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

更新时间:2024-08-19 浏览次数:13 类型:期中考试
一、 积累与运用(22分)
  • 1. 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 (1)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 (2) 《春夜洛城闻笛》中,诗人因闻听《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家乡与亲人的诗句是:
    3. (3) 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4. (4) 《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苦寒的句子是:
  •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带(yíng) 补(xiào) 污(huì) 祷 ( qí ) B . 红(yīn) 友 (zhì) 笑(shàn) 痛(chì) C . 古(gèn) 深(suì) (lú )  语(lán ) D . 妒(jì) 默 (qì) 咽 (gěng ) 惩罚(chéng )
  • 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B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C .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平日里鲜为人知的地方立即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D . 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波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 4.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作者是光未然。 B .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都德,他是德国著名作家。 C . 《邓稼先》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D .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 5. 综合性学习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能教我们心地善良,持重内向,坚韧不拔和勇于创新,读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是文华文化传承的,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读书之风吹进我们的心里,班级开展了以“悠悠书香伴我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 (1) 请为这次的“悠悠书香伴我行”活动设计两个活动栏目。

      活动一: 

      活动二: 

    2. (2) 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你设计一段简洁的开场白。(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内容里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二、阅读(48分)
  • 6. 古诗鉴赏。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 (1) 本诗的作者是 ,写的是(时节) 的景色。
    2. (2) 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斗”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析其妙处。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构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尝射家圃 ;

      有卖油翁担而立

      我酌油知之

      但微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吾射不亦精乎

      ②康肃笑而遣之

    3. (3) 本文通过陈尧咨善射、卖油翁酌油入葫芦告诉我们的道理。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快七十岁了;人老,心可不老实。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干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刘四爷都有。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跪上铁索,刘四并没皱一皱眉,没说一个饶命。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出了狱,他开了个洋车厂子。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到现在,他有六十多辆车,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他不存破车。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人和厂有地方住,拉他的车的光棍儿,都可以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上账而和他苦腻(注:软磨硬缠)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里他都热心地帮忙,这叫作“字号”。

      刘四爷是虎相。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他自居老虎,可惜没有儿子,只有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知道刘四爷就必也知道虎妞。她也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作太太。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刘四爷打外,虎妞打内,父女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筒一般。人和厂成了洋车界的权威。

      在买上自己的车以后,祥子拉过人和厂的车。他的积蓄就交给刘四爷给存着。把钱凑够了数,他要过来,买上了那辆新车。

      “刘四爷,看看我的车!”祥子把新车拉到人和厂去。

      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

    “我可还得在这儿住,多咱我拉上包月,才去住宅门!”祥子颇自傲地说。

      “行!”刘四爷又点了点头。

      不拉刘四爷的车,而能住在人和厂,据别的车夫看,是件少有的事。因此,甚至有人猜测,祥子必和刘老头子是亲戚;更有人说,刘老头子大概是看上了祥子,想弄个上门女婿。这种猜想里虽然怀着点妒羡,可是万一要真是这么回事呢,将来刘四爷一死,人和厂就一定归了祥子。这个,教他们只敢胡猜,而不敢在祥子面前说什么不受听的。其实呢,刘老头子的优待祥子是另有笔账儿。祥子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持着旧的习惯。假若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地去欺侮人。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做。他去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种极好的娱乐。厂子里平常总住着二十来个车夫;收了车,大家不是坐着闲谈,便是蒙头大睡;祥子,只有祥子的手不闲着。初上来,大家以为他是向刘四爷献殷勤,狗事巴结人;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刘老头子没有夸奖过他一句,没有格外多看过他一眼;老头子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虎妞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当祥子去拉包月的时候,刘家父女都仿佛失去一个朋友。赶到他一回来,连老头子骂人也似乎更痛快而慈善一些。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第四章,有删改)

    1. (1)  第一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2. (2)  第二段开头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枯萎的蒲公英

        叶子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⑥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⑦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⑧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⑨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选自《海燕》2015年9期,有删改) 

    1. (1) 文章第②段的描写突出了蒲公英的特点。
    2. (2) 文章两次提到“我”的心“疼”,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
    3. (3)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①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②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

    4. (4) 试分析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三、 作文 (45分)
  • 10.  有的书字字珠玑,让人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有的书含蓄隽永,让人感受情感的丰富多彩;有的书振聋发聩,让人获得信心和力量……读书,如饮醇酒,如品香茗,浓淡自得,滋味悠长。一本书,泛着幽幽墨香,滋养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品位。与书相伴,一路成长。请以“读书滋味长”为题写一篇文章。可写自己的读书经历与体验或所思所感。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