例。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信息,请你论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极具活力的年代”(要求:结合材料信息,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