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贺州市2023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4-10-15 浏览次数:4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 分)
  • 1. (2023九上·贺州期中) 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折腰(zhé) 风骚(sāo) 嘶哑(sī) 李代桃僵(jiāng) B . 黎明(lí) 娉婷(pīng) 冠冕(miǎn) 间不容发(fā) C . 呢喃(nán) 飘逸(yì) 摇曳(yè) 矫揉造作(jiāo) D . 大赦(shè) 旁骛(wù) 亵读(xiè) 一代天骄(jiāo)
  • 2. (2023九上·贺州期中)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祟 帷幕 云宵 沧海一栗 B . 隧道 赃款 外甥 自顾不暇 C . 姊妹 酝酿 奢靡 崭露头脚 D . 誉写 绚烂 眷念 绿草如阴
  • 3. (2023九上·贺州期中)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红树林》写得很深入,绝非浮光掠影地看看就能完全领会。 B . 英语老师非常幽默,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让同学们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C . 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 . 三月中旬,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盐河风景观光带的绿化种植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 4. (2023九上·贺州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 由于进攻技术单一,使球队面对强敌束手无策。 B . 81 岁的胡院士在摘得山东科技最高奖后, 殷殷嘱咐“科技创新还要靠年轻人”。 C . 看到满山青翠的草木和悦耳的鸟鸣,他顿时感到身心舒畅。 D . 5 月 24 日,大约有 260 多名干部职工在现场聆听了道德模范们的报告。
  • 5. (2023九上·贺州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 .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 B . 秾丽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娇柔献媚的百灵鸟向它歌唱。 C . 在乌黑的无边夜空中,李煜所见之月,如钩,尖锐的钩,勾人心魄。 D .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 6. (2023九上·贺州期中)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

    ②我们在学校里接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③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

    ④读书这件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

    ⑤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

    A . ③⑤①④② B . ①②④③⑤ C . ⑤③①④② D . ②①⑤④③
  • 7. (2023九上·贺州期中)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 (1)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②山气日夕佳,。(陶渊明《饮酒(其五)》)

      ③为篱下黄花开遍,。(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2. (2) 请在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和《逢入京使》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 8. (2023九上·贺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 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 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微斯人

      后天下之乐而乐

      自是数年之后

      外户不闭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耻耳。 B .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耻耳。 C .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耻耳。 D .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耻耳。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安用重法邪?

    4. (4) 结合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①甲文“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强烈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②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③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 9. (2023九上·贺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棉花的味道

    龚细鹰

    ①棉花的籽儿发芽后。母亲就忙碌起来,锄草、松土、施肥,像照顾自己心 爱的孩子一样细致。两个多月后, 棉花长得有几尺高了, 翠绿的叶子如张开的小 手掌,在风中轻轻摇摆。母亲说,该给棉花“打顶”了。她熟练地掐住棉花秆顶 部的一部分, 稍一用力, “咔嚓”一声将它折断, 对着一棵棵棉花 “狠下杀手”。在这块棉地里,母亲不知倾注了多少汗水!可她为何又要毁掉它呢?

    ②我着急地大叫: “妈,棉花会死掉的! ”

    ③母亲轻轻一笑道: “傻孩子,这时舍不得‘打顶’,以后我们就收不到多少棉花。”

    ④看到那么多被母亲折断的棉枝七零八落地掉在地上,我心痛极了,执拗地要求母亲分两棵棉花给我种植,并坚持不给它们“打顶”。

    ⑤母亲的抉择是对的。“打顶”后的棉花长得枝繁叶茂,开满了白色、粉色 的花,而那两棵没“打顶”的棉花主秆长得太高,阻碍了侧枝的生长,侧枝少而 且短, 虽然看上去绿叶葱笼, 却只有稀硫几朵花开。母亲指着那两棵棉花对我说:“看到了吧,有时候该舍弃的东西就要舍弃,否则会失去更多。”

    ⑥不久,母亲棉田里的花谢了, 一个个壮实的棉桃长出来。八月,棉桃如石榴一般张开了小嘴,煞是好看,几天后,雪一般的棉花灿然盛开在枝头。

    ⑦午饭后,酷热难忍,母亲却顶着毒辣辣的太阳去摘棉花。她挽着一个大竹篮,走进棉田里,双手快速地采摘着棉花,汗水湿透了衣衫。天空湛蓝湛蓝,一望无际的棉田如一片无垠的雪地, 身穿浅蓝布衫的母亲被白色的棉花簇拥着,如一位神奇的织女在灵巧地编织一张巨大的白毛毯。

    ⑧一天夜里,我看见母亲站在院里安静地望着天上。明月皎洁, 一片一片的 白云层层叠叠, 整齐排列在深蓝色的夜空, 月光如水一般倾泻而下, 母亲的脸显得格外柔美,她喃喃道: “天上的云真好看啊,像棉花一样。”母亲读书不多,却能用最熟悉的东西、最贴切的比喻描绘眼前的美景, 繁重的农活、生活的磨砺使母亲像大多数农妇一样唠叨、凡俗,但她心里却同样有对美的无限憧憬。

    ⑨初冬,母亲就开始用新棉花给我们做棉衣、棉鞋、棉被,给长大的姐姐做 嫁妆。机器扎过的棉花变得更加柔软洁白, 母亲轻轻将棉花一层层叠好, 铺在崭 新的布上, 然后一针一线细细地缝合。新棉被蓬松厚实, 我撒着欢儿在上面翻跟 斗。雪后的田野如同一床松软的大棉被, 我穿上新棉衣跑进雪地里堆雪人、打雪 仗, 扭头却看见母亲提着一篮翠绿的青菜从菜园走来, 脸和手都冻得通红, 她身 上是一件穿了很多年的棉袄。我问: “妈,你冷吗?”母亲帮我扣好松开的纽扣,眼里漾着笑意: “妞儿不冷,妈就不冷。”

    ⑩晴朗的冬日,母亲把棉被抱到太阳下曝晒。晚上把头坦进被里,会闻到一股香味,我问母亲: “你放了什么在被子里?香香的,真好闻。”

    ⑪母亲说: “哪来的香味?那是棉花的味道。”

    ⑫母亲老了,再也干不动农活,不能种棉花了,儿女们给她买了羽绒被、羽 绒服,可母亲还是说冷,姐姐买来新棉花给母亲做了棉衣、棉被。穿上用蓝色金丝绒布料做的新棉袄,母亲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

    ⑬母亲去世多年后的一天,我走在街上,看见前面一个穿着蓝色金丝绒棉袄 的老人,背影极像母亲,顿时心跳加速,明知不可能,但还是身不由己紧跑几步追上她……

    ⑭一个思念母亲的女子,伫立在人来人往的街头便咽无语, 一任泪雨滂沱。

    ⑮多年以后,我还经常闻到母亲说的“棉花的味道”,它柔软、浓密、温暖,将伴随我一生。

    (选自《羊城晚报》 2018 年 6 月 19 日 )

    1. (1) 作者围绕“棉花”这条线索,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 (2) 文中第⑤自然段中“我”种棉花的相关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
    3. (3) 如果要把第⑦段画线的句子推荐给其他同学,你写的推荐理由会是什么?
    4. (4) 结合全文,说说标题“棉花的味道”有什么含义?
    5. (5) 文章结尾说“棉花的味道”“将伴随我一生”,为什么?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要说说。
  • 10. (2023九上·贺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金属与微波炉,八字不合?

    吴昊然

    ①炒菜可以用铁锅,微波炉却根本不买金属炊具的账。难道金属与微波是死对头吗?

    ②金属对微波的作用基本有两种:反射和吸收。微波的本质和光一样,是电磁波的一种。家用微波炉发出的微波频率为 2.45GHz,相应的波长大约是12.2cm.普通金属晶格间隙的尺寸约为几个埃,远远小于微波的波长,所以,当 微波遇到金属的时候, 几乎不能通过, 而会被反射。另有一小部分微波在金属浅浅的表层内被吸收,这个表层深度约为 1μm(10- )。就在这个薄层内,吸收了微波的金属会变得超级“兴奋”。金属原子的“好朋友”——电子会在电场的 作用下加速运动, 撞击金属晶格。动能转化为热能, 金属就在这样的“友情碰撞”下被加热了。

    ③如果将体积并不大的金属(例如铝箔)放入微波炉加热,其内部升温的程 度会令金属 hold 不住。镶有金边的盘子不适合用作微波炉加热器皿,就是因为 微波炉的高温足以熔化盘子的金边。不过适当地利用这一现象倒可以加工某些食 品。比如,专门为微波炉加热设计的爆米花,其包装内就有一层金属,在微波加热过程中,金属层快速升温可以让玉米粒在几分钟内就变成香脆可口的爆米花。

    ④反之,如果金属体积足够大的话,由于它是热的良导体,受微波作用产生 的热能会很快被分散, 金属整体的升温并不明显。所以如果你不小心落了一把金 属勺在微波炉里,其实不用太担心,勺子外形圆滑,不会引起激烈的“打火”现 象。如果这把勺子还泡在牛奶或者咖啡里就更不用怕了, 热量会很快传给周围的 液体。表面积足够大的金属烤盘或烤架放到微波炉里, 只要按照说明书的指示操作,都是安全的。

    ⑤那微波炉放入金属后“打火”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所谓打火,其实是空气 在强电场的作用下被击穿产生电弧放电。在正常运转的微波炉中, 电场强度是不 足以击穿空气的。但如果有尖锐形状的金属物存在, 情况就不一样了。例如你在 微波炉里落下的是一把金属叉, 而非金属勺, 微波炉运转时, 叉子的尖端部位就 会产生能够击穿空气的场强。如果自家的微波炉“打火”了,你可千万别觉得好玩,这会使磁控管受损,并有火灾隐患, 一个可能是要钱, 一个可能是要命。

    ⑥友情提醒一下各位好奇心重的同学: 汞虽为液态, 但也是金属, 而且有毒。 那些打算把水银温度计放到微波炉里去测量食品温度的同学,请先用体温计测测自己是否已经发烧。否则等妈妈质问“插着碎玻璃碴和混着汞蒸汽的蛋羹是怎么回事儿”的时候,你们可别两手一摊,说这是火星版蛋羹的制作方法。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的标题以拟人手法,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内容。 B . 第①②段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提示了所有金属都不要用微波炉加热这一原理。 C . 第⑥段形象地警示读者不能把水银温度计放进微波炉里测温, 紧扣中心话题,呼应上文。 D . 本文语言幽默而生动,如“买账”“死对头”“要命”等词语增强了表达效果。
    2. (2) 下列对微波炉里“打火”现象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微波炉里放入金属后所引起的“打火”,其实是强电场击穿空气后产生电弧放电的现象。 B . 如果正常运转的微波炉中发生了“打火”现象,肯定是因为其中有尖锐形状的金属物存在。 C . 专门为微波炉加热设计的爆米花实际上就成功利用了微波炉里的“打火”现象。 D . 微波炉里的“打火”现象后果很严重,轻则会使磁控管受损,重则导致火灾事故。
    3. (3) 妈妈想将鲜奶倒在不锈钢碗里放进微波炉加热,但不知道这样做会不会有危险,请你结合文中的知识向她说明情况。
四、写作题(40 分)
  • 11. (2023九上·贺州期中) 根据要求作文。

    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今天, 就请你转换身份, 站在鱼儿的立场, 甚至可以直接化身为一尾会思想的鱼,发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或议或叙,展开特殊视角的自由思绪。

    请以“走在鱼儿的思想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说明:①要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生活体验和思考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 600 字;④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