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能从一枝枯藤中看出某种美的素质,因为一枝枯藤具有自在不经修饰的雅逸的风致,具有一种含弹性的劲力。它的尖端蜷曲而上绕,还点zhuì( )着疏落的几片残叶,毫无人工雕琢的痕迹,却是位置再适当没有。中国文人接触了这样的景物,便把这种神韵融会于他的书法中。他还可以从一棵松树看出美的素质,它的躯干劲拔而枝权转折下弯,显出一种____的品质,于是他把这种品质融会于他的书法风格中。
①怎样才能写得有感情呢?关键是写自已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事,说发自内心的话。
②写清楚是记事的基本要求,一般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③事情的经过是记叙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写,写详细些。
④此外,还要注意锤炼语言,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或者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
⑤很多时候,记事也是为了传达情感,分享体验,因此,还要学会写得有感情。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 ____;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____。
喜晴
谢蔼
十日江村烟雨濛,晓来初快①日升东。挼莎②蕉叶展新绿,纵臾榴花开晚红。
得句又从山色里,发机④浑在鸟声中。披衣出户眄⑥田野,好在良苗怀晚风。
【注】①快:快意。②挨莎(ruó suō):摩挲。③纵臾:怂恿、劝说。
④发机:本意为拨动弓弩,这里指触动诗情。⑤浑:全。⑥眄:斜着眼睛看。
吴王欲伐荆
吴王欲伐荆①,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②,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回:“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③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战!”乃罢其兵。
---------(选自《说苑》)
【注】①荆:指楚国。②怀丸操弹:怀揣子弹,手拿弹弓。③居:停留。④委身曲附: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前肢。
①吴王欲伐荆 ②敢有谏者死 ③如是者三旦。
①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②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汤圆
毕飞宇
①那一天我得到了一碗汤圆。但我们乡下人要土气一些,把汤圆叫作“圆子”。我的碗里一共有四个圆子,后来,有几个大人又给了我一些,我把它们吃光了。以我当时的年纪,我的母亲认为,我吃下去的数量远远超出了我的实际能力。所以,她不停地重复,她的儿子“爱吃圆子”,“他吃了八个”。
②直到现在,我都快五十了,我的母亲仍认定她的儿子“爱吃圆子”。其实我不喜欢。在那样一个年代,在“吃”这个问题上,爱和不爱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问题,首要的问题是“有”。在“有”的时候,一个孩子只有一个态度,或者说一个行为:能吃就吃。
③我还想告诉我的母亲,其实那一次我吃伤了。很抱歉,“吃伤了"是一件很让人难为情的事,可我会原谅自己。
④我为什么至今还记得那碗汤圆呢?倒不是因为我“吃伤了”,首要的原因是汤圆属于“好吃的”。吃好吃的,在当时这样的机会并不多。
⑤“好吃的”有什么可说的吗?有。
⑥我们村有一个很特殊的风俗,在日子比较富裕的时候,如果哪一家做了“好吃的”,关起门来独享是一件十分不得体的事情,是要被人瞧不起的。我这么说也许有人要质疑:你不说你们家做了“好吃的”,人家怎么会知道呢?这么说的人一定没有过过苦日子。我要告诉大家,人的嗅觉是十分神奇的,在你营养不良的时候,你的基因会变异,你的嗅觉会变得和狗的嗅觉一样灵敏。这么说吧,你家在村东,如果你家的锅里烧了红烧肉,村子西边的鼻子会因为你们家的炉火而亢奋——除非你生吃。
⑦所以,乡下人永远都不会去烧单纯的红烧肉,他们只会做青莱烧肉、萝卜烧肉、芋头烧肉,一做就是满满的一大锅。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要送。左边的邻居家送一碗,右边的邻居家送一碗,三舅妈家送一碗,陈先生(我母亲)家送一碗。因为有青菜、萝卜和芋头垫底,好办了,肉就成了一点“意思”,点缀在最上头。
⑧我们乡下人就是这样的,也自私,也狠毒,但是,因为风俗,大家都有一种思维上的惯性:自己有一点儿好的马上就会想起别人。它是普遍的,常态的。
⑨有一首名曲,叫《如歌的行板》。它是这么唱的:“瓦尼亚将身坐在沙发/酒瓶酒杯手中拿/他还没有倒满半杯酒/就叫人去喊卡契卡。”
⑩这第一次读到歌词是在1987年的冬天。那一年,我大学毕业,一个人在宿舍。读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几乎没有过渡,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不需要回忆,不需要。往事历历在目。在我的村庄,在那样一个艰难的时刻伟大而温润的中国乡村传统依然没有泯灭,它在困厄里流淌,延续:每一个乡亲都是瓦尼亚,每一个乡亲都是卡契卡。我就是卡契卡,可我还没有来得及做瓦尼亚,就离开了我的村庄。这是我欠下的。
⑪很可惜,在我还没有离开乡村的时候,这个风俗已经出现了表败的态势,最终彻底没落了。
⑫分享,多么芬芳的一个东西,它到哪里去了呢?
⑬“一块给狗的骨头不是慈善,一块与狗分享的骨头才是慈善。”这句话是杰克·伦敦说的。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正上大学二年级,在扬州师范学院的图书馆里。这句话至今还像骨头一样生长在我的肉里。
⑭我要感谢杰克·伦敦,他在我的青年时代给我送来了最为重要的一个词:分享。此时此刻,我愿意与所有的朋友分享这个词:分享。这个词可以让一个男孩迅速地成长为一个男人——他曾经梦想着独自抱着一根甘蔗,从清晨啃到黄昏。
⑮我很高兴地注意到一个现象,“分享”这个词的使用率正在上升。我渴望着有那么一天,“分享”终于成为汉语世界里使用率最高的一个词,而“分享”也真的成为我们切实可感的“民风”。 (选自《小品文选刊》2018年第6期,有剩改)
因为有青莱、萝卜和芋头垫底,好办了,肉就成了一点“意思”,点缀在最上头。
栀子不言自成蹊①
石会文
①我家院子里有两棵栀子树,年年开花,满院芬芳,幽香袅袅羡煞人。
②院子里还种了樱树、杏树、桔树、柚树、桂树,最早送香的要数杏花,依次便是樱花、桔花、柚花、栀子花,至仲秋时节,才是桂花飘香了。这些花中,最香的应是栀子花,那天然自成的清香如娇女袭人。
③诸花中,樱花名气最大,每年幕名来武大看樱花的人项背相随,熙攘攒动。
④可我觉得樱花似乎有点徒有虚名,我认为樱花并不好看,星星点点,弥弥散散,也没什么香味。我想它的出名也许是人云亦云,炒作使然。
⑤但转念一想,既然人们都这么欣赏樱花,总有它的理由,后来我才明白,樱花是看气势的成片成片的樱花犹如花海一样,茫茫不见尽头,弥漫浩瀚,气势磅礴,那是何等恢弘。我家院子只有一棵樱树,是绝然出不了这等气势的。
⑥然而,栀子花就不同了,它无须樱花那样倚仗气势而惊艳,也不会像杏花那样经不起风雨摧残。栀子花,仅一朵就能艳压群芳,仅一树便可芳香怡人。栀子花在烈日下、风雨中却是显得更加艳丽清秀,它是烈日风雨中砥砺廉隅的精灵。
⑦我时常会在早上独自细品那默默而开的栀子花,白玉无瑕的花瓣,柔柔的、嫩嫩的,清洁得没有一丝尘泥,晶莹的露水抹在雪朵上,似少女的面颊一样柔丽润泽,营华剔透,娇丽淡雅得不显丁点装饰。特别是那几丝淡黄的花蕊,在层层叠翠的白玉中,格外珍颜。还有那花瓣上留下的花萼,清淡翠绿,仿佛是镶在白玉上的翡翠,楚楚动人。正如那“浅蕊黄金韵栀子****烂开栀子浑如雪”的心动描绘。
⑧有人说,栀子花是平民之花,一点不假。
⑨我说栀子花是平民之花,不仅因为是百姓喜爱它,而且它的属性也是平民化的。
⑩栀子花没有牡丹那样娇艳,也没有兰花那样典雅,更没有樱花那样受万人瞩目,它没有名花的头衔,它登不了大雅之堂。但它有的只是无以伦比的洁白如雪,清淡如水,玉洁清纯,朴实无华。它有的只是旺盛顽强的生命之力,只要给它一掬土,一份水,它就给你一个芬芳溢人的世界
⑪有人说,栀子花是为伟大诗人屈子而开,我是十分赞同的。
⑫栀子花开正值端午前后,是人们祭拜屈子的日子,不少地方,每逢五月初五,人们把一朵朵栀子花,一串串粽子抛向江河,以追思屈子为国怀沙抱死的壮举,这些栀子花与香粽,带去了人们对屈子的怀念与崇敬。
⑬是啊,栀子花开如雪,一尘不染,清纯无瑕,正是屈子那颗圣洁如玉的灵魂。栀子花性如铁,笑迎骄阳,傲视风雨,烈日风雨之下,越发坚强,越发葱翠不凋,正是屈子不畏强权、不惧流放,殊死抗争的志士风骨。
⑭栀如屈子,栀言屈志,让我越来越敬幕栀子了。
⑮盛爱栀子,因为它天生怀着泥土的芳查,天生一幅清丽淡素的容貌,⑤:丧朴宏无华的清纯,天生一个不惧风雨磨砺的凛性,天生一终与世无争的清风。
(刊载于2022年05月02日,有删改。)
【注解】①化用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树、李树不会说话,但因其花朵美艳,果实可口,人们纷纷去摘取,于是便在树下踩出一条路来;比喻为人真诚笃实,自然能感召人心。
花朵资料卡——栀子花 | |
花瓣 | |
花蕊 | |
花萼 |
我爱栀子,因为它天生怀着泥土的芳香,天生一幅清丽淡素的容貌,天生一表朴实无华的清纯,天生一个不惧风雨磨砺的凛性,天生一缕与世无争的清风。
“莫道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句道出了对事物感受的消长变化。事似易而实难,绝境中可能也焕发生机。人生的某种经历,往往与血契合之处,让你恍然明白:有些事,其实也没有那么难,那么容易,那么苦……不管好玩还是无聊、简单还是复杂,甚至“酷”“牛”“爽”等感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请以“其实,也没有那么 ▲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补充标题,完成作文;文体不限, 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