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一:广开言路,举行士子观风势;功用民心,创办民间禁毒局 |
对联二:放眼世界,首译洋文洋法;亡羊补牢,严惩鸦片走私 |
第4课 兴起背景:军事落后;人才缺乏;国库空虚;海防薄弱 主要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 |
文章《忠犬救主不成,死为甲午英魂》 黄海海战,开足马力撞向吉野号
《射猪斩羊图》
评分:9.0 ★★★★ 类型:剧情/历史语言:汉语普通话 剧情简介:1927年,北伐战争夺取胜利之际,国民党内反动集团为夺权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几乎遭到毁灭性打击。血的教训使毛泽东等人意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周恩来、叶挺等人临危受命,发动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起义…… |
·5月4日,制订出刘邓出兵中原的计划 ·7月19日,令陈谢部队渡河南进,协助刘邓经略中原。 ·7月23日,毛泽东电令刘邓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建立根据地。 |
你用一国的理想建了一座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就是你爱国情怀的伟大实践……这就是英雄的担当。 |
时期 | 外语原词 | 特点 |
洋务运动时期 | Electricity、Chemistry等 | 大多围绕科学技术 |
戊戌变法时期 | Trust、Capitalist等 | 以政治、社会制度名词为主 |
五四运动时期 | Science、Communism等 |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词为主 |
材料一
①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公元1840年7月5日……英国舰队打响了进攻定海的第一炮,驻守定海的清朝官兵,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猛烈的炮火,九分钟,只用了九分钟,英军就摧毁了清军所有的战船和岸炮,当晚英军攻入了定海县城…定海失守。 |
②鸦片战争博物馆藏清前膛铁炮 通长51厘米,耳距21厘米,内径6.2厘米,外膛径7.2厘米。 |
③中英《南京条约》签字原件 |
材料二
| |||
①三元里平英团旧址—三元古庙 | ②遵义会议会址 | ③中国军民在上海市郊书写的抗日标语 |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
材料一 在中国,官员不仅是政治的权威,而且是教化的楷模。洋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引导。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
材料二 1895-1898年,新设立了62家商办企业,资本总额达1240多万元。这远远超过中日战前20多年民族资本的总和。缫丝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成为了民族工业资本最多的一个部门。
材料三 1913与1919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状况对照表
项目 时间 | 电力(家) | 轮船运输(吨) | 新式银行(家) | |
数量 | 资本(亿) | |||
1913年 | 18 | 133230 | 15 | 1.1488 |
1919年 | 81 | 287592 | 57 | 2.1764 |
材料一 五四运动以后,陈独秀和李大钊等先进分子走出了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步。陈独秀到上海后不久,就开始到工人中了解罢工情况,到中华工业协会等劳动团体去作调查,并在调查基础上出版《新青年》第7卷第6号《劳动节纪念号》。这个纪念专刊介绍了各国劳动组织和工人运动的情况。此后,陈独秀又主持创办《劳动界》《伙友》等刊物,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启发工人的觉悟,组织真正的工会。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示意图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在中心城市举行的南吕起义和广州起义,秋收起义原计划也是以攻占长沙为目标,但均遭失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退往文家市后毅然决定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前进,在农村开辟新的革命阵地……终将红旗胜利插上井冈山,并由此坚定走上农村包国城市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摘编自唐正芒《秋收起义: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伟大开端》
材料一 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如下: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联合共产国际。纲领明确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确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
——摘编自张士义等《从一大到十九大: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史》
材料二 遵义会议是党探索革命道路的转折点。首先遵义会议取消了李德、博古把持的三人团,开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领导,为正确探索革命道路提供了组织保证;其次在遵义会议上党第一次在没有共产国际干预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第三,遵义会议在思想上开始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党内占了主导地位。
——摘编自朱乔森、李玲玉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经验》
材料三 中共七大确认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无可争议的领袖,由此相应的,确认“毛泽东思想”是一切分析和行动的指南。在新的党章中进一步宣称:“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一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