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

更新时间:2024-11-15 浏览次数: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
  • 1. (2024八上·江汉期末) 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整理了一份名人名句卡片。该卡片的主题是(     )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左宗棠

    决心与华北人民共艰苦,共生死,我们准备不回到黄河南岸来。——左权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张自忠

    A . 加强中央集权 B . 推动经济发展 C . 维护国家主权 D . 加强文化交流
  • 2. (2024八上·江汉期末) 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此外,政府还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清政府此举的目的是(     )
    A . 提高教育水平 B . 开启近代化浪潮 C . 推动中西融合 D . 维护清王朝统治
  • 3. (2024八上·江汉期末) 图1和图2反映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

                 图1清帝退位诏书                              图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

    A . 从屈辱走向独立 B . 从专制走向民主 C . 从封闭走向开放 D . 从落后走向富强
  • 4. (2024八上·江汉期末) 1914年后,袁世凯积极准备复辟活动,孙中山先后发表《讨袁檄文》,蔡锷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北洋嫡系部属也对复辟行径阳奉阴违。材料表明(     )
    A . 军阀割据争抢地盘 B . 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C . 二次革命武装反袁 D . 民族危机逐渐加剧
  • 5. (2024九下·沂水月考) 《新民主主义论》中提道:“近代中国革命运动此起彼伏⋯⋯辛亥革命与义和团相比已有很大不同,而五四运动则带有更新的时代烙印。”下列选项对“更新的时代烙印”理解正确的是(     )
    A .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B . 追求民主共和的进步性 C . 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广泛性 D . 发起武装斗争的正义性
  • 6. (2022八上·龙岗期末) 下表为1920年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部分)的简况。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些活动( )

    地点

    人物

    主要活动

    北京

    李大钊

    散发《劳动宣言》,讲解五一劳动节的历史和意义

    长辛店

    邓中夏

    出席1000多工人参加的纪念大会并在大会上演说

    上海

    陈独秀

    参加了“世界劳动节纪念大会”筹备会,并演讲了劳工问题

    A . 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B . 完成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C . 掀起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 D . 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7. (2024八上·江汉期末) 《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提到了“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各地工农运动蓬勃发展”“汀泗桥、贺胜桥战役捷报频传”“攻克南京”等情形。这些情形发生在(     )
    A . 辛亥革命时期 B . 国民革命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 8. (2024八上·江汉期末) 下表是近代一些运动中的口号、主张和理论,其内容共同说明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     )

    口号

    扶清灭洋

    主张

    三民主义

    理论

    工农武装割据

    A .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B . 发动革命,实现共和 C . 革故鼎新,变法救国 D . 学习西方,挽救危机
  • 9. (2024八上·江汉期末) “走过皑皑的雪山,尝过无尽的野菜,纵然青山忠骨埋,此心赤诚未更改,结草狼烟中走来,风吹霜雪眉上白,征程在地图之外,吹响美丽的天籁。”这首改编的“新红歌”反映了(     )
    A . 红船精神 B . 井冈山精神 C . 长征精神 D . 西柏坡精神
  • 10. (2024八上·江汉期末) 1936年,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剿共”方针:1937年7月,中共作出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同年9月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表明(       )
    A . 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 B . 团结抗战是救国的需要 C . 国民革命社会基础扩大 D . 反抗国民党的力量增强
  • 11. (2024八上·江汉期末) 1939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主持举办第一届农业展览会,对恢复和发展农业有成就的各类生产人员都给予了奖励。5月,在第一届工业展览会上,表扬和鼓励了工业方面的得力人员。这些举措的目的是( )
    A . 激励根据地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B . 争取国民党联合抗日 C . 粉碎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 D . 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
  • 12. (2024八上·江汉期末) 阅读淮海战役人民支援前线统计表(表3),据此说明,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是(     )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筹粮

    挑子

    船只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48万吨

    20.6万副

    8500只

    A . 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 B . 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 C . 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 D . 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 13. (2024八上·江汉期末) 小楚同学绘制了一幅近代经济发展示意图(下图),与图中出现“短暂的春天”直接相关的因素是(     )

    A . 洋务运动开办民用工业 B . 《马关条约》允许资本输入 C . 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 D . 北洋军阀政府奖励实业发展
  • 14. (2024八上·江汉期末)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抗日救亡成为时代主题,反映这一时代主题的作品是(     )
    A . 《狂人日记》 B . 《文学改良刍议》 C . 《骆驼祥子》 D . 《义勇军进行曲》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2分)
  • 15. (2024八上·江汉期末) 近现代中华民族意识觉醒汇聚成为中华民族的力量之源,接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

    材料一   “冲击于反应”示意图

    材料二   1918年李大钊部分革命活动

    ●李大钊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

    ●毛泽东来到红楼,在李大钊的影响下,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书籍,并且逐渐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

    ●在北大红楼里,李大钊团聚了一些志趣相投的北大师生,建立了第一个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

    ●在北大红楼里,李大钊和陈独秀等创办了《每周评论》。《每周评论》成为五四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

    ——摘编自张珊珍《党史第一课——中国共产党成立全纪录》

    1. (1) 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资料整理。(填写事件名称)

      编号

      历史事件

      A


      B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李大钊宣传新思想的方式。
    3. (3)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选择材料一中的A或B任一项,简述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 16. (2024八上·江汉期末)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而在武汉办公开始,直到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守为止,武汉作为“临时首都”,是全国抗战的大本营。

    材料一   为了摆脱陷入长期作战的危险,日军把攻占武汉和广州看作结束战争的重要机会……1938年6月日方明确指出:“汉口就是主要以西北各省为其势力范围的共产党军队和主要控制着西南各省的国民党军队之间的结合点,和两党合作的楔子”。所以“为了摧毁抗日战争的最大因素——国共合作势力,攻下汉口是绝对必要的。”

    ——摘编自《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

    材料二   1938年7月7日开始的献金运动,于7月11日圆满结束,共捐款100万元以上,献金人数逾50万。一部分物资直接送到了前线,一部分购买了前线急需的医疗器材和药品,再分到各战区。

    ——摘编自陆茂清《武汉七七献金运动》

    材料三   八路军办事处迁至武汉,并在武汉设立长江局,创刊《新华日报》,完善新四军建制……充分利用党的宣传动员优势,开设抗日培训班,如陶铸的汤池训练班,开设四期,共培养了300多名抗日干部……充分发动工人、农民、学生等群体,组建了大量的抗日社会团体,如“中国青年战地服务团”“汉阳兵工厂抗敌工作团”等。

    ——摘编自田子渝《“武汉抗战”与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日本攻占武汉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献金活动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 17. (2024八上·江汉期末) 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进行革命的历程,中国共产党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一次次带领中华民族从低谷走向新生实现重大转折,并始终以弄潮儿的姿态挺立时代潮头。

    1927年8月

    八七会议

    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变。

    1929年12月

    古田会议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建军原则,确立了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制度,提出了解决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个根本性问题的原则方向,使军队实现了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45年4月

    中共七大

    通过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方针。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1949年3月

    七届二中全会全

    会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指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自拟一个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字数至少12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